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量化基金尤其是量化私募基金的总规模得到了很大发展,今年突破一万亿,量化基金已逐步成为主流产品。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如何选择量化基金?展望2023年又该如何投资?
11月27日,在2022年雪球嘉年华活动中,上海黑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邹倚天,艾方资产董事长、投资总监蒋锴,稳博投资创始人郑耀和白鹭资管合伙人、投资总监张晨樱为广大球友带来了以“量化基金如何持续创造超额收益”为主题的论坛,对量化投资今年的整体表现做了回顾并进行了展望。
(图为:上海黑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邹倚天,艾方资产董事长、投资总监蒋锴,稳博投资创始人郑耀和白鹭资管合伙人、投资总监张晨樱)
在波动中稳健前行
蒋锴: 今年相比往年来说,量化基金的波动加大了,量化超额变小了,这是什么原因?
邹倚天: 通过观察对比,波动率相较过去几年略微上升,但总体而言还是较为稳健,量化投资本身特别分散,所以量化超额波动率不大,但比往年也有所提升。虽然量化受分散和风控的措施影响,但是市场波动不可能把它完全对冲掉,还是会增加产品的波动率。但如果把时间拉长,量化基金的整体波动率相对稳健。
郑耀: 不管买股票、做CTA还是其他投资,都是通过统计规律展现最终的收益。统计规律带来的一定是分散并且大量的投资行为,最终展现出较低的波动性。对于量化投资,大家要拥抱波动,有波动的时候市场才有活力,才更容易获得收益。如果大量的资产收益都是水平线,很难额外获得收益。在波动中寻找价值,才是发挥更好的点,随着投资者对市场波动和量化超额的逐步认知,未来大家也会青睐有波动的行情,量化投资者会在这样的场景下获取更多机会。
张晨樱: 大家在量化投资、CTA、股票中,通常更在乎股票。今年在宏观环境影响下,CTA波动较大,而股票Alpha波动小于去年,比较平稳,造成波动大的原因主要是市场Beta造成的。另一方面,量化本身和2018年、2019年相比超额波动在增加,没有办法再回到2018年、2019年的情况,这是市场环境的竞争性造成的,属于正常现象。
水到渠成的量化策略
蒋锴: 请分享一下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怎么样控制风险?管理产品做投资的过程中怎样做风控?
邹倚天: 量化风控是量化策略的一大特色,量化策略天然以模型为基础,用定量方法刻画风控,比较常见的衡量风险的指标(比如波动率),都可以通过模型做预测。无论是股票还是大宗商品,都有比较完善的风险模型对市场波动刻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进而对投资组合进行调整。
对于量化来说,风控在投资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重要是预测,同样重要的是风控模型环节,量化管理员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要考虑收益,又要考虑波动率,对于多数量化管理员来说,量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环节。
基于当前市场的风控策略分析
蒋锴: 今年除了对冲以外,大量资产的分散化及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情况下做风险截断显得特别重要,请详细讲解一下。
郑耀: 风险和收益是手心手背的关系,对量化对象来说,天然的方法论是基于历史统计和规律做总结,包括风险因子模式和做收益是一类方法,只不过做收益需要考虑来源是否分散,是否未来也能获取收益。做风险的时候量化也是基于归纳的方法,但是主动管理很多时候不是基于归纳方法,而是基于推理方法。市场规律天天在变,有演绎法大于归纳法这样的潜在观念。这几年量化也证明了在归纳法上找到了正确方向。
除了之前的期货对冲或基于归纳法的因子模型风控方法,还有主动型的降低风险的方法,在配置上更加均衡,基于当前的市场判断做主动风控,防范黑天鹅、尾部风险的发生。在量化风险领域,随着规模增长,尾部风险更难回避,规模大了换仓就会很难,这时候主动降低风险,也会给风控带来额外帮助。主动降低风险和获取收益本质上是同样的逻辑,和之前的基于因子和统计历史规律有不同,基于历史规律的风控永远以降低收益为代价,为了躲避风险不敢在某些方面下注,不过收益也会有一定的折扣。但主动型的风控每躲过一次风险,等于在收益上获得额外的加成。
量化基金选择
蒋锴: 现在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如何选择量化基金,在什么样的时间点选择比较好?做投资的时候,会选择什么样的量化产品?
张晨樱: 什么时间选择量化基金,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量化基金很难择时。道理很简单,之所以有回撤现象,就是大家无法判断之后一段时间里市场会是什么样的情况。量化基金投资是偏长期配置的思路,希望能够持有一年或者以上。因为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α的波动会比两三年前更大,很难期望投量化基金在两三个月之内获得很好的收益。
关于量化基金的选择,相信大家有很多指标,包括过去的表现等。除此之外,需要查看基金策略在投前、投后的表现是否相符合。如果有一类策略偏激进型,在风格合适的时候会获得很大的收益,而有这样的表现,说明和沟通并不相符。如果对策略能够有较清晰的了解并且前后较一致性,作为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做类似于资产配置,可以配置两个表现不太一样的基金,最后获得稳健收益。
邹倚天: 量化管理员喜欢配置,一般不喜欢运用一个策略,自己在配置资产类别的时候相对比较分散,比如说CTA策略、股票多头策略、中性策略等都会配。投资量化产品要长期持有,需要有耐心,不管是指数增强还是中性、CTA产品。量化是长跑型选手,随着时间增长,α复利的效率越明显。与其想什么时点配置哪一类策略,不如培养一种长期投资习惯来配置量化策略,这对收益增长有利。
2022年量化新趋势
蒋锴: 今年在量化领域,大家观察到一些什么新的趋势和变化?
郑耀: 从趋势和变化来说,大家对规模增长更加保守,经历去年四季度调整后,很多量化管理员认识到做规模管理也是保护投资人的一种手段,不仅仅在投研方面,规模管控上也需要。投研策略方面,配置更加分散、均衡,超额相比去年更稳健。一方面,市场没有出现去年那种对α超额极端的基本面变化,另一方面,得益于各家管理员在投资上更加分散,基于统计规律,相信未来再出现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风险,量化会有更好表现,无论在规模管理上还是在策略配置上。
张晨樱: 经历了去年的市场情况,多数机构都希望达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状态,一方面希望自己保持好表现,另一方面希望低相关,去同质化,让自己有独特的赛道。今年可以看到在开辟新赛道上,在求同存异上做的努力多一些。之前专注个股,现在专注对行业、风格、概念挖掘,最终目的是希望让自己的策略保持低相关性。
邹倚天: 经过去年下半年相对波动的行情之后,各家管理员无论在风控还是策略的丰富程度上,都在练内功,没有疯狂扩规模,也跟今年市场环境不太好有关系。很多管理员趁此机会在投研上有很大提升,对量化管理人的投资能力也会提升。当然把自己的内功练好,多给投资人满意的答复、收益,这才是整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不断变化的另类数据
蒋锴: 如何看待另类数据在量化领域的应用?
张晨樱: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另类数据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通常认为一些标准化使用的数据叫传统性数据,一些非标准化的叫做另类数据,但这个概念在不断变化,而且另类数据的普及非常快。
随着概念的普及、第三方数据的提供,对这类数据使用的门槛越来越低,现在已经不觉得它是另类数据了,所以概念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另类数据的使用非常重要,新的数据源可能就是新的α来源,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赛道。另一方面,对于另类数据的使用,相比传统数据,只是不同,希望能提供一些额外效果。
此外,量化私募对另类数据的使用要注意两点,一点是性价比,这些非标准化的数据处理起来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及复杂的算法,另一点是较容易过拟合,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更要有足够的专业性让数据达到有效的效果。
蒋锴: 现在创业型数据公司营销越来越多,有些公司数据很有特色,请详细讲解一下。
郑耀: 另类数据投入非常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卫星、遥感已经不叫另类数据了,应用非常广泛,真正的另类数据很难告诉大家,大部分签了保密协议。从另类数据确实挖到一些α,这和之前的α不一样,但是不要过度神秘化,在传统数据中获取的α足够多了。
对于量化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找到一些不同的观点,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市场,让整个波动更加平滑。处理另类数据的环节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和物力,这也是不建议个人投资者找另类数据的重要原因,没有经过大量搜索,不会知道哪些数据靠谱,很有可能最后拿到的数据只是过拟合的信号或者无效信号。如果想去开辟另类数据赛场,就得做好买二手加另类数据的准备。
AI助力量化投资发展
蒋锴: 怎样看待人工智能在量化投资领域的应用?
邹倚天: 这两年可见AI策略比例在逐年提升,无论是国内量化基金还是国外量化基金,国内量化基金采纳AI的速度和迭代的速度比国外还要快。为什么这个工具好用?因为近两年AI很多新模型出来,这些模型在其他领域非常成功,解决了前几十年悬而未决的问题,所以在投资领域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它能从海量数据中发现传统交易员或基金经理发现不了的规律。之前的模型相对简单,处理不了复杂的数据。现在有接近五千家上市公司,每天的数据量很大,也给AI模型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另外,这两年算力越来越便宜,GPU、算力增长很快,价格却在下降,所以在数据、算力与模型三者有机结合下,越来越成为投资领域的发展新趋势,未来是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2023年市场展望
蒋锴: 站在量化的角度,2023年的市场机会在哪?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
张晨樱: 对于量化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择时不靠谱,对β不好判断。在量化上,经历了今年衍生品的策略,CTA波动比较大,包括今年一季度、9月份、10月份的α策略都不好做。现在最艰难的时候过去了,也许还没有看到真正的天色大亮,但是已经是到黎明来临之前了。不管是市场波动率还是交易量,都在慢慢恢复,一些宏观事件的影响,从之前很大的冲击到现在也在慢慢平滑消耗。明年和今年收益波动很难判断,总体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郑耀: 今年是艰难的一年,相信经历回调对市场未来会创造更好的机会。市场具有反升性,如果涨了太多了一定会下跌,如果跌了太多了一定会上涨,没有一个投资标的是永远一根直线往上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标的不会跌到零或者消失。今年下跌给投资人更多的机会,是大家上车的好节点。如果想做择时,要看基金是以获取α收益为目标,还是以获取β收益为目标,还是获取风格收益为目标,风格的β具有反升性,建议不要追高。如果基金是以获取α收益为目标,长期持有即可。明年也是一样,指数大维度已经跌了很多,不用有太多的担忧,α一定会持续带来效果收益。
邹倚天: A股市场有一个有意思的特点,产品特别好卖的时候一般很难做,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很好做。这个特点过去十年、二十年不断验证。今年基金特别好卖,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这个时点要特别小心。如果市场特别悲观,大家都卖不出基金,这时候进去大概率是赚钱的。作为个人投资者,最重要的就是克服追涨杀跌的问题,这样投资就成功了一大半。虽然大家对今年市场比较悲观,投资者也不太敢把钱放到风险资产上,但往往这个时点是比较好的入场点。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