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交兴路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获评优秀案例奖

中交兴路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获评优秀案例奖
2022年08月23日 18:18

  日前,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公布首届“全国交通企业智慧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名单,中交兴路凭借在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建设与运营上的突出表现获评优秀案例。

  数字经济战略掀起的数字化浪潮正在重塑交通和物流产业。在此背景下,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绿色智慧交通分会发起此次评选旨在树立标杆示范,推广创新成果,助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中交兴路基于在北斗时空应用、物流AI、物联网等领域的专精优势,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物流数字化产品服务,包括运输在途可视化管理、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网络货运、一站式货物追踪管理等一系列智慧化解决方案。其中,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广泛应用于钢铁、煤炭、快消等多个行业,聚焦大宗商品物流,让曾经依靠传统方式的大宗商品制造企业插上数字的翅膀,带动降本增效,加速迈向现代化。

  煤炭、钢铁、农产、日用等大宗商品关系国计民生。近年大宗商品在生产制造上的数字化能力不断提升,但物流运输端的诸多环节仍发展滞后。物流系统基础薄弱,手段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厂区物流与供应链割裂等等阻碍着企业的整体数字化进程。将生产要素数据化,以数字化技术量化、追踪、管理所有物流环节大势所趋。

  中交兴路围绕大宗商品管理痛点和物流黑盒,打造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通过GIS地图和北斗定位技术实现货物在途跟踪、异常违规告警、智能排号排队、厂内路线导航、作业智能调度等功能,实现厂区作业可视、厂外物流可控,提高运转时效,保障生产秩序;整合计量、门禁、ERP等系统,告别数据孤岛,提升数智水平。该平台已成功服务于山钢、日钢、太钢、河钢、包钢、荣程钢铁等十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和蒙牛等快消企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图示:山钢数字化厂区物流可视化平台)
  (图示:山钢数字化厂区物流可视化平台)

  厂区物流协同平台开启了钢铁巨擎山钢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上线一年来,协同平台完成了车辆排队服务5万次。而通过打通厂内信息化系统,传统的人工模式转换为自动模式,每条信息的处理时间由10分钟骤降到60秒-10秒内,解放劳动力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力运营成本。而在河钢集团,协同平台上线后,货运车辆平均等货时间从2-3天缩短到6-8小时,车辆利用率提高了近70%。物流可视化、交易过程去中间化等功能有效规避了在途偷窜货,减少了交易损耗,企业运费平均下降7%,年省运费高达1.05亿元。

  实体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压舱石,生产制造企业是重要主体。中交兴路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栋梁,让物流数字化在运输流程和管理场景中流动,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降本降碳。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