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东盟连续三年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勐腊意味着什么?

东盟连续三年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勐腊意味着什么?
2023年03月21日 16:58

  2023年一开局,云南就迎来了重磅发展信号:

  在中国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后,2022年,东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中美贸易陷入僵局和全球新冠疫情宣告结束的背景下,这个信号意义不同凡响,一定程度上从外部给予了云南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心。

  云南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去。那么,云南对外的核心驱动力区域又在哪里?

  01

  后来居上的东盟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规模达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同期,东盟占中国外贸比重较2021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15.5%,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由此,东盟已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直接推动力来自于2020年顺利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提升到了更高水平。

  纵观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19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签署的时间最早,拥有的人口数量最大、覆盖的发展中国家最多,同时也是首个实现了全面升级的自贸区。

  值得一提的是,若论经济规模,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继欧盟、美墨加自贸协定之后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GDP总和现已超过了15万亿美元,辐射人口超20亿。最新统计显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总额在2022年达到了9753.4亿美元,增长11.2%,较2002年自贸区开始启动时的548亿美元贸易额增长了近18倍。

  其背后的深层次动力显然来自于中国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无论是双边关系,还是产业转移和产能合作,中国都会更侧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泛亚高铁经济圈区位图)
  (泛亚高铁经济圈区位图)

  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约44亿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3%。沿线国家大多是处于经济发展成长期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其经济总量约合2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9%。

  在这其中,东盟十国又潜力巨大。广发宏观策略分析师郭磊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和东南亚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两个转型中心: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正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大量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将从传统发达市场转移到中国。

  近十年来,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经济增速突飞猛进,GDP增速大多数保持在6%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之际,东南亚却正迎来“更有活力的增长”。

  这些对云南来说,都是绝对的大利好,也是云南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基础之一。

  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云南和东盟之间的合作会只增不减。

  02

  云南向南支点在哪?

  位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之上的云南,要完成这个战略使命的最核心一点就是要有产业支撑。

  这可以从承接和转移两个维度来解读:

  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云南正在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地域跨越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西部地区。

  其中,以上海陆家嘴为首的金融核心区引领沿海创新经济并走向陆海联合,以武汉、长沙为支撑的中部承东启西,担负产业移动主力的职责,重庆江北嘴形成西部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四川、云南、贵州是西部脱贫攻坚经济升级的重点区域。

  可以说,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之间的产业转移成功了,中国的产业转型和空间重构就实现了。

  从产业承接的方向来说,云南承接的产业主要来自北京、四川及泛珠三角地区的广东、浙江、福建。在此过程中,云南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聚焦八大产业,促进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原特色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新材料、装备制造业、食品消费品加工方面的承接成果;同时,阿里巴巴、中兴通讯、浪潮、华为等企业加快了与云南的合作,推动云存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

  总体来看,向南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潮。当然,云南也在一路向南。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昆明至老挝万象货物运输成本大幅下降,国际联运货运量大幅提升。这条跨越山河、连接中国和老挝的黄金线路让沿线经贸合作更为密切,成为又一条“钢铁丝路”。

  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3日至2022年12月2日,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以来,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货物1120万吨。跨境货物列车由开通初期的日均2列增加到目前的日均12列,跨境货物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200多种。

  (中老铁路实拍图)
  (中老铁路实拍图)

  此外,2022年5月,昆明正式托管勐腊磨憨镇,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量566.69万吨,同比增长58.2%;外贸进出口总额43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99%……这是昆明托管边城磨憨以来交出的一份闪亮“成绩单”。

  这种独具特色的托管模式,以“两头”带“中间”,有力汇聚起沿线州市的合力。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说,这是云南省和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具体行动。

  03

  大交通加持下的边城蝶变

  坐落于云南的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勐腊县,正是战略前沿中的前沿。勐腊位于中国——中南半岛的中心位置——中、老、缅、泰、越五国交汇的十字路口,RCEP的签署,更是让这座联动五国的小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勐腊作为国家战略下,区域国际化交通枢纽——泛亚铁路中线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其即将产生的贸易联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勐腊县境内有我国通往老挝的最大陆路口岸—磨憨国家级口岸,中南半岛腹地和东南亚各国经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港—关累港,有勐满、曼庄、新民等多条重要的陆路通道,有穿境而过的昆曼国际大通道、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和泛亚铁路中线,是我国通往中南半岛国家最便捷陆路、水路通道。

  (勐腊县区位图)
  (勐腊县区位图)

  铁路方面,目前中老铁路已开通运营15个月,取得了骄人成绩;公路方面,目前全县通车里程达4111.43公里,县域内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达59.9公里,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省道为主干道,县乡道为主体,乡村道为基础,纵横贯穿南北东西,连接昆曼国际通道的交通网络。

  着眼未来,勐腊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蓝图已绘就,随着中老铁路、沿边高速公路、勐关高速、国道219、水运等一系列重大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泛亚大通道铁路、公路、水路在此汇集出境,勐腊作为边境地区,将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各国的国际经济走廊,成为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

  (勐腊县实拍图)
  (勐腊县实拍图)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勐腊机场已确定为“十四五”云南将新建的8个机场之一。

  不难看到,一个东西畅通、南北互联、国际直达,联通中南半岛各国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正在形成,如今的勐腊正逐步崛起为中老缅泰越五国边境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在此背景下,云南知名城市运营商海诚控股集团紧抓机遇,围绕勐腊即将迎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打造了一个承接昆明滇中新区,依托中老铁路,联动磨憨-磨丁,辐射和服务于五国边境地区的超级枢纽、平台和中心——南腊新区。

  (南腊新区整盘规划图)
  (南腊新区整盘规划图)

  南腊新区依托昆曼大通道、泛亚铁路中线、澜湄航道、勐腊机场等核心基础设施,融汇勐腊县区位、自然、交通、人文、历史等优势,以“生态优先,产城融合”的理念,规划打造集“国际文化商务新城区”、“南腊河国际旅游度假区”、“东南亚国际陆港产业区”、“热带雨林及生态农业保护区”四大核心功能区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水主题公园效果图)
  (水主题公园效果图)

  将通过大力发展流量经济,依托口岸优势,围绕人流、物流做好增值服务,将勐腊打造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物流贸易枢纽,助推勐腊发展实现“沿边开放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世界的格局正在快速演变。或许,只有来过勐腊,才会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经济不仅仅活跃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标城市,漫长的边境线上,同样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枢纽城市,把中国和世界连接起来。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