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创新中小微企业“输血”模式 平安银行摘获“2022 年度普惠金融业务银行”

创新中小微企业“输血”模式 平安银行摘获“2022 年度普惠金融业务银行”
2022年12月28日 14:23

  近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金融竞争力研究》案例发布典礼在京举办。平安银行凭借独特的创新模式与强大的数字普惠能力,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摘得“2022年度普惠金融业务银行”奖项。评审组认为,平安银行致力于推动“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落地,普惠小微贷款业务规模、增速以及客户数在全国股份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21世纪金融竞争力研究》案例发布典礼是第“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一项内容,该研究项目依托21世纪金融研究院,建立具有金融竞争力评判标准的权威评价体系,通过公开透明的客观数据,对亚洲内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梳理及研究,挖掘出年度优秀样本案例,以表彰卓越的金融机构及领军人物,旨在为亚洲金融展示标杆力量,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在所有企业中占比超过9成,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所在。然而,由于抵押物不足、信用数据缺失等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的面临的难题。因此,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提升金融的普适性、便捷性,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平安银行一直视普惠金融业务为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的输血服务。根据最新数据,截至目前,平安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近千亿,增速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并居股份制银行前列,服务普惠小微客户超100万户,户均余额仅约45万元,处于产业链最末端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占据绝对主体。

  如何高效且针对性助力普惠金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持续在探索与创新的重点。据介绍,平安银行持续强化线上化、数字化能力,启动疫情防控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经营类贷款客户提供无还本续贷方案,减轻客户的还款压力,以高效温暖的金融服务,支持追梦路上的每一位奋斗者。此外,针对新市民创业群体,平安银行首创“宅抵贷全国通”模式,锁定新市民“人房分离”场景,解决新市民在A城市有房但在B城市经营企业或工作的抵押贷款问题,给他们带来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专业服务。

  平安银行在产品端也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今年9月,平安银行乡村振兴卡迎来了发卡超10万张的里程碑,并正式发布普惠+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平安惠农贷”。该产品根据具体的乡村产业特色进行金融服务方案的量身定制,既提高了贷款通过率,还通过提供专项优惠利率,以普惠金融之力赋能乡村振兴,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在线上触口端,平安口袋银行APP迎来了6.0版本的全新升级,从使用界面设计到用户服务体验全面优化,同时重磅上线了面向小微客户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生意通专区”。该专区围绕企业经营的生命周期和企业主日常生活,构建出一个面向企业主的“金融+生活”生态圈,为小微企业提供覆盖融资、企业经营支持服务及日常生活服务的全周期场景解决方案。

  促进数字经济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确保实体经济高效地获得金资金支持是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需应对的进阶挑战。为此,借助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多年深耕所积累的经验与优势,平安银行持续提升在物联网技术、星云物联网体系建设上的投入,通过技术手段破解链上小微企业的纯信用无抵押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通过对大宗商品、工业设备、交通工具等实物资产进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星云物联计划”打造跨行业跨应用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星云物联计划”已在智慧车联、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产业领域应用。截至2022年9月末,“星云物联计划”服务客户已超20000户,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累计超5500亿元。

  数据显示,自四部委《关于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的通知》政策执行之日起至2022年6月末,平安银行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支付结算手续费累计降费规模近亿元,自主降费项目的实际累计降费规模超2800万元,累计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近70万户。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