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碳”路“30·60” 苏伊士聚力携手合作伙伴助力绿色发展未来

中国“碳”路“30·60” 苏伊士聚力携手合作伙伴助力绿色发展未来
2022年08月29日 14:30

  在中国,“30·60”的国家双碳目标无疑加快了各地绿色发展的转型步伐。“十四五”时期,碳达峰是工作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而碳中和目标下引导经济结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则是重点任务。

  作为一家拥有160年历史的国际环保企业,早在1975年,苏伊士就进入中国,且一直致力于协助各地政府和工商客户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而上海化学工业区,正是苏伊士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恰逢上海化工区中法水务成立20周年,也是苏伊士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合作共赢的二十年。近日,在苏伊士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下称“上海化工区”)合作20周年活动中,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健坦言,“苏伊士把先进的污水处理和危废焚烧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带到了上海,与上海化工区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的开发理念和管理标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工业园区环保管理新的模式”。

  【图片说明: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健】  【图片说明: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健】

  在他看来,这20年的发展成果,不仅体现了园区一体化模式在专业管理稳定运行以及经济高效方面的优势,也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助力园区实现了污染物总量减量的目标,帮助园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工区和苏伊士20年的合作非常成功。坦率讲,一体化模式对于运营者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既要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又要满足于园区的管理要求。”朱健说,但基于在经营和发展理念上的高度契合,双方很好地做到了优势整合,并且都非常重视持续创新,这20年的共赢关系非常不容易。

  【图片说明:苏伊士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郭仕达】  【图片说明:苏伊士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郭仕达】

  其实,早在2002年苏伊士与上海化工区开始建立合作初期,彼时的中国,工业园区环境治理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园区内企业种类多、污染物种类多,治理难度从技术到管控都相对复杂,上海化工区更是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回顾起与上海化工区合作的20载,苏伊士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郭仕达(Steve Clark)表示,在过去的20年,双方的合作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业务领域从工业水供应和污水处理开始,逐步扩展至危废领域,更共同成立水研究中心和固废研发中心开展科研,并开发人工湿地项目。合作方式也从服务提供方,发展到联合投资和开发,“跟上海化工区一起共同完善我们的技术能力,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服务提供方,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 郭仕达直言,“合作伙伴关系是苏伊士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中,其实也为外国企业分享其经验和技术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也是苏伊士与中国携手实现环境目标的机会。

  如今,上海化工区已经成为全球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的最佳典范之一。对苏伊士而言,最重要的一个成就就是让上海化工区成为对企业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落户之处,尽可能地提高对新企业的投资吸引力,苏伊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引入了全球的技术专长和经验,确保合作项目能够更加成功。双赢目标下,双方都实现了不断的成长和提升。

  【图片说明:自2002年开始,苏伊士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工业用水、污水处理及危废处置一体化配套服务。】

  上海化工区及苏伊士合作的20年,其实也是中国环保事业飞速发展的20年。作为中国工业园区环保治理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朱健回忆说,这么多年来,他深刻体会到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以及政策的推进力度。上海化工区能在环保方面取得非常卓越的成效,除了严格的监管体系和防护标准以外,也离不开苏伊士提供的污水处理和危废处置等一体化配套工程。

  如今,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政策下,绿色低碳发展也已经成为了化学化工行业一个新的主题。作为全国绿色园区以及国家低碳工业园区的试点单位,上海化工区和苏伊士这对合作伙伴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也在相应的领域制定了相关计划,部分的工作也已经启动实施,包括了加强废水废弃物的协同处理和再生利用,推动近零排放的试点示范,加强节能降耗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用能设备的能效水平。

  “减污降碳会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按照我在中国工作的经历,如果中国设定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去实现,所以我对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的实现,非常有信心。”苏伊士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郭仕达直言。长期以来,苏伊士将减缓气候变化作为其可持续发展及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今年9月,苏伊士将宣布新的战略。在新战略中,可持续发展和缓解气候变化都是核心内容。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