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科技赋能地灾智治,共建安全宜居临海——访临海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德军

科技赋能地灾智治,共建安全宜居临海——访临海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德军
2023年02月09日 14:41

  在浙江临海,群众一旦发现滑坡等灾害险情即可使用“浙里办”地灾智治应用一键上报,系统自动记录上报人姓名、电话、位置坐标,支持现场拍照。“浙政钉”实时接收群众上报的灾险情,安排巡查任务给对应的网格员,并将任务同步推送至驾驶舱预警处置模块中,对巡查任务进行进度跟踪和在线管理。这就是临海市数字国土空间“地灾智治”场景应用项目的使用现场。

  打造“地灾智治”应用场景形成地灾防治“临海模式”

  “七山一水二分田,说的就是浙江了。”临海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德军说道。浙江省陆域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丰富的雨热资源和复杂的地形使得浙江物产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气象和地质灾害隐患,而临海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作为浙江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县之一,临海共有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1129.23平方公里,占该市陆地面积52%。

  临海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德军  临海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德军

  徐主任向笔者介绍:“浙江的地质灾害有几个特点:首先是隐蔽性,新发生的地质灾害80%不在管控范围;其次是复杂性,新发生的地质灾害80%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再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难以精准预报;还有关联性、流域性等,多灾种灾害链呈现多发趋势。”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灾害特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2020年,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出台《浙江省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到2022年初步建成数字化管理率先跨越的地质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份。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响应,探索地灾防治数字化改革实践,基于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基础支撑能力,围绕地质灾害防治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痛点等问题,建立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开展地灾智治试点,以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为切口,打造“地灾智治”应用场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临海样本”。

  临海市“地灾智治”场景应用融合了基础地理时空数据和地质灾害专题数据,构建精细化三维地质模型和预警算法模型、应急处置方案和场景专题地图,开展全域斜坡单元智能识别风险隐患、交通沿线地质灾害风险预测预报、切坡工程源头管控、农民建房安全选址、风险隐患工程治理等五个方面特色场景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地灾防治“临海模式”。

  科技赋能地灾智慧防治实现区域防灾全流程可视化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2022博鳌亚洲论坛思客会上表示:“科技创新已成为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国家号召建设数字中国的当下,经由科技赋能,地质灾害无疑也有了更为科学的防治方案。临海市“地灾智治”场景应用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3S等新一代技术,搭建了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通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与应急、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接,实现了数据协同共享,辅助地质灾害风险识别、分析管控。除此之外,项目还创新应用了“空间码”技术将地质灾害与其他各类信息有机关联,实现一码全息、全环节贯通,建立了地灾智治感知模型库,实现地灾风险主动感知,为地灾风险主动识别、预警、撤离、管控、安置、治理等提供决策支持。““选择中地数码集团作为项目承建单位,就是看中了他们的精细化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以精准预测风险隐患,对地灾点、居民点周边不稳定斜坡、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区域,构建精细化三维地质模型,掌控地质灾害点的动态变化。并基于钻孔、高程、倾斜摄影等数据实现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展示,结合物联感知数据,实现区域孕灾、致灾、防灾全流程可视化。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历时9个月,临海市“地灾智治”场景应用项目终于通过初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浙江省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金加和等专家对该场景应用阶段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场景建设理论及实践成果显著。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还将其纳入6·25全国土地日浙江省“数字国土空间”建设推进会演示名单。2022年1月,项目成功入选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大数据局组织开展的2021年度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数字国土空间“地灾智治”场景院士团队专家咨询会  数字国土空间“地灾智治”场景院士团队专家咨询会

  重构地灾风险管理新机制建立自然灾害防御新体系

  受到众多嘉奖,临海市数字国土空间“地灾智治”场景应用项目到底玩出了哪些“花活儿”?针对这个问题,徐主任作出了详细的解说。首先,形成了地灾防治协同新合力。临海市“地灾智治”场景应用项目聚焦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要求,加强与住建、交通、水利、文旅、应急、能源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形成合力,最大程度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其次,重构了地灾风险管理新机制。地灾防治从“智防”向“智治”转变,从治理端出发,通过调查评价、源头管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复盘评估全业务闭环管理,重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新机制,实现地灾防治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变,大幅提升临海市地灾防治能力。除此之外还融入了自然资源管理新流程,服务地灾防控管制修复全周期。以空间码实现一码串联,实现风险评估、规划管控、用途管制、土地审批、开发利用、生态修复全过程自然资源管理。最后,建立了自然灾害防御新体系,数字化协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地灾智治工作专班的业务协同机制,运用可视化平台实时接收气象、水利等部门发布的降雨、台风等预警,即时结合风险防范区、隐患点相关数据开展灾害影响分析和研判,将空间码与风险码关联,向基层“四个平台”、风险区群众推送信息、预警,打通基层防灾“最后一公里”。同时,共享给应急、交通等部门,以便组织避灾撤离、指挥安全出行等工作。““场景上线浙里办、浙政钉后,各级自然资源业务主管部门、乡镇村委干部、群测群防员、群众、企业等通过掌上应用端可以实现灾险情快速上报和跟踪反馈、风险识别和分析预警,提高监测预警准确性、预警通知及时性、减少伤亡损失,同时为提升老年人群体应用体验,完成浙里办应用端适老化全面改造升级。”徐主任说道。

  令人吃惊的是,这项广受好评的项目不但能让群众能够及时掌握灾害信息、灾后安置更加便捷高效,有效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其经济效益也是惊人的。项目建设临海数据资源体系为纵向、横向各部门提供空间信息,推动“数字国土空间”集约化建设。

  复制推广“临海样本”形成整体智治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数字国土空间’地灾智治场景应用,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展临海市地灾智治应用场景升级迭代,建立特色场景应用,开发集成应用省域空间治理组件,提炼总结理论与制度成果。”提及进一步的建设计划,徐主任如是答道。

  临海市作为第一批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数字孪生应用建设推广地区,将推进“地灾智治”数字化改革成果的快速复制推广,建立地质灾害数字防控新模式。市自然资源局将对全市451处中等风险及以上风险防范区进行地质勘查、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结合灾害点特征布设各类监测设备、建立地质灾害预测预警模型、建设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数字孪生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强化空间感知能力,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精确性,全面推进“地灾智治”应用迭代更新和全面贯通,科学闭环处置,推动地质灾害防御能力提升。比学赶超,赛马争先,浙江省数字国土空间改革奋战尤酣,临海市“地灾智治”场景应用项目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预计在2022年,初步建立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架构。到2025年时,‘一码管空间’改革能够覆盖自然资源全领域、全要素、全过程,自然资源数字化改革体制机制、制度规范成熟定型,全面形成整体智治新格局。”届时,浙江省数字国土空间将成为自然资源数字化改革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防灾减灾的根本任务是保护人的生命,通过科技赋能地灾智治,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数字化有利于更加高效地保障临海市人民的生命,共建安全宜居临海,更将对全省甚至全国地灾防治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临海市浙江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