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壳寡糖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你“阳康”助力!

壳寡糖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你“阳康”助力!
2022年12月30日 18:16

  自2019年12月在武汉大规模爆发以来,新冠疫情已经在世界上持续了3年之久,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民众的生命观、健康观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珍惜生命、健康幸福、远离疾病成为当代最迫切也最现实的追求。

  人们要应对新冠病毒,首先需要了解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是一种经过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高致病性传染病,通过SARS-CoV-2 S蛋白与人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侵入细胞。由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其本身不能独立生存,以致该病毒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且它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比单股正链的DNA病毒的传染性更强,所以现在造成了巨量人口的感染。

  疫情发生以来,不仅国家和人民积极应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直致力于团结从事和关心医药卫生文化事业的组织与企业,也为病毒治疗和预防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和努力。这三年来,这些组织机构不断对海洋进行深度探索,不断对健康和疫情进行研判趋势,共同探讨新冠病毒的解决之道,为推动医药事业产业的融合创新、升级发展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通过大量研究国内外的文献可以发现,海洋生物多糖具有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活性。其中,壳寡糖作为天然存在的唯一带正电荷的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菌、降脂等非常好的生物活性。且研究发现,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可抑制几十种植物病毒、类病毒的侵染,其中是否具有抗新冠疫情病毒的活性,国内外也有大量的相关报道。

  壳寡糖(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聚糖。存在活性胺/羟基,毒性/致敏性低,迫使人们探索它对抗SARS-CoV-2。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考虑和探索这些壳寡糖衍生物作为抗sars - cov -2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提供了高度鼓舞人心的支持【1】。

  图1. 病毒附着和病毒进入的机制  图1. 病毒附着和病毒进入的机制
  图2. 3个配体中的2个对抗B.1.1.7谱系变异的确认模型  图2. 3个配体中的2个对抗B.1.1.7谱系变异的确认模型

  刺突蛋白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主要靶点。当刺突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受体结合时,S1亚基解离,ACE2受体刺激S2亚基进入膜融合所需的稳定状态,以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图3. 3个配体对P.1谱系变异的确认模型  图3. 3个配体对P.1谱系变异的确认模型

  此外,壳寡糖因其优异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领域。通过硅内对接分析发现,壳寡糖衍生物(1a-1j)对接可抵抗SARS冠状病毒。根据分子对接结果,壳寡糖类似物有望作为一种新型抗病毒SARS-CoV2药物【2】。

  图4. 壳寡糖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  图4. 壳寡糖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

  针对COVID-19的抗病毒物质的发现是全球性的问题,包括基于天然材料的药物开发领域。在这里,我们发现壳寡糖基物质在体外对SARS-CoV-2具有天然抗病毒特性。综上所述,壳寡糖作为一种候选天然治疗方法,在体外对SARS-CoV-2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3】。

  图5. (d) SARS-CoV-2对Vero E6细胞的细胞病变效应。采用相位对比显微镜图像获得Vero E6细胞感染SARS-CoV-2 (NCCP43326) 4天的细胞病变效果图像。

  SARS-CoV-2通过其刺突RBD蛋白(SARS-CoV-2 S-RBD)与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I (ACE2)之间的相互作用入侵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阻断这种相互作用是预防和控制SARS-CoV-2感染的有效方法。而β-壳寡糖能阻断SARS-CoV-2 S-RBD与ACE2结合相互作用的能力,从而减轻炎症,为预防 SARS-CoV-2感染提供了另一种途径【4】。

  图6. WT和hACE2小鼠肺部β-壳寡糖分布、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及炎症相关蛋白的影响  图6. WT和hACE2小鼠肺部β-壳寡糖分布、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及炎症相关蛋白的影响

  研究病毒的作用机制,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可与病毒炎症过程相互作用的营养因素,这也是抗击 COVID-19 的基本支柱。如今,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已被证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刺激、抗肥胖和抗氧化作用。此外,从整体免疫的角度综述的壳寡糖的作用机制,也为壳寡糖在免疫补充剂和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持。

  目前,全球壳寡糖年消费量大约有4~5万吨,其中很大部分用于生产保健食品。日本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壳寡糖消费国,美国和欧洲紧随其后。这是因为日本学术界对壳寡糖的研究比较早,1989年日本首次将其用于皮肤癌和肺功能障碍疾病并获得成功,此后陆续作为保健食品和临床开发应用。

  而且真实数据显示,在疫情三年期间,日本新冠病毒的感染率为25%左右,并非“人人感染”,而且这一结果是在日本没有实施“封家”“封小区”“封城”等软性管控背景下出现的。日本为何能做到这一点呢?其实这与他们十分重视壳寡糖类健康产品的使用也有重要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壳寡糖制备方法的成熟和作为新的食品配料被提上日程,我国也非常重视壳寡糖的研究,使其在功能食品、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具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此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保健食品,被公认为“第三代保健食品”。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身体健康意识也有了明显增强。而大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留意、多重筛选,将壳寡糖用来作为预防或治疗新冠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补充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还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机体免疫力,为“阳康”助力!

  【1】Chitosan derivatives: A suggestive evaluation for novel inhibitor discovery against wild type and variants of SARS-CoV-2 virus. Int J Biol Macromol. 2021 Sep 30;187:492-512. doi: 10.1016/j.ijbiomac.2021.07.144.

  【2】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inophosphonate Containing Chitosan Polymer Derivatives: Investigations of Cytotoxic Activity and in Silico Study of SARS-CoV-19. Polymers (Basel). 2021 Mar 26;13(7):1046. doi: 10.3390/polym13071046.

  【3】Low molecular weight chitooligosaccharide inhibits infection of SARS-CoV-2 in vitro. J Appl Microbiol. 2022 Aug;133(2):1089-1098. doi: 10.1111/jam.15618. Epub 2022 May 31.

  【4】Effect of β-chitosan on the bi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SARS-CoV-2 S-RBD and ACE2.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2020.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新冠肺炎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