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边游戏边干预,茄子游戏助力孤独症儿童回归社会

边游戏边干预,茄子游戏助力孤独症儿童回归社会
2023年03月20日 15:49

  近日,一条新闻热搜,让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的特殊群体——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再次被社会各界关注。在深圳街头,父亲黄少礼、母亲郭华英带着16岁的自闭症儿子黄志能坚持跑闪送长达6年,在此过程中,黄志能不仅探索出他与这个社会特有的相处方式,而且也为其将来靠做闪送骑手自食其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闻的背后,有孤独症儿童家庭的艰难与不易,也有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爱与鼓励。其实,孤独症儿童只要早确诊,早康复训练,抓住干预黄金期,未来也有无数的可能性。

  益受推崇的游戏训练法

  目前,在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上,PCI训练法(Play and Culture Intervention,游戏与文化介入训练法,又称发展学派/游戏训练法)正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推崇。

  概括而言,游戏训练法强调儿童是经过内在心智的重新建构而不是外在灌输进行学习的,这种过程需要儿童有兴趣、主动学习。同时,这一方法更注重根据孩子的反应进行互动,重视孩子的情感交流,最终帮助孩子由孤独人进步到社会人,再由社会人进步到文化人。

  赋予游戏训练法更多可能

  在国内众多游戏训练法教育机构中,茄子游戏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存在。据了解,茄子游戏由发展学派知名实战专家陈鸿伟创办,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品牌加盟、城市合伙人、孤独症儿童干预、家长居家干预培训、专业测评、干预师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的大型机构,不仅如此,茄子游戏还凭借着多年对发展学派干预理念的创新性应用,积累了不俗的口碑,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行业劲旅。

  正如研究者所总结的那样,茄子游戏以情感为基础,用玩游戏的方式,在玩耍中与孩子互动,鼓励孩子主动玩,从而塑造孩子的心智模式,促进潜在的大脑发育,进而激发出孩子的自发性沟通,让他们重建沟通能力,最终回归社会。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孩子来说,不仅趣味十足,而且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这一个性化、系统化、人文化的干预教育模式,为全国超过100万孤独症儿童家庭所面临的教育困境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多重优势保障更佳干预效果

  那么,茄子游戏在实际教学中又是如何将游戏干预训练法进行创新性演绎的呢?

  游戏干预训练法更注重孩子与老师及家长的感情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点,茄子游戏一直将师资力量的强化作为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关键。在茄子游戏,受过专业培训、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仅有极高的应变能力和投入度,而且还能根据孩子的各种表现来及时引导孩子,将孩子的沟通能力不断被释放出来,同时更进一步地培养与他人的互动意识及能力。

  与此同时,茄子游戏还将家长的参与度进行了空前的提升,家长可以进教室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来,从而形成了“孩子—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模式,这也是茄子游戏的亮点之一。

  在保证干预效果的同时,如何尽量不占用孩子过多时间,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茄子游戏的老师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了一个最适合孩子们的学习时长:每天干预时间1.5-2小时,每周平均不超过10小时,这种短周期、分散式的干预方式更能为孩子们所接受,实际效果也更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茄子游戏的干预团队还会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表现,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让干预课程更富个性化。

  当然,茄子游戏的特点和优势还有很多。对于长期深耕于孤独症儿童干预领域的茄子游戏来说,每一个“来自星星的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璀璨星光,只是这种光芒被暂时遮住了。尽管已服务了超过5000名孩子,平均干预周期仅为9.4个月,75%的孩子干预后可独立进入幼儿园、小学,不再需要陪读,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唯有不懈努力让更多的孤独症孩子通过干预最终融入社会,才是茄子游戏不变的初心。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