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当诺诚健华未来实现理想

当诺诚健华未来实现理想
2023年03月03日 15:04

  现有Biotech的命运有望在2025年全部揭晓。

  供给侧的拥挤已有缓解,2022年国内首次IND 创新药数量、获批创新药数量均比上年下降。

  如果说2021年7月CDE新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是创新药供给侧的第一轮出清,那么,现金储备能否支持公司不变形地执行完整的管线规划,将是下一轮出清。

  目前任何一家Biotech都还没有达到创始人心目中理想的样子,但意难平的是,不是所有Biotech都能穿越死亡谷,兑现战略愿景,因为缺钱,部分公司已被迫砍管线卖家当。

  出清是残酷的,但可以稳定行业的商业预期,单个产品放量潜力增大,不会重现PD-1因为过度内卷导致市场空间坍塌的悲剧。

  受限于管线临床开发的客观规律,创新药行业的成长周期缓慢而漫长,商业化迄今仍处于蓄力阶段,2025年才会全面爆发,剩下来的头部公司有2到3个大单品形成规模化销售,并取得国际化实质突破,具有BIC潜质的创新分子批量进入临床后期。届时,诺诚健华有望四五个重磅产品在售,更将接近盈亏平衡,树立更加稳固的优势地位。

  回首这两年经历的考验,不过是小涟漪。

  01

  摸着国际化过河

  创新药的全面爆发,不局限于国内的池子里,还有赖于全球商业化。国际化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走在最前列的企业按照FDA的要求在海外进行临床试验和开发,既承担风险,又倒逼自己成长,可望率先从美国宽松的支付环境中获益。

  创新药出海有哪些路?

  以日企为鉴,武田制药、第一三共的经历说明国际化进程是曲折的,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找到适合自己、顺应时代的出海之路。

  通过螺旋式进化,两家日企出海模式分别侧重于合作并购、自研创新,但进程都势不可挡。武田制药海外收入占比超80%,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233.4亿美元。第一三共海外收入占比超40%,2022自然年营收88.28亿美元,其中ADC重磅产品DS-8201全球销售额12.07亿美元。

  成功出海,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在熟悉规则、临床试验设计方案、与MNC博弈上积累经验。

  PD-1可视为国际化一次敲门之作,收获的经验是依据单一中国临床研究数据在美国申报新药上市基本行不通。

  传奇生物西达基奥仑赛多后线发性骨髓瘤适应症获批上市,收获的经验是“unmet medical need(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属于敲门砖。FDA四种新药加速审批途径均针对临床用药空缺或能显著改善现有疗法,会放宽临床程序要求,依据II期临床数据批准上市,从而大幅节约临床开发支出,缩短上市时间。

  与MNC(跨国药企)合作是出海的便捷通道,但可能面临店大欺客的问题,对方因为管理层变更、运营重心调整……从而重排药物开发的优先级,导致引进的项目闲置。国内对license-out协议不能一签了之,要有应对预案。

  创新药出海受到诸多变量影响,部分因素超越产品本身的层面,应该保持耐心。唯一不变的金标准是产品要具有BIC潜质,在立项时即进行分子结构创新或机理创新。

  要相信中国企业的韧性和适应能力,随着海外临床的顺利推进,及进入FDA四种新药加速审批途径常态化,预计2025年前后,国产创新药将批量闯关FDA,迎来国际化的全面爆发。

  02

  药企的理想型人生

  与美国Biotech成长路径不同,国内大部分Biotech选择自建生产设施、销售团队,具有立足于国情的一定合理性。传统综合药企产品竞争力不足,无法垄断入院渠道,Biotech还有宽裕的生存空间;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头部医院集中,加上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虹吸效应,Biotech仅需要中小规模销售团队即可覆盖主要目标患者。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2020年,我国各类医院的总诊疗人次为33.23亿人次,其中三级医院17.98亿人次,占比则由48.57%升至54.12%。

  然而,最终仅有少数头部公司实现盈亏平衡,这需要均衡的综合能力,以及支持管线规划完整执行的现金流。

  有坚实的现金储备和分子设计能力作为支撑,诺诚健华可实现自己所有的海内外管线愿景,并有余力拓展全新的前沿领域。

  这是商业化前景最确定的Biotech之一。

  诺诚健华仅靠奥布替尼两个获批适应症,已能覆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并接近于研发费用,到2025年,在售重磅产品可望达到四五个。

  奥布替尼血液瘤新增适应症,拓展自免领域:

  《美国血液学杂志》近日发表奥布替尼针对CLL/SLL的II期研究结果,IRC评估的总缓解率(ORR)为92.5%,完全缓解率(CR)为21.3%。研究者评估的ORR 和CR分别为 93.8%和26.3% 。30个月PFS率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70.9%和81.3%,显示出令人信服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2021年获批r/r CLL/SLL/MCL,后续r/r MZL、可望今年上半年获批上市,1L CLL/SLL、1L MCL、1L DLBCL+MCD III期进行中。r/r MCL 完成美国患者入组,可望今年底在美国提交NDA。

  由于自免疾病属于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对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奥布替尼靶点选择性高,透脑性好,更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目前,奥布替尼在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MS(多发性硬化)、ITP(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MOSD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4个自免适应症上处于II期。在国内开展的治疗SLE的I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效果,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已启动。期待奥布替尼治疗MS的中期分析结果将于今年二季度公布。

  由于BTK患者 DOT(治疗持续时间)较长(PFS 超过 5 年),且开展适应症多,奥布替尼将有较长的销售爬坡期。

  临近商业化的3个产品:

  CD19单抗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疗法已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获批使用,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 DLBCL患者;在中国香港地区递交上市申请,并已于去年12月获批,惠及大湾区患者;计划完成国内桥接入组并于2023H2提交NDA,可望明年获批上市。CD19 单抗竞争格局良好,唯一竞品为Viela Bio的伊奈利珠单抗(翰森制药拥有中国权益,广发证券预测其国内销售峰值15亿元)。

  第二代泛TRK 抑制剂 ICP-723(Zurletrectinib)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完成首例青少年患者给药;此外,根据已获得的概念验证(POC)数据,将推进ICP-723在中国的注册临床研究。预计 2025 年上市,据西部证券测算,销售峰值23.72亿元。

  pan-FGFR抑制剂ICP-192(Gunagratinib)治疗胆管癌已进入关键性注册二期临床,预计 2024 年上市,据西部证券测算,胆管癌、UC、NPC 三个适应症销售峰值7.77 亿元。

  大品种TYK2抑制剂国产首发:

  TYK2 抑制剂(ICP-332)特应性皮炎(AD)II期试验结果今年公布,预计2025-2026年获批上市。

  TYK2 抑制剂巨大的市场空间,可从两个事件得到验证。武田制药去年底以40亿美元首付加20亿美元里程金收购Nimbus TYK2抑制剂NDI-034858。BMS去年9月获批上市全球首款TYK2抑制剂Sotyktu,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预计销售峰值会达到40亿美元。

  诺诚健华拥有国内最强、最快的TYK2 抑制剂组合,分别是靶向 TYK2 的结构域 JH1 的ICP-332,以及靶向 JH2 的 ICP-488(将分别进行针对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炎症性肠病等开发)。

  诺诚健华在既有管线的厚度上,拥有无限的延展性,已从传统小分子抑制剂拓展至双抗、靶向蛋白降解剂,还将持续引入优势互补产品及平台。

  这恰恰是最不应该“被悲观“的创新药企之一。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诺诚健华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