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医学科普助力公民健康素养提升”专题会议在京举办

“医学科普助力公民健康素养提升”专题会议在京举办
2022年12月28日 18:13

  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中国物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承办的“科学思想汇”系列活动第八期《医学科普助力公民健康素养提升》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包括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此外,《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可以说,公民的健康教育离不开医学科普资源的投入和协同推进,但是如何协同医学资源,如何进行创新型健康教育科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数量大。同时,青少年面对从新冠疫情、学业竞争到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产生了很多生理及心理问题。如何促进和保障青少年五育并举、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全体公民的健康素养,越来越成为当下科普工作的难点和热点。

  针对当前医学科普现状,会议邀请了于鲲遥、马向涛、李岩三位专家做主题报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于鲲遥《医学科普的实践与思考》结合自身科普创作实践,从挖掘医生个人内在驱动的内因上分析医学科普过程与思考。他认为医学科普话题需要围绕较专业的健康主题,需要做好将专业医学知识转译为普通大众能听懂,听懂后能指导实践,实践后能放心的有效知识内容。同时他指出医生做科普要注意与大众的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称问题,需要关注大众的群体心理,及时有效缓解大众焦虑。他针对科普对象不同,将被科普人群分为群众和患者,指出要针对健康人群的关注和患者的关注有效区分,继而提高科普内容的传播度和有效性。北京市海淀区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向涛在《北京市医学科普综观》中,以国内外畅销的医学科普著作为例,指出科普与谣言的背对背关系,认为医学科普要走出白色巨塔,既要重视国外成熟的医学科普方式、方法、产品的引介,又要结合国内科普实际,重视以人类情感为连接的,更具有传播穿透力和生命力的科普形式,少讲道理原理多讲情感人情,尽可能消除大众的未知恐惧,真正愿意接受专业医学科普内容。他同时也指出当前体制内科普工作的积极性问题,建议要加强与体制外的合作,在国家强化监管的前提下,利用好科普平台做更有效的内容传播工作。北大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副主任李岩以《多元化健康宣教方式提高健康科普有效性》为题,介绍了北大人民医院近些年的科普工作,尤其面向青少年用眼科普,以漫画、短视频、元宇宙体验馆等形式做防控近视的体验与宣传。他认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是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同时科学知识的传播也要重视系统性、体系性输出,建议围绕医学科普建立对应智库,做成一系列科普内容。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文化科技处(科普处)副处长龙华东,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文科科普部部长孙月琴等出席会议。龙华东肯定了会议针对当前医疗行业科普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与反思,进一步指出利用并协调好医学科普专家资源,对接明年科委相关科普创新工作,发挥专家优势创造良好科普氛围,号召专家用好用足科普北京中央厨房,以科普视频、短视频形式不断丰富平台内容,汇聚相应资源。

  研讨会气氛热烈,在医学科普与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关系、疫情背景下青少年生理及心理问题的关注与防治、医疗资源内如何调动医学科普积极性等问题上进行深入研讨。与会专家积极发言,郭静竹建议政府主导的具有公信力的、体系化的医学科普平台应当建立,平台应化繁为简、形象生动,让老百姓享受更为专业的民生服务。林国乐认为科普要跟上社会需求和形势变化,以流量促进传播,以传播促进科普。韩凯通过分享“熊猫和朋友们”的案例,指出科普在重视流量的前提下,更要重视以真实故事和情感吸引受众传递知识的策略,解决细分内容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匹配问题。专家高度认可本次研讨主题,认为科普的形式要创新,内容要专业,要坚守医疗的职业底线,不断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以专业化、职业化、平台化等方式促进健康科普、医学科普工作的开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大内科主任李海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儿科主任医师郭静竹,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北京市海淀区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向涛,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主任医师林国乐,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副教授陈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张小田,北大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副主任李岩,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沙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教学办主任刘英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于鲲遥,“熊猫和朋友们”患者互助组织发起人韩凯等专家和工作组参加会议,北京市科委文科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执笔: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石贤奎)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