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柚新生儿数据占全国7成 报告显示生育意愿与行为落差30P

美柚新生儿数据占全国7成 报告显示生育意愿与行为落差30P
2023年02月06日 10:15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2022年中国出生956万人,同时全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引起各方关注和热议。

  由此,第三方行业研究机构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生儿妈妈生育全景白皮书》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报告显示,作为母婴头部互联网品牌,在美柚上登记预产期在2022年的新生儿妈妈数量高达698万。简单计算,其占全国新生儿大盘中占比高达7成。

  根据艾瑞咨询,线上母婴类App是目前孕产人群获取资讯、应付孕育难题的主要渠道,美柚用户行为数据作为了解孕产人群画像和诉求的重要窗口。据友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美柚拥有超3.6亿女性用户,占比6.89亿的全国女性人口数近一半。

  生育话题一直是社会热点,育龄女性作为生育主力更是备受关注的群体。国际上,通常将总和生育率达到2.1定为世代更替水平,即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每个育龄妇女(15〜49岁)生育子女数量达到2.1,才能维持人口数量的相对稳定。一旦总和生育率跌破1.5警戒线时,则被认为进入“低生育率陷阱”,届时,总和生育率会进一步降低,再次提高生育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自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因前两年政策利好效应使得生育率短暂回温之后,2017年出生人口迎来新的“拐点”,2017-2022年出生人口更是呈现“六连降”,其中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2021年的数据甚至仅为1.15,均低于1.5的临界值。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分析,人口总量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而导致出生人口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2022年我国15岁至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21年减少400多万人,其中21岁至35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近500万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在此前,艾瑞通过数据调研也发现,考虑到多重的生育成本,育龄女性的理想家庭结构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数据显示,48.4%的育龄女性想要孩子但延迟孕产计划,且45.5%的28-32周岁女性、68.0%的33-42周岁女性想要两个孩子,而实际二孩比例分别为11.9和28.8%。多数育龄女性囿于多方原因想生却生不起。

  对此,在《200年中国新生儿妈妈生育全景白皮书》中,艾瑞进一步指出,精细化育儿理念和女性个人职业发展的冲突、孕育成本(时间、精力、金钱等)的升高、女性自身健康和养育安排等,是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就业、教育、税收、医疗生育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家庭成员的协作分工和产康服务,也成为孕产女性的诉求重点。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美柚新生儿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