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保保险咨询优秀经纪人采访实录:
初夏午后,重庆嘉陵江边的书店二层卡座,罗玲点了一杯美式。她才处理完繁琐的工作,人却依然精神。环顾周遭,她突然指着楼下的展示架,“有那本书唉,我特别喜欢”。
那本书,叫《终身成长》。
罗玲是80后,出生于重庆,“麻辣江湖”的山水给了她爽朗坚毅的性格。幼时家庭环境并不优渥,苦日子一度让人很无助,但也让她早早明白了自立自强的内涵和未雨绸缪的必要。她说,“风险会影响整个家庭,个人的人生轨道也可能因此偏离,所以要为此付出行动”。
她一直有强烈的向上生长的欲望,遇见保险之后,她有了更深的反思:从创业时期的“懵懂胆大”,到“看清航向,锚定自我”,再到遇见明亚后的“做自己能创造最大价值、最喜欢的事情”。她尽心尽力,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终身成长”的目标。
罗玲清楚明亚有很多学历、经历双优的人才,自己不算拔尖,但也在朝那个方向前进,登峰造极才能一览众山小。
2008年,罗玲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广东,从一家服装公司的基层做起。
也许是儿时穷过、苦过的经历,她迫切地想突破原有的状态,19岁的她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努力。
重庆女孩子身上,特有一种闯劲和拼劲。哪怕领导安排的工作没有特别要求,罗玲也会主动连加两三天班,把工作做到极致。有时董事长都看不过眼,生怕她吃不消。
可罗玲自己没有在意,直言“只要能学到东西,哪怕不给钱我也做,只要我能活就可以了”。渐渐地,罗玲练就了一身本事,管理、谈判、销售、做产品都游刃有余。为了活,罗玲迸发出了所有的潜能,也收获了很多人羡慕的结果。而能力越强,责任也就越大,罗玲没有因此停滞,反而更加勤勉。
但广东,终究不是罗玲的终点。
2011年一次回家探亲,看到曾经强壮的父亲明显苍老了许多,罗玲很心疼,万事孝为先,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她果断放弃了广东的工作回重庆。
原生家庭普普通通,重庆也没有合适的大平台可选,放弃就意味着重新开始,但她不后悔。
对比分析之后,她发现只有做销售才能有经济和时间自由,才有更多选择权,于是她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她首先想到了创业,开公司。那时连注册资本金都没有,但她想试试。
第一次创业,做劳保用品,公司只有三四个人,模式相对简单。最忙的时候,罗玲恨不得自己能分身:既要主动开发客户,又要负责采购和管理,好在有所收获。后来因为市场波动她又及时转换赛道,开了一家母婴用品公司。
24岁,公司再立,恰逢新婚生子,可谓三喜临门。新公司运作井然有序,可新生命的未来会如何,罗玲没有答案。“记得当时追着各家保险公司,糊里糊涂给孩子买了很多保险。”
有时,生活里的一次次考验仿佛是特定的安排,“像取经一样,磨难和真经总会在恰当的时候出现。”两年不到,母婴生意下滑,钱越来越难挣,罗玲想起此前给孩子买保险的经历,于是开始琢磨着去兼职卖保险。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罗玲“捡”来了一个机会。
入职没多久,传统保司“生硬、鸡血、激奋”的氛围以及产品和模式就开始让罗玲不适应。“我当时觉得卖保险的人挺抬不起头的,像狗皮膏药。从消费者变成从业者,我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都很有限,我不想买的时候稀里糊涂,卖的时候也稀里糊涂!离开前保司就是因为理念不同,我不能因为卖保险,把我人品给做没了。”
恰逢筹备阶段的明亚重庆分公司去罗玲所在的保司交流,“我当时看了明亚的宣传资料还以为是骗子呢!可以销售多家保司产品,客户选择空间大,不用天天像打仗一样喊口号,且待遇还不错。哪有这种公司呀?!”
但第二天回头再细看那份明亚的宣传资料,罗玲却来了兴趣,“眼前一亮的那种”。她回会议室找到了一张明亚员工的名片,而那位员工也成了后来罗玲的引荐人。
“原来保险销售真的可以这样,客户其实能有更多选择,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要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不是吗?”
人生第二次开启,罗玲“捡”起了新的世界。
白手起家的罗玲最看重信誉,如果连信誉都没有,一切都是空的。“我不需要迎合所有人,能让愿意跟我接触的人放心就行。随着时间变化,我可能会越来越优秀,但我的本心、良知和诚实一直都在。”
在前保司,罗玲只待了几个月,但那几个月的经历让她对保险的部分认知是负面甚至抵触的。离开保司时,罗玲承诺要为客户服务一辈子,哪怕不在这家公司,“那时的初心就是这样”。
和重庆分公司的引荐人沟通后,罗玲的保险世界被颠覆了。“明亚对胃口,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洗脑且自由,可以专心去做一件事。”
“后来才发现,原来做保险可以这么高级,它不单单是一份工作。我这人天生有‘内卷’的思想,看到人家都做得那么好,我不能拖后腿。”于是,在明亚做保险经纪人成了罗玲的第二份事业。
2014年12月领取工号MCQTN20141200007,罗玲人生重启。
加入明亚重分的第一年,由于团队的培训体系尚不完善,她起步很难,唯有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演练、实操才能更快进入状态。她模仿老师去谈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做迭代,实操效果显著,为后来的展业奠定了基础。
半年过后,客户渐渐多了起来。
“曾有个客户脑出血,就医时一直害怕得不到保障,我也很为他们着急,直到成功理赔后我才放松下来。那一刻,我就像一个胜诉的律师,一个挽救了生命的医生,心情无比喜悦。”
很多客户觉得能遇见罗玲这样的经纪人很幸运,曾有客户做手术住院没有及时告诉罗玲,偶然了解情况后,她立即协助客户成功申请了理赔。虽然客户并不缺钱,但也是很大的安慰了。
“我常跟客户说,不管大病小病要先知会一声,综合利用保险和医院的功能,才能给客户带来更多保障。“
“明亚是个极具包容性的平台,你越努力,回报也就越丰厚,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2019年,罗玲晋升总监。
在明亚,晋升到销售经理就意味着要自立门户了。或许是她不断进步的专业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大家认可,越来越多客户找上门来;又或许是受她从未削减的积极状态影响,伙伴也越聚越多。
“和罗玲一起工作,会觉得她特别拼”。熟悉她的同事们知道,她所擅长的就是通过勤奋,将任何事都变得得心应手。
而目前唯一困扰她的是,时间总不够用,她还有很多事情想做。这些年,罗玲总是事无巨细地忙碌在团队与客户工作的细节中,那些充实的过程,都在她和盛源团队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变得更有质感。
罗玲盛源团队的Slogan很有意思:一个让普通人能闪闪发光的地方。这既是明亚的特点,也是团队的特点,更是罗玲在明亚重分这一路走来的历程印证。
最开始带团队,罗玲和组员们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但团队越来越大,带10个人和带100个人完全不同。身上责任越来越大,她要为客户负责,还要带领组员成长。
学习能力强,是罗玲最显著的特征,这在她带团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半工半读取得了东财本科学历,早期为了提高培训能力,还自学了PPT、制作海报。她还看了大量管理方面的书,再结合实践经验梳理总结,一步步构建出团队的成长管理体系。
团队每年都要开主管会,罗玲鼓励小伙伴们多跟更优秀的人接触,去提升认知。如果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向外求助,主动跟高手交流和学习。
她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优秀,只是在那个阶段选择了对的事情,“我只是向往好,在向往的过程当中乐意付出,乐意去改变自己,希望伙伴们也同样如此。”
如果有人想要加入,罗玲会先做面谈。她更愿意把机会、时间给到认真做事的人。经过面谈筛选,如果对方学习能力强,愿意付出时间,认可明亚模式,罗玲就愿意花时间去辅导。“明亚之所以那么优秀,就是它允许百花齐放,我的团队也是这样的。”
经过初筛加入团队后,伙伴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专业知识解析、营销工具使用、产品优劣对比、沟通逻辑构建;专业方向建议、个性发展引导;职涯目标规划等等,应有尽有。
罗玲甚至还会亲自模拟场景,陪新人当面演练:线上、线下怎么约,约完如何面谈等等。大到知识体系、语言逻辑,小到跟客户聊天要记录什么,要带什么,她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在盛源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职责,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是最令罗玲欣慰的。
但她也不希望大家心中除了工作只有工作,除了钱就是钱。“要保证他们有赚钱的能力,也要让他们在行业里感到自豪。”
“我们团队像七色花,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色彩,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因为明亚本身就是友爱开放的,每个人来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光点”。当下,盛源团队已近88人,本科学历占一半。作为大团队长,罗玲渐渐隐入幕后,让伙伴们有机会在已经规划好的框架里自由填充,探索更多可能。
为了让伙伴们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平时每次外出团建,大家酒店的床上一定摆着一朵花和一封罗玲亲手写的信,分享细致的导游攻略,力求每个人要照顾得到。
爱,往往是相互的。
有一次罗玲父亲病重住院,她不能及时赶回重庆,就是团队的伙伴们帮她交替照顾了很久。“每次父亲提起这件事时,都很欣慰,说我去对了地方,大家都很好。”
明亚十八周年庆典时,罗玲也在台下,听完杨臣总的讲话,她感动良久。“时常觉得,加入明亚是我的荣幸。如果说当初是偶然相遇,回眸往昔,当下的感动一定是因为它值得。”
明亚教会了罗玲很重要的一点——人生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好,她希望自己活好,同时帮客户、团队变得更好。
“下一个阶段,我希望能帮助大家不断超越,为明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经纪人!”
罗玲现在每天的安排会很具体,表格里的事项按轻重缓急被分成不同的颜色,粉红色属于客户的事情,前置;团队的事是深蓝色;星期六星期天则会尽可能安排给家人。
采访结束后,她下楼拿来那本《终身成长》翻阅,就像她所做的,和教给伙伴们的一样。
步履不停,终身成长。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