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助力,打通网格化治理“神经末梢”

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助力,打通网格化治理“神经末梢”
2022年09月23日 16:20

  华山街道辖区面积3.9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6.06万人。下辖地缘型社区8个,单位型大学社区2个。华山街道呈现出“资源优势集中、发展制约突出”两极分化的特点。

  资源优势表现为“四个集中”:行政事业单位集中,辖区内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163个,厅级及以上单位23个,全国文明单位2个,省级文明单位9个、市级文明单位22个;红色历史资源集中,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的大半资源位于华山,造就了我们文物保护单位多、名人故居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底蕴,辖区内有以西南联大纪念、朱德旧居、云南陆军讲武堂为代表的翠湖博物馆群落等红色资源和众多省市区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文资源集中,华山历来便是昆明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名人轶事典故多,古有书生学子赴贡院赶考,近代有文人、联大师生生活学习于此,现有省图书馆、文林美术馆、翠湖公园、圆通山、圆通寺等文艺空间、公园景区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至此娱乐消费、学习交流;科教资源集中,辖区内分布有师大附小、师大附中、民大附中、华山中学等优质中小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聚集于此,圆通北路、一二一大街片区曾经是全省最大的IT产品集散地。

  发展制约表现为“一个受限,一个突出”即:一个受限是发展空间受历史名城规划限高影响,加上周边最好的土地楼宇资源集中在党政机关,区域整体呈现出开发力度弱、项目少的情况,体量大、成规模的企业少,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多,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强于经济功能;一个突出是精细化服务要求高、市域综合治理压力突出,小区类型复杂,既有全市平方均价最高的高档商业小区,也有无人管理的老旧民居、公房。辖区流动人口2万余人,租户多,人户分离现象突出。由于区位原因,街道的党建工作、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等领域一直作为五华区乃至昆明市的“窗口”,各项工作标准高、要求严、难度大。

  一直以来,华山街道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固本强基的目标,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整合资源,强优势、补短板,打基础、求创新,在城市精致经营、社会精细治理的实践路径上不断探索,为五华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华山案例”。街道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例如:街道基层党建工作两次代表五华区迎接了中组部的调研检查,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政协“委员工作室”被评为全国优秀委员工作室,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服务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最美职工驿站,位于水晶宫社区的红花巷廉洁教育走廊被评为省纪委省监委廉政教育基地。

  搭建“大党建”组织体系,建立“大治理”工作机制。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对社会治理的引领作用,把建强基层党组织,搭建更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建立了以党工委为轴心、,以城市网格化治理为抓手,推动8个社区“大党委”、22个辖区居民区党组织、100个5级网格、78家“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到辖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的党组织组成的“1+8+N+N+X大党建”组织体系建设。整合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城市网格化管理处置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应急处置中心、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和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婚姻家庭多元化解暨家事调解站、职工维权中心、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中心的功能。

  用好“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搭建“一轴五平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将“吹哨报到”改革创新引向深入、落在实处,着力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明责赋权优化职能,强固街道党工委“吹哨轴心”。形成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构建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街道吹哨,联盟单位报到,构建区域化共驻共建平台。街道吹哨,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构建常态化先锋履职平台。街道吹哨,社会力量报到,构建多元化社会参与平台。社区吹哨,网格成员报到,构建网格化社区治理平台。用好“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品质服务”工作机制。以社区为平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化运作为手段,积极探索“五社”互联互动机制,以“五强五促”推动“五社联动”高品质服务居民,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着力提高社会治理和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基层政权提供有力支撑。用好“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服务民生”工作机制。华山街道党工委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三注重三强化”“三深入三满意”工作重点,分类别“量体裁衣”、精准施策,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物业企业有效覆盖,努力实现党建引领下的高标准治理、高品质服务,不断提升地区人居环境、营商环境和服务软环境。

  全角度、多方位完善“华山论建”社会治理模式。“华山论建”是华山街道运用“五社联动”的基层治理行动框架设计出的从居民融合到社区营造,再到社区经济最终实现社区生态的基层治理行动路径。以街道“社工站”为主要抓手,引入枢纽型社会组织辅助街道党工委完成街道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为社区干部在居民动员、项目策划执行等工作中进行赋能、提供支持,帮助街道、社区挖掘社区能人、热心人,促进文艺团队参与社区治理,孵化社区社会组织。从发掘需求、回应问题、延续执行、扩大宣传四个方面打造了8个治理子品牌。通过“学、做、教”的基层治理行动闭环,真正地打造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服务品牌。

  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把影响安全、稳定的问题发现在初,解决在最初。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协调,共治共管、多元参与,积极倡导、自愿参与”的工作原则,研究制订《建立“小巷管家”工作机制和队伍的实施方案》,建立起由小区党支部书记、红色物业负责人、四级网格中心工作人员,能力突出的楼栋长、城管队员、保安负责人、群防群治积极参与者组成的143名“小巷管家”队伍,每天佩戴“红袖标”巡逻在282个小区楼院和大街小巷,实现了街区、小区小巷)“小巷管家”全覆盖。通过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品牌化培育、常态化服务运行机制,设计制作“五华领里小巷管家”巡查记录本,定期组织小巷管家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确保“小巷管家”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及时记”职责落实到位。在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进程中,街道还推进五级网格+“小巷管家”融合,强化街道、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协调联动,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研判化解和各类问题解决,确保“网格员”报送的“疑难杂症”得到迅速有效处置。“小巷管家”试行一年来,累计提供了1500余条涉及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有效信息,并积极参与治安巡防、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实现了“1+1>2”的效果。今年1季度,“小巷管家”队伍发现并处置火情隐患1起,发现突出家庭纠纷的并报告街道2起,配合将有自杀倾向的人员送到五华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心灵释站接受心理干预1起,为街道、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置问题隐患争取了时间,贡献了积极力量。

  深化心灵驿站“心理+调解”服务。街道于2021年4月建成了全区首个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专项驿站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驿站。“心灵驿站”设有心理“音乐放松室”“沙盘室”“个案咨询室”等功能室,具备身心放松反馈、心理沙盘、心理健康团队辅导活动等功能,并开通了24小时“心理热线”和网上咨询。并与辖区派出所和司法所,探索心理疏导干预介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以“压力管理”和“焦虑疏导”为切入点,开启“菜单式”和“定制化”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调整当前时期自身的心理状态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发展储备好心理正能量。截止目前,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团辅活动共20余场,服务职工累计达到1500余人次,参与司法所、派出所调解个案3例。

  关注老人、孩子、残疾人等需要给予更多帮助和照顾的人群,以民生类小项目解决“兜底性”、“保障性”问题。“七彩童行”未成年人心理关爱项目通过社工小组、集体活动、个案辅导等三类社工专业手法,围绕自我保护、素质教养、社会实践三条服务主线开展服务,了解儿童服务需求,评估儿童面临问题、迫切需求和优势资源,为合理设计和提供儿童社工服务提供现实依据,以促进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安全成长,提供预防性保护型社会工作服务,培养未成年人自主及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社会实践体验,对父母进行赋能,以“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和困境儿童为服务对象,协调社会及社区公共资源予以帮助。

  推进爱心食堂建设。为进一步增强辖区老年居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在区民政局指导下,街道持续投入专项资金,与辖区公共户单位、物业、企业合作,逐渐推广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爱心食堂,解决辖区老年人吃饭难的痛点,并对困难群体和高龄老人给与优惠补贴。目前翠湖社区烟草小区,五华山社区、翠湖西路社区,已经成功引入3家爱心食堂,已服务辖区60岁以上居民4500余人次。

  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建设。五华区华山街道“同舟共济·康复同行--昆明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被列为全市12个试点之一,项目覆盖辖区10个社区的精神障碍者。项目通过完善和推广原创性的“基于社区的精神障碍多维康复服务”(CMR)模式,建立起多方参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的对话平台和沟通机制,促进精神障碍康复者更好地融入社区,营造和谐包容的社区环境,系统开展入户探访、政策宣讲、疾病管理、康复服务等活动,指导家属掌握精神疾病和患者照管方面的知识。

  致力于促进居民融合,构建社区共同体,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发展,探索社区营造的新方法、新路子。

  创新开通“解忧杂货铺”民情直通车。街道开通“解忧杂货铺”,将社会治理满意度测评和民意调查征集两大功能植入进去,整合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干部、专业社工作为“掌柜”,以定期循环进入居民区、公共街区的方式,征求居民关于购房或租房、教育医疗、交通治安、生活设施、公共空间、社区安全、社区环境、物管服务、小区管理、邻里关系、社区活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依托社工站以“协商、转办”等方式对社情民意进行分类处理。

  创新引入社区规划师。华山街道“社区规划师”项目坚持党建引领、校地合作、社会参与的模式,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开展专业战略合作,并吸收部分辖区内的艺术家、居民骨干、中小学生等群体加入到社区营造的过程中,以“社区规划师”“社区美化师”的身份进行参与式规划,对辖区内老旧小区、街巷、公共空间、居民商户需求等情况进行调研,对文林辖区内的空间利用、社区发展等方面进行社区规划及微更新研究,并选取部分规划内容进行落地实施。华山街道“社区规划师”和“社区美化师”已通过彩绘等方式美化文林街、天君殿巷、翠湖环线的配电箱80余个600余m²、破旧墙面、步道台阶200余m²,对5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微改造规划设计,对1个街区公共区域进行了功能调整、文化改造的设计。

  强化民主协商,助推问题解决和辖区发展

  华山街道委员工作室现共有38名区级政协委员,10名市级政协委员,设有协商议事室、功能展览区、委员书屋、和文体活动室等四个功能室,为委员开展活动、加强联谊沟通、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稳定、功能齐备的阵地支持。2021年7月在首届人民政协“委员工作室(站)”案例征集活动中,华山街道委员工作室被评为“优秀委员工作室(站)”。

  工作室自建成启用以来,根据委员们的专业特长,把委员分组下沉到辖区10个社区内,定期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社情调研、民意收集等活动;探索“四环节八步骤”工作法,推动“协商在基层•春城面对面”工作与中心工作、民生诉求同频同声、步调一致、无缝对接。特别是开通“解忧杂货铺”,将“协商在基层”和社情民意调查征集两大功能植入进去,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以今年为例,共组织16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开展了每周二下午18:00——20:00的“解忧杂货铺委员倾听日”活动,并根据活动中的调研和意见收集情况,形成社情民意3篇,针对活动中居民反馈的民意,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一次,现由委员荐题,作为“协商在基层春城面对面”的一次协商议事会,正在筹备过程中。共选定协商议事议题3个,现已完成一个,针对翠湖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打造“九巷十三坡”城市精品旅游线路这一计划,提出七个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并上报一篇社情民意。

  通过多渠道的基层民主协商平台的搭建和使用,切实发挥了政协委员、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协商在基层春城面对面”工作机制在参与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党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