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平安银行举行了主题为“春意起,乘风行”的年度业绩发布会,其营收、净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值得一体的是,该行在保持业绩进取的同时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普惠、制造业、涉农、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
交出这样一份可圈可点成绩单的同时,平安银行管理层对接下来的经济环境和业务展望也给予了积极预期。现场,平安集团总经理、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充满信心地表示:“在这个春天,我们有各项政策的东风、经济复苏的暖风、资本市场的春风,平安银行也已经做好了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准备,通过三大升级,乘风而上,绘制第二增长曲线,与实体共生共荣。”
而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内涵,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直言:“支持实体经济本来就是银行对公业务的本源,也是对公业务健康发展的基本盘。”目前,平安银行在做精对公业务战略下制定了“2341”策略,作为该行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指引。
转型发展之路朝气蓬勃
年报显示,平安银行2022年各项业务均衡发展。截至2022年末,该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该行对公客户数61.59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0.55万户,增幅20.7%;对公开放银行服务企业客户50968户,较上年末增长68.2%;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微升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0.28%,较上年末上升1.86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
对于这样一份成绩单,谢永林点评称,平安银行整体经营稳健,取得了令董事会和管理层都非常满意的成绩。
“今年是平安银行零售转型的第7个年头,我们的转型发展之路依旧朝气蓬勃、充满干劲。”对于平安银行过去几年转型成功的原因,谢永林总结称:
一是战略定力。自确定零售转型战略开始,该行利用第一个三年清退不良,将全行业务结构调整为零售为主;利用第二个三年重塑资产负债表,夯实全行发展基础。一路以来我们坚持零售战略定力,目标明确、集中火力、勇往直前,取得了转型的阶段性成果。
二是危机意识。基础能力上,平安银行重点布局各项科技能力,比如AI、大数据、物联网;业务规划上,该行持续不断推动供应链业务升级,引入华尔街顶级债券交易团队,组建高素质银行保险团队;风险管理上,该行先于行业启动了清退风险资产、收紧信用卡准入标准等动作。这些提前布局,持续为业务升级发展注入动力。
三是协同优势。和其他同业相比,平安银行的核心优势是综合金融。该行联合平安集团旗下的兄弟单位一起服务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通过协同互动,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护城河能力。
做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平安银行年报显示,该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普惠、制造业、涉农、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不含票据融资的小微企业贷款)累计户数105.78万户,其中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户数占比88%,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占绝对主体。同时平安银行持续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2022年,该行新增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客户占新增投放所有企业贷款客户达70%以上;2022年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8.4%,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 74.5%。
“支持实体经济本来就是银行对公业务的本源,也是对公业务健康发展的基本盘。”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举措,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持实体经济不是一句口号,特别是在顺应整个市场发展的大势下,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也要不断地调整一些新的策略、新的打法,为此在平安银行今年的工作会上特意提出了新的“支持服务实体经济15条”,以真抓实干的态度从对公业务条线、风险控制条线和财务规划条线进行了细致部署。
值得关注的是,在持续推进零售转型的同时,平安银行也持续践行做精对公的战略。在年报中,该行首次提出了对公业务“2341”的新战略。
胡跃飞解释称,“2341”策略实际上是,平安银行在过去三年公司业务重启以来基础上的一次总结和提升,是平安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针对性地推进落地。“2”是围绕数字化驱动的新型交易银行和行业化驱动的现代产业金融这两大赛道。“3”是开发和罗列了客户、产品作战“三张地图”。“4”是提升平安银行的数字化、开放化、行业化和综合化的四大能力。“1”是培育一批对公司业务负债、资产、营收产生核心贡献的中坚客群。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