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成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哪里?我们从这场推介会找到了答案

成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哪里?我们从这场推介会找到了答案
2022年11月03日 14:37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都需要抓住的时代机遇。今年上半年,成都以累计约25.46万辆的新车上险量,位列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累计约7.17万辆,排名全国第四。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成都已经夯实了基础,在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的命题下,成都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通过东西部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动和供需对接?如何通过区域协调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的新路径?如何更快地促进产业发展,高质量实现超大城市的发展?

  在这些问题面前,成都已经做了些什么?下一步又将如何做?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了今天在深圳举办的“数智新引擎,汽车新动能”2022成都新经济专场招商推介会,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成都市投资促进局驻深圳投资促进中心协办。

  通过本次推介会,成都的产业基础、营商环境以及对东西部合作的布局思考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以此次活动为抓手,成都不仅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还将进一步促进区域互济、优势互补,缔造产业共荣共赢的新格局。

  1、基础:

  持续推进建圈强链,成都构建产业生态

  在本次推介会上,来自成都的政府代表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成都能抓住新能源汽车机遇?

  成都,作为一个超2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城市能级正在大幅提升。如今,广阔的市场空间、便利的交通物流条件、强势的人力人才资源都在成都汇集,基于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8条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成都以“建圈强链”为重要抓手,聚焦细分的21条重点产业链,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带动产业变革与升级。 在这之中,新能源汽车便是重点产业链之一。

  汽车产业是成都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21年,成都汽车产量103.4万辆、居全国第8。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成都汽车产业也在加速转型。

  目前,成都拥有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24户,产能64万辆,2021年实现产量5.97万辆,2022年1-9月产量3.06万辆,同比增加8.3%。依托全国储量第一的锂矿资源、物美价廉的绿电资源和完善的锂电产业链,成都已吸引落地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总计超200GWh的动力和储能电池项目,为新能源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做足了能源支撑。

  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成都已经获批工信部建设中德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并成功入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氢能产业方面,成都聚集了氢能企业及院所超110户,累计在全市公交、物流领域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70辆,配套建成加氢站3座。

  成都的发展也不止于此,推介会上,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的分享中点出了成都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他介绍道,成都将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采取“加快电动化、主攻智能化、布局氢能化”的发展路径,以更加精准的思路和创新的方式举全市之力发展汽车产业。

  在长时间的积累和极具前瞻性意识的布局之下,可以预见的是,成都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构筑战略竞争优势、迈向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成都大力开展产业“建圈强链”,用“链主”和“链长”的政策设计践行着产业的变革。今年8月,2022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名单出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纷纷入选。其中,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目前已经带动300余家供应商落户成都,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

  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下,成都更大范围实现配置资源、聚集要素和应用市场,也让新能源车企能够擘画新蓝图。以本次参会的金琥新能源汽车(成都)有限公司(下称“金琥汽车”)为例,「金琥汽车」专注于打造新一代智能化新能源物流车,公司业务涵盖整车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改装和租赁等领域。在整个发展过程之中,「金琥汽车」从政策、媒体、人才都得到了政府的资源协调。

  希迪智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希迪智驾”)则是基于全站式自研智能驾驶技术,围绕自动驾驶、车路协同、高性能感知车载智能硬件三大系列产品,为不同场景、不同应用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目前,成都已经形成大规模的汽车产业“朋友圈”,带动零部件、原材料、设备制造、能源等产业链协同发展,持续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希迪智驾」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协同成都市公交集团,与中植一客、蜀都客车、四川野马等本地客车厂家联合开展智能网联数字公交试装。同时希迪智驾还与重汽王牌,大运汽车等重卡主机厂商进行智能网联设备前装量产合作,并为成都市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提供设备与方案的支持。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希迪智驾与西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共谋发展,携手向前。

  2、合作:

  以营商环境为抓手,促进蓉深强强联合

  在自身的产业基础之上,近年来,成都持续以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招商引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为抓手,加强产业化项目招引促建,推动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介会上,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副书记、市新经济委副主任周洪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成都和深圳共同的新目标,成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是汽车电子产业方面优势突出,与深圳的合作能够推动两地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积极探索产业合作的新路径。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市的首要产业,作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以及服务外包示范区,成都近年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均以超过35%的年度增速迅猛发展,这也让成都选择以汽车电子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并以此为突破口助推成都产业转型升级。

  此时再看深圳,深圳的汽车保有量位列全国第一,是全球首个公交出租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是国内第一家出台智能网联汽车法规的城市,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且形成了闭环。

  正如推介会上,电子科大车联网校友会秘书长、电子科大深圳校友会副会长肖波所言,深圳所有区域都有汽车电子的相关布局,深圳与成都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方面的产业融合和产业衔接,不仅能快速促进成都产业发展,还能共同做大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地位。

  当深蹲起跳的成都面对拥有先发优势的深圳,二者合作将是一场东西部的强强联合。但是,面对深圳,成都又该如何承接这里先进的能力和企业需求,达成合作供应?

  面对上述的问题,成都市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驻深圳办负责人赵云龙介绍道:“成都可以提供土地、资金、政策支持,且在人力资源成本、交通物流、供应链、能源等领域都有明显优势,能支持企业落地。同时,成都正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面前,成都热切期盼外地企业前来共享机遇。”

  去年,成都正式开启国际化营商环境4.0政策体系建设,从聚焦市场开放、聚焦办事体验、聚焦项目建设、聚焦监管效能、聚焦法治保障5个维度制定23个方面215条举措。完善的政策体系之下,成都在多个角度同步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推介会上,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交子金控集团”)的分享,也可以看到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本环境的一角。目前,该集团参与设立了东方电气氢能基金,拟投资厚普基金;与成都市龙泉驿区合作,投资23亿元,共同打造了西部氢能产业园,并设立交子(经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后续拟发起设立交子双碳基金,继续支持新能源方向的产业建设和发展。

  这背后,是成都新能源汽车融资渠道丰富的表现之一。为加速成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成都已设立了规模不低于100亿元的重大产业发展基金,从现有金融产品中切块设立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产品,产品覆盖范围包含全部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同时,成都出台了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专门开发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金融产品,精准扶持零部件等中小企业发展。

  在推介会上,面对企业的具体需求,成都市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局、成都市龙泉驿区新经济和科技局、成都市双流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也进行了回应。

  3、未来:

  向全国打开窗口,成都持续开放机遇

  十多年来,成都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8年的全球第56位提升到2022年的全球第29位;两年多来,成都坚定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成渝地区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眼下,成都主动在“国之大者”中找定位、明责任、作贡献,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实践上,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西南重镇,成都对内,修炼内功,对外,积极合作,而此次推介会,则是一个成都面向外地的展示窗口。在推介会上,成都聚焦新能源汽车,不仅介绍了目前已经取得的产业成果,同时也向外界宣告了成都乃至西南地区加速重点产业发展的决心,并释放了合作共赢的意愿和机遇。

  推介会上,在成都的实力和诚意之下,成都市龙泉驿区新经济和科技局与海豚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就海豚汽车总部基地项目计划进行了签约,该计划投资50亿元,将建设车辆研发及销售总部、充换电技术研发及PACK电池生产基地、智能系统研发及生产基地、出行平台全国运营中心。

  这一项目的落地,将助推成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助力东西部实现共同发展。在成都的快速发展中,新能源汽车只是其中的一环,未来,围绕成都多个优势产业,成都还将持续向全国企业敞开怀抱,与各城市、各领域优质企业携手共谈发展、共话未来。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