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共识标准助力护理人文关怀发展

共识标准助力护理人文关怀发展
2023年05月15日 18:08

  2023年5月14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成功召开,分别对《急诊患者人文关怀规范》等六项团体标准立项评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标准处王强处长等领导专家到会指导,推动人文护理事业发展。

  由古到今,由东到西,人文关怀在医疗护理中的重要性一致被政府、行业和社会高度一致认同。我国古代提倡医乃仁术。现代护理的奠基人南丁格尔,其精神为“人道、博爱、奉献、创新”。国际权威关怀科学理论家Jean Watson博士提出,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没有关怀,就谈不上护理。我国国务院2020年修订的《护士条例》中明确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这意味着关怀患者是护理人员的法定职责,而非凭良心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国家原卫生部/卫计委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均强调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强化护理人文关怀。

  护理专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人文关怀是核心,不能缺位。然而,如何系统、规范实施人文关怀,让人文关怀落地,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是需要破解的难题。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刘义兰,带领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和武汉协和护理团队,开拓创新,给出了崭新的高质量的答案。

  刘义兰主任的探索有着在医院深厚的实践基础。怀着对人文关怀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起,她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创新,逐步推进、深化护理人文关怀规范化建设,形成了品牌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合作下,华生博士及关怀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专项指导,协和医院护理部构建了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规范组织管理,规范化实施关怀培训,建立关怀制度、流程及标准;选择病房进行试点,实施人文关怀质量管理,等等。一系列组合拳措施让人耳目一新,让医院的护理人文关怀成体系开展。相关措施及经验在《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中华医院护理管理杂志》等期刊发表,受到了全国多个医疗机构热心人文关怀的领导和同仁的关注。多家医院慕名来武汉协和医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参观及专门进修。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11月设立,是我国首个国家级人文护理学术组织。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南部战区总医院潘绍山主任高瞻远瞩,全面布局,设立了人文护理理论组、教育组、培训组、临床组、管理组、中医组、社区组、科研中心及跨学科组,来全面推动人文护理理论知识的传播、人文护理的实践等。2019年,刘义兰主任被选聘为第二届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她传承发展,大力推行人文护理的规范化实践。历时两年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与南部战区总医院,联合全国36家医疗机构/院校的41位著名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共同起草《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并发表在我国医院管理权威期刊《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时任代理事长李小琳、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Watson博士担任共识顾问;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等专家担任共识评阅专家。共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护理人文关怀组织规范、人文关怀环境规范、护理人文关怀培训规范、患者人文关怀规范、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规范、护理人文关怀质量管理规范。该共识全方位为医院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提供了框架。

  2022年,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提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牵头组织25家机构的专家起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护理标准工作委员会丁炎明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副院长等给予指导的《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网。此为我国人文护理领域首部团体标准,为病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党支部书记、副理事长唐祖玉对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唐书记说,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的创新举措最好诠释并践行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宗旨“传播生命文化,关怀生命过程,维护生命尊严,提高生命质量,延伸生命预期,创建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关怀事业”,并鼓励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打造人文关怀标准体系。可喜的是,《门诊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也已发布;《手术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已获立项。

  目前专家共识及团队标准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8家医院推广应用。这将为人文关怀的系统实施提供宝贵的指引,将助力中国护理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健康。

  (来源:看头条网)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中国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