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医学综述发出SCI的几率有多大?

医学综述发出SCI的几率有多大?
2023年02月10日 15:57

  医学综述(medical literature review) 是每个入门医学科研者的第一步,也是必经之路。

  综述是对某个研究领域背景、现况及展望的系统性概述,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某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新策略。

  当然,随着医疗科研的不断深入和循证医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系统综述/评价和Meta分析

  与传统综述的区别主要是:

  ①传统的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是对某一个领域或研究专题,检索已发表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整理、归纳、提炼,按背景、具体内容、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阐述。

  ②系统综述/系统评价(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s): 是指通过特定方法,检索、筛选和评价相关研究,从中提取研究数据并采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合并数据,得出综合性结论,较传统综述进行了定性。系统评价需要符合PRISMA声明,PRISMA声明是一个基于证据的指南,包括一个详细清单和流程图。

  ③Meta分析/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是指在文献评价中将若干项研究结果合并成一个单独估计值(一般用森林图展示)的统计方法,较传统综述进行了定量分析。

  那么,医学综述发出SCI的几率有多大? 对于不同类型的综述,发表的难易程度差别较大。

  首先,对于传统综述,想要发表SCI越来越难。 传统综述往往仅接受约稿,约稿的作者多为领域内屈指可数的大牛,其职业生涯伴随该领域整个发展历史,而非像其他学者仅能从文献检索中获得该领域的知识,因此对某种疾病或诊断、治疗策略也最有发言权。

  目前对于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发表的难度相对较低 。尤其相对于十年前,那时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还可用于职称晋升及学位申请,发表热度极高。近年来,虽然没有十年前那么火,但是部分医院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仍可用于晋升职称,且高质量的综述仍然能为临床决策提供部分指导。对于没有基础科研的背景,不会实验技术,且没有临床数据的临床医生,若有发文章的要求,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仍是其发表SCI的首选。

  尽管如此,也不代表“躺着”就能发表Meta分析。写Meta分析首先就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临床上模棱两可或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较新且较有临床意义的选题,直接决定了写这篇Meta分析有没有意义。其次,需要制定规范的检索策略,确定检索词、检索的时间段、纳入和排除的研究质量,大量阅读文献,保证纳入分析的文章偏倚较小,结论可靠。

  最后,提取筛选纳入的文献数据提,导入到RevMan或STATA软件里,绘制森林图、漏斗图等。如前所述,整个Meta分析的流程均需符合PRISMA声明。对于急需文章,又不会写作的老师也不用担心,艾德思为您提供多个医学领域Meta分析的选题和发表指导,助您综述SCI发表的一臂之力!

  艾德思(EditSprings) ,专业论文翻译、润色,科研之路为你助力!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医学文献科研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