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浙大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

浙大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
2022年11月21日 14:40

  近日,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在“第二届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论坛”上发布了《2022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十年变迁与发展趋势》,深入刻画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沿革与最新进展,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区域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和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该报告依托区域中心研究设计的国内较早定量、动态测度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指数“中国区域发展评价指数体系”,对“中国区域发展评价指数体系”的内涵与量测进行阐述,是该指数体系一次综合应用与检验。

  报告对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态势进行了系统研判。在横向维度,从高质量发展与协调发展两大维度,刻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进展;在纵向维度,研究展示近1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报告指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成长加速,但从板块发展比较来看,南北分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在协调发展方面,一方面,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更加明显,一个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优势互补和基本公共服务更趋均等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另一方面,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正由传统意义上的东西差距,发展演变为东西差距与南北分化并存的局面。

  报告进一步讨论了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维度,探讨了新发展理念与推动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在一体化、市场化、法治化三个维度,分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实现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在政策建议方面,报告紧紧围绕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导向,从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城镇化战略三个维度阐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在重点环节上,提出要着力通过基础设施“补短板”、合作创新“添动力”、机制协同“通卡点”等举措,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课题组负责人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智慧绿洲·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主任董雪兵教授介绍指出,大报告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对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更加长远、更加系统的战略部署。进入新时代,要努力推进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为特征的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能。

  董雪兵教授表示,“中国区域发展评价指数体系”自2021年推出以来,其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区域中心将不断完善核心指数体系与跨学科智能决策平台“区域发展政策大脑”建设,努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权威指数和智能决策平台。未来将定期发布指数报告与趋势解读,更好地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孙青扬

浙江大学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