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不是认识一家做老面包子的啊?能不能推荐下发点样品?”近日,冷食君频繁收到经销商和餐饮采购的此类咨询。
他们咨询的正是河南慷达食品有限公司今年的新品——老面包子。这款产品的关注度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在众多企业选择从馅料方面对包子创新的时候,它却另辟蹊径,从外皮方面进行创新,采用传统老酵子发酵,返璞归真,唤起消费者对于童年美食的回忆。
慷达食品为何选择从外皮上进行创新,老面包子有何优势?慷达推出老面包子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慷达食品老面包子的推出与窦发亮先生的“老面馒头”情结有重要关系。
据窦发亮介绍,在他小时候,家里一直经营着祖传的“窦氏馒头坊”,主营老面馒头,因为采用老酵子发面,做出来的馒头,酵香浓郁,后味甘甜,很受乡亲们欢迎。
“在我的记忆中,每天早上还没睁眼,就能闻到店里面老面馒头刚出笼时那种香甜的味道,一直到现在那股香味都印在我脑海中,可以说,我就是闻着老面馒头的香味长大的。”窦发亮回忆说。
据了解,窦氏馒头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关于窦氏馒头店还有一段“接济难民,彰显大爱”的故事。
当时,家住河南省北部濮阳县小县城的窦氏老太爷,在多子多福的理念下,生育了2个儿子,4个女儿。为养活一大家子,头脑灵活的窦老太爷开了一家馒头店,补贴家用。
因为窦老太爷手艺精湛,为人实在,蒸出来的馒头个头大、分量足,很受街坊四邻的喜欢。窦氏一家每天虽忙碌辛苦,却也平静幸福。
但这种温馨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全国各地硝烟四起,濮阳县作为一个小县城,尽管战火暂未波及,却每天都有难民涌入。
看着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难民,善良的窦老太爷很不忍心,就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他从难民中选了几个人来店里帮工,让他们能够安稳下来。但是一个小小的馒头店需要的人手毕竟有限,于是,他每天都把没卖完的馒头送给难民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有时候,馒头没有剩余的,他就专门蒸一笼来接济灾民。
窦氏馒头店和窦老太爷的善名远近闻名,在周边的十里八村,一提窦老太爷和窦氏馒头店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为回报窦老太爷,每天天不亮,难民们都会自发地把窦氏馒头店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也成为了濮阳县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当时的情况下,老太爷给难民们的不只是一个馒头,而是一份活下去的希望。”窦发亮这样说。
在窦老太爷去世后,窦氏馒头店由他的大儿子继承下来,继续卖老面馒头。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沉淀经验,历经四代人,传承百年,窦氏馒头坊提炼出“九次提酵、三次醒发、十二道秘制工艺”的窦氏秘制工艺,按照此工艺做出来的老面馒头,酵香浓郁,后味甘甜,远近闻名。
作为窦氏馒头坊的传承人之一,窦发亮始终记着窦氏馒头坊中老面馒头那股香甜的味道,以及窦氏馒头坊承载的这份大爱。因此,窦发亮自创立慷达食品以来,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将窦氏馒头坊的传统秘制工艺传承和发扬光大。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慷达食品利用黄米面、小米面、做酒的酒曲沿袭传统工艺,发酵提取了老酵子,完美还原当年窦氏馒头店做老面馒头的工艺。
“我从小闻着老面馒头的味道长大,对它有种特殊的感情。”窦发亮这样解释一定要发酵出老酵子的原因。
据他介绍,老酵子的提取过程非常不易,需要9次提酵、3次醒发,前前后后需要两周的时间。此外,老酵子对于发酵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既要通风,还不能太阳直晒,因此对于场地也有严苛的要求。“老酵子的提取是一个从时间到空间都有严格要求的过程,过程很繁琐,且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成功。这也是很多工厂不愿意生产老面馒头的原因。”
在成功提取老酵子后,慷达食品开始考虑,究竟应该用它做什么产品。
“我们对市场做了详细调研发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包子的消费量远大于馒头,因为包子有面有菜,食用起来更方便,尤其是早餐类市场,对于包子的需求量特别大。所以,我们就采用老面馒头的生产工艺,结合市场需求,研发老面包子。”窦发亮说。
在窦发亮看来,慷达老面包子的研发是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果,继承了窦氏馒头坊彰显大爱的初心,同时,沿用传统工艺提取出的老酵子又融合现代食品生产技术,是一款融合了初心和匠心的美食。
慷达老面包子采用传统老酵子发酵,做出来的老面包子口感暄软、醇香浓郁、后味甘甜,自4月份推出以来,就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为满足消费者口味需求多样化的需求,慷达食品推出香菇青菜、韭菜鸡蛋、猪肉玉米、梅干菜猪肉等10多个口味。当前,在早餐连锁店、快捷酒店、学校医院等团餐渠道,商超便利店等零售渠道都有不错的销量。
作为公司的战略新品,慷达食品立志将老面包子打造成公司继小金鱼馄饨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单品。
当前,慷达食品拥有包子生产车间2万平方米,包子机22台,一天产能高达40多吨。
“慷达食品战略定位是:中国速冻小金鱼馄饨的引领者;中国速冻老面包子开创者和引领者。”窦发亮说。
(来源:看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