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14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组成了WEACTION公益游学科考小组,在四川成都开启了新一期的动物保护之旅。他们与国宝大熊猫面对面,化身熊猫义工照顾它们的饮食起居;他们与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同行,走进野生大熊猫的世界;他们为大熊猫和野生动物的未来而思考,成为为熊猫发声的公益使者。
01
参观都江堰,跟着课本去旅行
都江堰作为中小学课本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存在于余秋雨的《都江堰》、巴金的《索桥的故事》、王国平的《拜水都江堰等》等文章中。2日下午,科考小组成员来到都江堰市参观这座闻名中外、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生态水利工程都江堰。
一直以来,都江堰截流岷江(部分),灌溉成都平原,保障农业生产,同时发挥着防洪和航行的作用,稳稳当当地造福当地数千年,也成就了蜀地天府之国的美名。孩子们走进都江堰,了解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制作水利工程沙盘,进一步学习水利工程科学。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与青藏高原龙门山的过渡地带,联通了大熊猫岷山种群和邛崃山种群之间的隔阂,以得天独厚的位置环境,成为了熊猫交流的乐土。
“大熊猫是熊还是猫?”
“大熊猫有几根手指?”
陈最说:“它不是猫科”,蔡婷薇说“大熊猫属于熊科”,李佳瑞抢答:“它是大熊猫属”……一群孩子在WEACTION研学老师的引导展开了一场“大熊猫知识竞赛”。
据悉,活动中WEACTION研学老师每晚都会与孩子一起做全天的内容复盘与知识延展,并安排美工、辩论赛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在活动开始的第一天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了分组,并安排了“主题任务”,用PBL的学习模式引导孩子如何对事物进行科学地研究与分析,引导孩子从自然、社会、人文不同维度思考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答案。
02
与大熊猫面对面
8月3日,科考小组来到在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开启一天的学习之旅。
上午,他们对大熊猫外形、行为进行观察,胡恺鑫说:“大熊猫的前爪有6根。”高星岚发现:“大熊猫的后爪有5根。”胡景玥补充道:“大熊猫有一个尾拇指”,陆泓宣说:“熊猫很喜欢吃苹果。”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研学手册上。随后他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硬核实力、生活习性及进化历史。
接下来,孩子们接受熊猫保育员“岗前培训”,化身熊猫义工,照顾大熊猫的饮食起居,为可爱的滚滚们铲屎,打扫房间,并帮助大熊猫挑选新鲜的竹子,制作它们喜爱的营养餐。
下午,科考小组与卧龙自然保护局自然体验培训讲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资深“奶妈”潘超展开了对话,潘超主管神树评基地的14只熊猫幼儿,她用专业的素养及丰富的经验给孩子们呈现精彩的内容,让小组成员在对大熊猫繁育、圈养与野化放归等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精彩的内容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圈养熊猫到底要不要放归?与潘超讲师的思想碰撞,让孩子们的眼界得到扩展,看事情的角度得以丰富。
“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它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胡成恺对着镜头说。“大熊猫可以给其它动物提供保护,让食物链完整。”张玥琪说。经过了一天的观察与学习,小科考员们对大熊猫有了更全方位地了解,同时他们希望通过镜头让大家认识到大熊猫的重要性。
03
探寻野生熊猫踪迹
8月4日,科考小组跟随熊猫野保专家在邓生沟进行野外科考。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远红外相机,还学会了如何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进行监测,并能通过植被分析当地野生动物出没情况。
胡景勋专注地听着专家讲解,周千童认真地拿着相机拍摄野外环境,他们互相协作完成远红外相机的使用,认真地记录不同地方的植被变化、动物踪迹,分析野生熊猫出没的可能。
“圈养大熊猫应该亲近大自然。”彭天成说,因为野生熊猫的生育率、存活率更高。张芊芊说:“应该给熊猫建立一个生态圈。”“圈养的熊猫放生野外,虽然需要很长的时间适应,但生活在森林里也许更幸福”李思思说。一路上他们认真地跟随熊猫专家学习,不断的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帮助它们解决问题,希望可以给它们更好的生存环境。
04
为保护大熊猫发声
随着大运会的开展,熊猫的热度被推上又一个高峰,在关注熊猫可爱、萌哒哒的一面之时,科考小组呼吁大家,理性的爱大熊猫:在动物园参观时,禁止投喂,它们很多东西不能吃,不要大声喧哗,它们喜欢安静。
在行程的最后,每位科考成员都获得了《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荣誉证书》和《邓生野外科学考察证书》,他们纷纷表示要成为大熊猫的保护者,并发出自己的保护宣言。同时,他们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加入,共同保护我们的国宝——可爱的大熊猫,为世界留住独特可爱。
结语:
WEACTION公益游学熊猫保护营,将科学探究和野外实践相结合,用行走去开阔视野,让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和探访,建立科学的思维和品质,并融入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元素,启发孩子们保护生态环境,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深度的体验中让成长发生改变。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