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4日,中国教育报“智慧校园”创新案例展示活动在杭州举办,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中学《应用为王,混合式教学为师生发展赋能》案例,荣获2022年全国“智慧校园”创新案例,成为全国50个上榜的优秀案例之一。
近年来,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肇庆市端州中学通过开展“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教学实践活动,引进杭州铭师堂旗下产品“升学e网通”,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探索出一套特色化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
早在2017年,学校就开始在部分班级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经过近6年的发展,学校凝练总结出了以“先学定后教,三测促精熟”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三步教学法”(即:课前测——课中教——课后测)的高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成功运用到实际课堂中。
课前:先学后教,让课堂更高效
和传统课堂“先教后学”不同,翻转课堂强调的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提前学习课本知识,完成课前练习,教师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制定教学内容。
端州中学高二年级语文老师梁老师所任教的学生属于理科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在教授“《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这节课前,梁老师布置学生观看升学e网通平台内的学习视频并完成练习,让学生提前了解诗歌景物形象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再根据平台提供的学生学情数据反馈,进行有侧重地讲评、教授。梁老师表示:“经过预习,学生已经能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再加上课堂上的学习,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课中教:多技术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针对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进行展开教学,教师活用升学e网通等平台提供的云课件、音视频等功能,让抽象的教学知识得以更生动的呈现。通过分组讨论、相互竞答、小组协作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
课后测:巩固知识掌握情况
课堂教学后,教师在升学e网通挑选试题集中布置给学生,并通过数据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及时在班级群或下次课堂给予解答和指导,形成良性循环。
在“三步教学法”中,端州中学借力升学e网通优质的资源和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使升学e网通大数据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主要得益于三方面:
一.优质资源辅助教师备课,解锁新课堂
以往课前预习,教师直接布置书本练习题,任务相对单一。升学e网通平台内28000讲精品微课视频和180万道试题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教师可为学生挑选基础、提高、拔尖不同难度的内容,定制个性化的“预习任务清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为了更符合学校的实际应用场景,平台还开通了自由组题、组卷功能,教师可以自行编辑题目,形成特色化的校本资源库,方便教师随时调取、循环使用。
除了布置预习任务,教师也会将微课视频作为课堂内容的一部分。升学e网通研发的动画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教师讲解复杂的知识。比如物理学科三分钟的动画短视频,直观地展现了物体自由落体的全部过程,深受同学们欢迎,营造了轻松融洽的课堂讨论氛围。
二.大数据实时反馈,精准分析学情
试题完成人数、完成率、正确率、薄弱知识点……这些数据对端州中学的教师来说耳熟能详,通过互联网技术,教师直接获取学生的数据报告,减少了纸质作业统计的繁琐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前,教师运用预习任务的数据报告,摸底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活动;课中,教师根据随堂检测的数据结果,对易错点等进行详细的讲解;课后,教师通过课后作业,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全局性的了解。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多次数据采集中,平台形成了学校动态教学数据库,构建了学生的学习成长模型,为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学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内化知识。学校每周组织安排高一高二年级每个班级3节自习课,利用平板或者在信息化教室登录电脑端进行自主学习。
目前端州中学已建设有36间配有“蓝牙答题反馈器”及纳米黑板的智慧课室,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完善的硬件设置。
以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为路径,用技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数据精准反馈学情,让教育教学有据可依。端州中学将继续秉承“教师和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持续深入地应用好升学e网通的优质资源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推进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来源:看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