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个“世界昏迷日”,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分会昏迷与促醒学组将本届活动主题定为“精于医术,诚于医德”,呼吁全社会关注昏迷患者的生存状态,积极协助对昏迷患者的救治与照护;鼓励医学从业者攻坚克难,关注和投身昏迷的诊疗发展、引导病患亲属科学认识昏迷,科学诊疗和理性选择;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及媒体,积极推动昏迷救治的政策宣介、社会保障条例及体系的完善。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10万患者因颅脑外伤、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病陷入昏迷,继而进入长期的意识障碍状态,即传统意义上的“植物人”状态。
随着临床救治能力的提高,神经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意识障碍患者数量不断增多,长期治疗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保守估计,我国有50-100万存量患者。
一方面,慢性意识障碍包括持续性植物状态和微意识状态两个层次。而且,由于长期处于无法交流的状态,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很容易被延误治疗,甚至误诊,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机会。
另一方面,慢性意识障碍目前尚缺乏综合系统规范的治疗方式,加速与提高意识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
全国多地近百家医院参与了此次“世界昏迷日”活动,举办了线下义诊、科普宣传和线上学术交流等活动,共同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昏迷人群。
活动发起人之一、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分会意识障碍学组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何江弘主任指出:在“世界昏迷日”全国专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世界昏迷日宣教活动,体现了全社会一起关爱植物人患者,我们在行动的共同理念!活动当天在昏迷促醒领域的主要专家和医院几乎都参加了本次活动,专家们热情的在义诊现场或线上为患者家属答疑解惑,为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提供了权威规范便捷的方案。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