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旨在唤起社会对炎症性肠病(IBD)这一慢性、致残性疾病和全球患者群体的关注,增强公众对炎症性肠病的正确认知。
2023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的主题“炎症性肠病不分年龄”,特别提出继续关注老年炎症性肠病人群。针对今年的主题,5月23日诚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科科副主任唐文教授进行了采访和答疑。
从“少见病”向“常见病”发展,炎症性肠病亟需重视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病因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和肠道菌群等因素有关。患者一般会反复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部分病人还会表现为营养不良,发生肛周病变等。
唐文教授表示:“以往炎症性肠病在西方国家高发,而在中国属于少见甚至罕见病。但近20余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确诊人数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有从’少见病’逐渐向着消化系统’常见病’发展的趋势。”
炎症性肠病好发于中青年人群,这个阶段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期,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炎症性肠病仍不可治愈,往往需要长期治疗,随着其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对患者及社会都造成了极大负担。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创新药物的发展和引入,绝大多数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获得了维持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好可能需要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这些难治性患者不但要面对疗效不佳的困扰,还面临着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的问题。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仍然任重道远。
炎症性肠病需要多学科(MDT)共同进行长期规范管理
炎症性肠病具有反复发作-缓解-发作的特点,在疾病的鉴别、诊断、分层、严重程度判断、疗效评估、随访监测、治疗等方面,消化内镜检查、影像检查和病理检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文教授特别强调,“对于病程在8-10年以上的IBD患者,一定要进行肿瘤的监测,而IBD患者相对于普通患者来讲,结直肠癌的筛查要更加困难。随着内镜切除技术的发展,很多肠道的早期肿瘤也可通过内镜进行切除。对于IBD专病医生,需要与擅长内镜早癌诊治的医生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对IBD患者进行管理和监测。”
老年炎症性肠病患者更需加强个体化治疗
过去,IBD患者主要为中青年人群,近年来,老年患者数量持续增加。这部分患者中既有新发病的老年初诊患者,也有经过10-20年以上病程从中青年进入到老年的患者。“炎症性肠病诊治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的不是选用最好的治疗,而是应该选用最合适的治疗。”唐文教授表示,“IBD患者有很大的异质性,老年患者在疾病分级、分层管理上与年轻患者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治疗上对不同的患者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从中青年时期就已经患病的老年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方案在关注维持疾病缓解的同时还要长期保持对IBD相关肿瘤的监测。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肿瘤等慢性病,所以在药物选择方面,要根据每一位老年患者的共病情况及药物反应进行个性化治疗。
老年人服药多,药物耐受性差,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恢复较差。对于轻中度的患者,药物选择时要更加关注安全性,一般会首选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易于吞服。同时,需要强化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来更好的进行长期慢病管理。但对于重症患者,不能因为安全性而放弃有效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充分优化,在适当时机需采取升级治疗。
医患携手,共抗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需要医患共同参与长期管理的疾病。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想法较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低,需要将患者教育活动深入到老年患者群体中,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唐文教授强调:“对于所有的患者,我们不仅需要加强患者教育,还需要他们的家庭共同参与疾病管理,这样才能确定一个最合适的方案。”
炎症性肠病的诊治个体差异大,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管理都会对炎症性肠病的病情产生影响。在疾病活动期,患者应严格管理个人饮食,而在维持缓解期则没有严格限制。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寻找不耐受的食物,确定适合自己的饮食品种,尽量避免含添加剂多的食品、重油重口味的食品及其他类型的垃圾食品。
(来源:看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