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3岁小伙饱受斜视困扰多年,合肥普瑞眼科专家助其“正眼”看世界!

23岁小伙饱受斜视困扰多年,合肥普瑞眼科专家助其“正眼”看世界!
2023年03月07日 17:35

  眼睛是心灵之窗,在人际交往中承载着传递情感信息的重要作用。

  《我国斜视分类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斜视的患病率约为3%,即每100个孩子当中就有3个孩子患有斜视。对于斜视患者来说,不仅是外观上的影响,给心理蒙上阴影,还可能导致终身的双眼视觉功能损伤。

  近日,合肥普瑞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接诊了一位23岁的斜视患者:从江苏奔波来到合肥的小争(化名),自幼右眼便有斜视问题,一直未得到合理规范化治疗,导致右眼向外上方偏斜幅度较大,外观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且视功能存在异常。已至毕业工作的年纪,却因眼睛问题面试屡屡受挫,迟迟未落实合适的工作,因一直以来尴尬窘迫的求职处境,小争对自己的未来愈发茫然无措。

  为了改善现状,小争在家人的陪伴下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但因病情复杂:既有外斜视,又有高低位的问题,且存在视功能损伤、眼球运动不协调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手术难度系数大,潜在多种术后不良结局,包括斜视不能完全矫正、眼球运动不协调、还要二次手术等可能。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手术困难和风险的存在,小争的斜视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他一度心灰意冷,情绪十分低落,心里负担异常沉重。

  在四处寻医无果的情况下,小争经多方了解,听闻汪丽娟主任医术精湛娴熟,临床经验丰富,为了得到进一步的治疗,遂与家人来到合肥普瑞儿童眼病与视光专科门诊就诊。

  经过汪丽娟主任反复评估,给小争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因解决眼球高低位问题需在手术中处理下斜肌,而下斜肌作为眼肌的深部肌肉,考虑手术比较疼痛,予以全麻。在斜弱视手术团队、麻醉团队、护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全麻下行“右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小争术后眼球映光正位,交替遮盖不动,同视机检查正位(自觉=他觉),立体视检查50秒,向各个方向眼球运动协调,视功能几近恢复正常,全年人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小争父亲哽咽地讲到:“对汪主任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合肥普瑞的眼科专家不仅技术高超,而且对病人一直是关心备至,耐心又有责任心,孩子能恢复的这么好,我们全家人都很开心,除了感谢,我都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小争及家人为汪丽娟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送上了锦旗表示感谢。

  孩子斜视怎么办?

  早发现、早治疗!

  斜视的危害有哪些?

  ❶ 儿童时期的斜视容易引起孩子弱视及视觉功能的损害。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从事许多工作都会受到限制,例如:驾驶、精细工作等;

  ❷ 斜视引起的外观异常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斜视严重影响美观,容易造成其孤僻、自卑的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社交;

  ❸ 有的斜视影响全身骨骼发育。如部分麻痹性斜视患者,常采用歪头、侧脸等一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视物时的不适,如不及早矫治,会导致全身骨骼发育畸形,如脊柱侧弯等。

  家长如何早期发现斜视?

  在儿童期,有时斜视表现并不明显,家长不好观察。如发现下列情况,家长要带孩子及早就医检查。

  孩子出现斜视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 孩子歪头看东西;

  ✦ 见光眯眼睛;

  ✦ 疲劳、愣神及身体不适时出现眼球转动及位置的改变;

  ✦ 经常揉眼睛及眼部不适;

  ✦ 发现“斗鸡眼”;

  ✦ 孩子说看东西重影等情况,家长要高度关注。

  斜视的治疗方法:

  斜视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时间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01、保守治疗

  斜视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戴三棱镜、视功能训练和戴眼罩遮盖。

  轻度斜视可戴三棱镜矫治,三棱镜是从光学物理原理改变入眼光线的角度,使得双眼看到的物象基本一致;视功能训练是一种电脑软件训练系统,可以提高大脑整合双眼图像并形成立体视觉的功能;斜视的孩子往往存在弱视,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

  适合人群:针对斜视度不大,视功能仅少部分受损的孩子来说,可以尝试保守治疗。

  02、手术治疗

  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

  斜视手术主要通过调整问题眼外肌在眼球壁的位置来改善眼位。简单地说,就是把力量太强的肌肉往后挪一挪,力量太弱的肌肉往前拉一拉。所有的操作都是在眼球外,不会碰到眼内的任何结构,所以比起眼内手术来说,风险相对非常小。

  适合人群:对于先天性斜视、斜视角度较大,且视功能受损较严重的孩子,往往需要手术矫正眼位。术后根据视功能恢复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视功能训练。

  汪丽娟主任建议:在孩子三岁以后,家长应带孩子定期到医院进行眼健康检查、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连续跟踪、检查孩子的眼部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这样才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新视线)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