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筑牢社会灾害“防火墙” 超8000万巨灾保险理赔款3天到账

筑牢社会灾害“防火墙” 超8000万巨灾保险理赔款3天到账
2022年12月28日 12:42

  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一直以来,中国平安坚持“保险姓保”,致力于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和民生改善,积极筑牢巨灾“防火墙”。

  今年5月下旬以来,韶关市遭受多轮强降雨侵袭。据统计,韶关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847.2毫米,突破1954年历史极值,多地出现较为严重的城乡积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人民群众及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接到韶关市财政局关于5月29日—6月25日韶关市持续性强降雨灾害理赔报案材料后,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仅用3个工作日即完成8280.46万元巨灾保险赔付,这也是全省近5年巨灾保险赔款单次金额的最高历史纪录。

  近年来,中国平安坚持围绕“金融+科技”战略,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职责全力应对重大灾害、协助社会治理、积极参与应急救援。过去的2021年,平安产险全年理赔金额超1484亿元,赔付件数7472万件,线上赔付件数超6791万件,平均获赔率达99.13%,日均赔付4亿元。

  危急时刻,那一抹橙色身影在现场

  过去以来,每当重大灾害现场,都忙碌着中国平安保险查勘员的身影。而中国平安查勘员和救援人员的橙色工作服,也成为了受灾群众眼中那一抹让人慰藉的温暖色。

  陈乐是平安产险一名资深员工。在理赔一线,陈乐奋斗了十年。自陈乐2011年加入平安以来,他参与处理过无数重大灾害事件:天津爆炸、山竹台风、台风威马逊等等。

  陈乐记忆最深刻的经历,是2015年8月的天津大爆炸理赔现场。平安产险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陈乐是第一批大灾救援队成员。冒着灾后次生灾害风险,陈乐和其他救援队成员连续查勘了十多个客户受灾现场。据陈乐回忆:“有一次,我们的查勘车距离爆炸核心区甚至不到1公里。”

  不到一周,他一鼓作气完成多笔预赔款。由于理赔高效并全部结案,平安产险最终得到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受灾企业的认可。

  陈乐是无数平安人的缩影,临危不惧,迎难而上,以专业、冷静的态度处理事件。一年365天,突发事件数不胜数。面临重大灾害,中国平安总是第一时间响应。

  2021年7月22日,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持续降雨。客户李先生的养殖场因强降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导致猪舍倒塌。接到客户报案后,平安产险平顶山中支理赔员通过绿色理赔通道,指导农户线上核实损失情况,完成自主查勘。定损完成后,平安产险第一时间将赔款预付至李先生的账户。

  而在2021年“7·20”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中。面临重大灾害,平安产险紧急出台多项应急措施和理赔绿色通道。其中,平安产险推出快速理赔通道,赔款总额超31亿元;并向参与河南暴雨救援的一线人员无偿提供专属保险保障,为前线抢险救援保驾护航。

  2021年7月23日,平安产险主动预赔100万理赔款至政府民生项目建设部门,为郑州灾后重建贡献应有力量。同时,平安产险组建自然灾害专业团队,积极探索并构建“防、控、救、赔”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争取在灾害应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科技助力,快速高效响应农险理赔

  农村地区是防汛的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暴雨洪涝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禽畜养殖受损且防疫难度增大、水产逃逸、发病率提高,以及基础设施受损等重大损失。

  同时,为全力应对地震、暴雨等重大灾害,帮助客户最大化地实现保险利益,中国平安投入大量科技资源,全力打造农险风险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比如,平安产险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气象预警及灾害监测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气候预警、查勘定损等方面,助力农业防灾减损,从品质、规模、能力三方面推动农险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2日台风“暹芭”袭击阳江的时候,平安产险承保的十二万亩森林里,受损高达一万多亩。接到林户报险后,该公司的理赔员利用无人机查勘技术,在短短10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定损,及时为林户送去了灾后重建亟需的赔款。而过去,理赔员只能靠腿走路,翻山越岭至少要用两三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对受灾林木的定损。

  “依托无人机航拍、Pix4D合图、‘图形地球’等技术手段,不仅理赔查勘效率显著提升,而且实现精准定损,高清图片看得一清二楚,农户对定损结果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平安产险阳春支公司经理张衍涛说。

  利用无人机查勘技术应用提升理赔时效和精准度,只是平安产险利用科技增强农险服务能力的一个典型案例。

  此外,平安产险以四川为试点,设立平安自然灾害实验室,以常见的地震、洪水、地质以及气象灾害为研究方向,提供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防灾减损和巨灾损失估算等服务。2021年,平安产险通过“自然灾害风险平台”,全天候监测气象数据、地理数据等变化情况,发送防灾预警提示等17万条,走访农户超5万个,通过宣传防灾知识、捐赠防灾物资等手段,累计为农户减损3825万元,并累计为超6万家企业提供风险隐患监测、防灾减损服务。

  金融为民,坚持保险保障底色

  保障是保险业根本功能。中国平安立足本业,着重开发能切实帮助社会转移风险的产品。

  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经济手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可大为减轻政府和财政负担。但就全球情况来看,自然灾害的商业保险赔付金额一般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0%至40%,而我国远远达不到这一比例。

  巨灾保险,关系民生。中国平安牢牢把握“保险姓保”,积极创新保障机制及数字化应用,以快速应对极端自然灾害。

  5月下旬以来,韶关市遭受多轮强降雨侵袭。据统计,韶关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847.2毫米,为全省最高,较历史同期偏多1.9倍,突破1954年历史极值,多地出现较为严重的城乡积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人民群众及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全市190余条道路被冲断,18座桥梁不同程度受损,受山体滑坡影响全市转移安置人员超过9000余人。

  洪水灾害发生后,平安产险韶关中支第一时间启动灾害预警,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做到快赔尽赔,充分发挥了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测算,此次韶关市巨灾指数保险赔付金额为8280.46万元。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多次主动与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巨灾赔款事宜,并在接收报案材料后仅3个工作日内快速高效完成金额高达8280.46万元的韶关市巨灾指数保险的理赔工作。

  据了解,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自2018年开始在韶关市开展巨灾指数保险,5年以来共计触发理赔13次,累计向韶关市财政局支付赔款金额2.77亿元,累计赔付率达到425%。

  而自2016年开展巨灾指数保险以来,平安产险累计提供巨灾赔款金额7.38亿元,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除了参加灾害事故抢险救灾,经过近14年的探索和实践,平安产险不断进行保险创新试点,在湖南、海南、广东、常州、苏州等安责险模式基础上,从科技应用创新、社会服务深化、保险功能升级三个方面,创新打造了‘科技+服务+保险’安责险新模式。

  2021年,平安产险全面升级“平安守护者行动”,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为大众提供“防灾科普”“风险排查”“应急演练”公益服务,运用保险机制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助力安全文明城市建设。

  目前,平安产险已在深圳、东莞、福建、江苏等地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防灾减灾范式。2021年,平安产险共发动超2万名员工志愿者累计开展超3900场“平安守护者行动”,覆盖人群超1000万。

  三十四年来,中国平安积极履行保险人责任,助力成千上万企业灾后恢复生产,帮助数十万家庭获得重建家园的力量。对此,中国平安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创新保障机制及数字化应用,护航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灾害陈乐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