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数智提升客运站体验及效率,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的智慧化运营

数智提升客运站体验及效率,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的智慧化运营
2022年10月17日 11:58

  倍施特科技观点: 汽车客运站数智升级的最佳适配方案,除了需要通过引入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新型技术手段,优化升级场站整体管理流程、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外,至少还要满足3个要求:满足当地行业现状与管理部门要求、满足高峰期客流需求与司乘良好体验,以及满足车站自身业务管理需求。

  为加快推进全国道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普及应用,全面提升乘客购票乘车便捷性,2021年3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2021年工作要点和更贴近民生实事的通知》,并制定了《2021年推广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服务工作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深化开展道路客运电子客票推广应用省份之一,开始全面推进依托科技平台开展行业智能服务设施设备的应用和普及,提供无接触式、无纸化客运服务。2022年6月26日,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率先实现旗下客运站的数智升级,电子客票服务正式上线启用。

  倍施特科技承建的广西超大集团客运站数智升级项目,通过多次深入调研,结合广西地区客运行业现状与广西超大客运站经营特点,方案引入了成熟的数智客运站高效流程、智能设备和创新技术手段,并在其原有的业务开展模式基础上,通过优化业务管理流程,改进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操作方式,解决生产运营的壁垒问题,实现了客运站+运输集团业务及管理系统平台化,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服务”的目标。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的汽车客运站数智升级项目,在兼容原有业务系统优点的基础上,主要升级了以下6大方向的核心能力:

  01.集团集中式客运站管理

  根据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的业务管理特色,首先站务管理需要支持集团化的集中式管理模式,支持数据同库,满足集团的统一监管诉求;其次,集团旗下的各个客运站数据需要实现标签化隔离,满足分站、配载和互售控制,同时在票价管理、班次调度、单证管理、售票、报班、检票等多个功能模块上,均需要保证其分治化的管理逻辑与安全稳定性。

  02.集团企业数智平台应用

  基于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的集中式站务管理模式,则需要为运输集团配套包含统一的安全管理、清分结算和经营辅助数据报表等几大核心能力为一体的数智管理平台。数智平台还具备完整的组织架构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权限管理、运营管理等功能模块,以及完善的资质审核、安全检验、统一调度和财务管理等业务运转流程功能。

  03.上线小件快运平台

  对于运输集团旗下客运站的增值业务-小件快运,同样也需要进行数智化升级,来改善人工操作效率,减少人料成本,以电子信息替代传统存档模式、同时沉淀业务数据资产。根据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的集中式业务管理模式,安吉客运站和江南客运站上线的小件快运平台,支持允许签发至任意班次和线路、支持自定义录入站点并可以反向绑定线路、支持票号自动生成等特色功能。

  04.新增三类场站智能设备

  对接广西省统一电子客票数据平台后,为进一步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提供高质量的出行服务,提升客运站通行效率,减少购票等待时长,降低客运站经营成本,本项目建设还进一步引入了3类场站智能设备:实名制检票闸机设备、驾驶员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移动安检手持终端机。

  05.三项新技术能力应用赋能

  人脸识别 | 电子签章 | 防疫码核验

  为满足更加自主化的驾驶员资质审核与报班流程,本项目将驾驶员信息和各类证件进行电子标签化,驾驶员全部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核验身份;同时所有在驾驶员自助服务终端上办理的业务,涉及盖章和签名全都采用系统自制电子盖章和签名。

  根据广西当地客运站防疫管理要求,本升级项目还首创将电子客票结合防疫健康码检测,无论通过自助售取票机或人工窗口获取电子客票凭证,均将同步校验旅客健康码状态,并将结果反馈至售票系统中,当乘客健康码为黄码或者红码时,将无法购票成功,否则在电子客票凭证上展示其健康码检验通过的标识。这种电子客票与防疫健康码检测二合一的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客运站检票与防疫检查工作的效率。

  06.对接多个平台应用接口

  广西超大运输集团在进行客运站业务管理数智升级的同时,还提出了提升业务经营效率方面的诉求,因此本项目通过对接平台成熟的联网售票、在线支付、保险搭售等应用接口,为其优化了互联网多渠道资源分发与获客能力,完善了其增值业务上线能力及整体旅客服务能力等。

  以上为广西超大运输集团电子客票服务与客运站管理数智化升级项目案例解析。关注倍施特科技,了解更多行业数智升级方案与实用案例。

  关注倍施特科技,了解更多智慧客运解决方案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广西驾驶员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