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以优质教育助力实现乡村“精神富有”

以优质教育助力实现乡村“精神富有”
2023年03月02日 14: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实现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一般而言,“精神富有”是指以健康的心理生活为前提,丰富的文化生活为载体,心灵生活的充实为目标,精神生活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精神状态。乡村“精神富有”则是指在传统乡村道德和乡村文化的基础上,人们心理健康、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和心灵充实的精神状态。在当下,由于商品物化思想和城市强势文化的冲击,乡村传统道德衰变与乡土文化式微是乡村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村部分地区浮现思想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松懈、文明素养低级、传统乡风劣变等诸多问题,乡村“精神富有”实现道阻且长。精神富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立德树人恰好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大乡村教育投入,以教育推动乡村道德重塑和乡土文化转型,营造文明乡风,立德树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达到乡村“精神富有”的可行路径。

  加大乡村教育资源投入,改变乡村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各级政府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加大,乡村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不能否认的是,当前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仍存在不少问题,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发展后劲不足、师生流失严重等现象在有些地方比较突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对此,可以从加大教育设施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留住教育主体等方面改变乡村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首先,要加大乡村教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优先为乡村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引导社会资源流向乡村教育,并要努力消除城乡教育二元障碍,加快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其次,要提高乡村教育质量,优化乡村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设乡村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让乡村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高质量教育;最后,要固本拓源,留住乡村教育主体,通过制订各类人才加入乡村教育的政策措施,让优秀人才向乡村教育聚集,同时要加强乡村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以优秀家庭教育促进乡村道德重塑,为乡村“精神富有”凝心聚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弥漫着一种罔顾规则、一夜暴富的浮躁情绪,农村传统伦理道德理想信念缺失、乡村精英道德示范效应未彰、农村许多年轻人处于迷惘之中,乡村道德处于一种失范状态。这不仅无益于乡村“精神富有”,还使得部分农民的精神世界趋向畸形和贫瘠,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受到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家庭作为构成社会最微小的细胞,在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实现乡村“精神富有”的道路上,通过家庭教育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效应、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塑乡村道德,有助于乡村道德从失序状态向有条不紊过渡。对此,第一,做好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广大农民家庭爱国爱家、积极向善、敬老孝亲、诚实有信,并顺应时代要求推陈出新,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春风化雨,以道德教化抚慰人的心灵;第二,要发挥乡村精英,尤其是先富群体中的品行优良家庭的道德示范作用,要以多种形式对这些先富家庭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和勤俭节约精神予以褒扬,彰显其道德典范作用和感召效应;最后,要加大家庭教育对乡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及时了解青少年所思所想,通过多种形式,如流行乡村的新媒体,抖音、快手等方式,对优秀家庭的教育方法加以传播,以家庭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向善向美的品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良好学校教育推动乡村文化转型,为乡村“精神富有”强根筑基。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升降,传统乡村文化遭遇挤压,逐渐失去方向。加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滞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不足等问题,传统乡村文化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断层,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传统文化规范的被解构,行善积德、守望互助等传统乡风文明不断衰退,传统乡村文化对社会生活与民众的心理情感调节功能大大削弱,实现乡村“精神富有”的文化根基为之动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需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学校教育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当下乡土文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乡村精神富有中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发挥乡村教育者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以院校教育资源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动传统乡村文化完成现代化转型,为乡村“精神富有”筑牢根基。首先,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的指引作用,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依托各地特色乡土文化资源,推动“在地化教育”,大力挖掘优质传统文化资源,唤起乡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其次,要积极发挥乡村教育者在乡村文化转型中的作用,乡村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发挥自己乡村文化人的知识优势,积极参与到乡土文化建设中,通过挖掘整理传统文化遗产、亲子阅读带动家长、家长学校、带头践行优秀乡风乡俗等方式做好乡村文化建设;最后,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壮大农村文化旅游产业。要吸引高等院校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深化产教融合,利用高等院校的文化资源扶持壮大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提升村庄风貌,改变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失衡的局面。

  以优良社会教育营造乡风文明,为乡村“精神富有”赋能聚力。

  近年来,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传统乡风出现了异化现象,农村有些地区天价彩礼屡禁不止、畸形生育观大行其道等问题。在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下,人们的精神逐渐枯萎,心灵也迷失了方向,更奢谈心灵生活的充实,乡村社会亟需树立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因此,实现精神富有,要发挥社会教育对农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的推动作用,通过新乡贤引领、移风易俗、创新管理等方式,涵养风清气正的文明乡风。首先,新乡贤作为乡村社会教育的独特力量,在提高乡村文明、促进实现乡村社会精神富有的社会教育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在具体措施上,对新乡贤与基层社会组织分别定策施策,对于不在籍的新乡贤,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他们支持家乡建设,为其回乡提供便利条件,并建立健全回馈激励机制。在具体治理返贫与防止致贫问题上,可通过“结对子”的方式,让新乡贤参与到对贫困户的具体帮扶中。对于在籍的乡贤,则要鼓励他们不断挖掘当地文化,以群众信服的形式对农村治理返贫与防止返贫予以正向激励。比如,可以通过重修家谱和订立家训,强化勤劳致富为荣、惰奢致贫为耻的义利观;其次,要在社会教育中引导广大农民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根除滋生不良社会风气的土壤,多措并举,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最后,社会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新媒体等科技手段,将社会教育融入到信息化时代的脉动中,让文明乡风借助网络东风广为传播,真正让文明乡风融于心、发于行,滋养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乡村社会作为一个鲜活的有机体,承载了现代文明之源流,是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富有”可为这一生命有机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在实现乡村精神富有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来推动道德重塑和文化转型,以乡村新道德来慰藉人们的心灵,以乡土新文化来润泽人们的心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将推动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社会更好落地。(作者: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万常林博士生,汪忠列讲师,本文系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乡村治理角度下内生型农民组织研究》编号:YC2017-B055 研究成果。)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农村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