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NFT 第二次产业浪潮 - 知识产权RWA

NFT 第二次产业浪潮 - 知识产权RWA
2023年08月14日 13:17

  The Next Narrative of NFT - Crypto-Native IP RWA

  YieldDAO Labs

  花旗最近发布了一份 162 页研报,全面阐述了区块链及 Web3 行业实现十亿用户和数十万亿美元市场规模的具体路径。想要实现数十万亿美元的市场,仅靠目前形成的近 1 万亿美元加密原生市场远远不够,花旗给出了一个更广阔的维度——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eal World Assets Tokenization)。当前近万亿规模的加密原生市场已然波涛澎湃,未来RWA数十万亿美元市场该是何等波澜壮阔!

  1.什么是现实世界资产(RWA)?

  RWA 的全称是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eal World Assets Tokenization),是将有形或无形现实物理世界中资产和价值权益(可以是所有权,也可以是收益权、使用权等)转换为数字代币的过程。这使得资产的存储和转移无需中央中介,价值映射到区块链上实现交易流通。现实世界资产是全球金融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房地产、证券/债券、商品和艺术品、专利、知识产权...)。

  显然,传统金融行业的RWA 现实世界资产是巨大的。(2020年全球房地产价值为326.5万亿美元,而黄金市值为12.39万亿美元)然而,这些资产在 Web3和加密领域几乎没有被开发利用。这带来了将真实世界资产纳入加密行业的可能性,为DeFi和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资产类别,对于现实世界的资产,不仅大大增加了其流动性,投资收益率受加密货币波动的影响可能也较小。

  2023 年,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起起伏伏以及各国对传统虚拟资产监管规则的逐渐成熟,迫使加密世界在原有叙事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且满足社区及潜在投资者需求的产品。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eal World Asset Tokenization,简称「RWA」)应运而生,加密市场领域对 RWA 的兴趣不断增加,如下图 DefiLlama 图表所示,截至 2023 年 7 月,TVL 超过 7.7 亿美元:,RWA逐渐成为了目前加密市场的新蓝海和价值捕获渠道,

  2.RWA的发展现状

  RWA 并不是一个新的「理念」,而是一个新的趋势,远在区块链技术尚未诞生的许多年前,「实物资产证券化」就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上一种用途广泛的金融工具。以此类推,RWA 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而创新发展出的金融工具,此前现实资产上链的相关尝试之所以未能成为主流,主要是受到两点因素的限制,一是不明确或者偏谨慎保守的监管政策,二是尚未成熟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但目前来看,这两个阻碍 RWA 落地的藩篱正在消失。

  一些地区已经清醒的认识到 Web3 技术对金融业的巨大改进力量,并开始积极拥抱 Web3 技术,尤其是一些以金融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比如新加坡、瑞士、香港,甚至一些地区开始落地央行数字货币(CBDC),为 RWA 的发展提供比稳定币更加可靠的价值锚。

  其次,加密领域的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能够充分支持 RWA 的发展,这其中主要包括公链及跨链基础设施、Token 代币化标准 、DID 技术、ZK 技术的成熟和部署。

  根据花旗最近发布(2023年3季度)的研报预测,到 2030 年,将有 4 万亿至 5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数字证券,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贸易金融交易额也将达到 1 万亿美元。该激进预测基于以下假设:

  1、预计 187 万亿美元非金融公司和准主权债券市场中有 1.9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市场(占 1%);

  2、预计 20 万亿美元房地产基金市场中有 1.5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市场(占7.5%);

  3、预计 7 万亿美元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市场中有 0.7 万亿美元代币化市场(占10%);

  4、预计 42 万亿美元证券融资和抵押活动市场中有 1 万亿美元代币化市场(2%) 。

  5、预计 12 万亿美元的贸易融资市场中将有 1 万亿美元代币化市场。

  目前,主要是传统金融巨头在 RWA 代币化进行探索和布局。其中,摩根大通、高盛、星展银行、瑞银集团、桑坦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Hamilton Lane 等金融机构已从研究、探索阶段步入实测 / 实战阶段,淡马锡、汇丰银行、贝莱德等机构尚处于探索和准备阶段:

  摩根大通:代币化是传统金融的杀手级应用

  高盛:通过代币化平台 GS DAP 入局 RWA

  花旗集团:资产代币化正接近一个增长拐点

  星展银行:参与新加坡金管局数字资产试点和 DeFi 服务

  淡马锡:正在为代币化资产作准备

  汇丰银行:正在探索资产代币化用例

  新加坡交易所:与新加坡金管局探索代币化资产结算

  贝莱德:正在探索股票和债券的代币化

  纽约梅隆银行:代币化有能力彻底变革金融格局

  香港金管局在2023年宣布的数码港元先导计划中也提到,16 家来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入选公司将于今年内进行首轮试验,深入研究数码港元在六个范畴的潜在用例,包括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代币化存款、第三代互联网(Web3)交易结算和代币化资产结算。事实上,今年 2 月份,香港特区政府就成功发售了 8 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RWA代币化绿色债券。

  整体来说,尽管资产代币化距离抵达大规模采用的路途尚远,但随着部分主导金融市场的巨头从研究、探索、试验逐步转向推进阶段,RWA 代币化采用的势头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3.RWA赛道的头等公民 - IP知识产权

  上述金融行业的RWA 代币化发展,实际在应用落地过程中,依旧面临全球各地区一系列的技术、合规、监管挑战。

  Web3领域创业者们涉足 RWA 面临法律合规风险,RWA想要在差异极大的全球各地区发展必须优先遵守本地相关法律,因此,在现实世界资产及代币化的路径选择上就必须谨慎,并远离监管红线。

  3.1 实物资产选择

  理论上,一切实物资产、甚至是权利、金融产品等皆可 RWA, RWA 本质上能实现我们一切关于价值流通的想象,全球金融行业 RWA 项目正是在此基础上,将资产范畴从传统的黄金、房产、豪车等实物资产发展到了债券、私募基金、知识产权等特殊的具有价值的「事物」上。

  但是,还有很多主要国家对加密货币相关应用有着严格的限制和监管(如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为了防范不必要的法律风险,RWA 需要尽可能避开可能关联金融安全的资产品类。

  首先需要避开价值较高的大宗财产,例如房产、车辆、船舶、贵金属等。一方面,各地法律对于该类资产的流通大都具有特殊规定,RWA 的创想未必能实现不说,还有可能因 RWA 而引发诸多违约和侵权纠纷;另一方面,房产等大宗财产对主流经济和现有行业次序影响极大,一旦运营不当很有可能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稳定,触犯监管红线。

  其次最好避开金融产品,谨慎对待私募基金、股票证券等品类的 RWA。一直以来,部分强监管国家(美国、中国...etc)对金融领域实行了高强度、穿透式的监管,RWA 本身作为区块链及金融衍生产品,反而不宜在发展初期就进入强金融监管领域。

  在发展早期,RWA 可以优先考虑从价值较低、但应用广泛的普通数字艺术品(参考 NFT)、普通商品(例如轻奢品、日用品)等出发,从文化发展、资产管理等角度出发,才能最大限度的积累行业应用合规经验,避免全球法律和监管风险。

  3.2 链上凭证化选择

  如前所述,主流国家对 ICO 及相关虚拟货币的金融活动持强监管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 RWA 在强监管地区和国家的发展道路被堵死。可以明确的是,全球主要国家与区域对区块链账本与分布式技术的发展都持鼓励和友好态度,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禁止 NFT 这样的数字确权类技术与产品的发行与交易,以 NFT 的形式进行 RWA 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同时需要规避的是,以 NFT 形式进行 RWA 同样需要规避金融化、ICO等行为,否则很可能触发本地监管机构关注和监管行为。

  因此我们判断,IP知识产权极可能成为RWA赛道的头等公民。

  4.NFT第二次浪潮

  4.1 NFT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2021年到2022年,NFT总市值将从7000万飙升至200亿!NFT的崛起为数字艺术、IP数字确权、音乐、体育等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尽管NFT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受到一些痛点的制约。其中之一是虚拟世界的局限性。NFT作为一种数字资产虽然可以代表独特的艺术作品和价值,但它存在于数字领域,很难直接触及人们的现实生活。

  比如,当你问购买 NFT 时,你买到这个NFT的 真实IP 版权吗?

  一般来说,答案是否定的(用户需要仔细阅读NFT发行的详细规定才能知道具体答案)

  让我们看一些简单的例子。早在 2021 年 3 月,Jack Dorsey 以 NFT 形式出售了他的第一条推文,价格高达 290 万美元。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历史性内容,但买家 Sina Estavi 并不拥有这条推文的 IP。所有版权仍然属于 Dorsey。

  《纽约时报》在发表一篇有关加密收藏品的文章时,上演了一个半开玩笑的噱头,然后让读者有机会拥有该故事的代币化版本。它最终以高达 350 ETH 的价格售出——当时价值 56 万美元,截至 2022 年 8 月开始价值约为 60 万美元。尽管这个 NFT 确实带来了一些好处(买家有机会发twitter炫耀)但它不包括该文章的版权……或任何复制发行的权利。

  NFT潜在的陷阱还不止于此。例如:MetaBirkins 在 NFT 热潮期间很受欢迎——这是一款爱马仕著名手袋的NFT数字翻版。但作者梅森·罗斯柴尔德(Mason Rothschild)最终与Hermès品牌陷入了纠纷,爱马仕声称这款NFT可能引起消费者的混淆,并对该产品采取了法律诉讼行为。

  目前一些最流行的 NFT 系列(其中包括 Bored Ape Yacht Club)已向用户授予了所购买和并拥有的NFT个体的知识产权。这是一个重大的进展。实际上意味着 Bored Ape 的具体NFT拥有者有可能从中获利,但Bored Ape NFT 的购买者们依旧不拥有BAPE整体品牌的知识产权。

  最重要的是,由于知识产权本身是受现实世界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和价值权益,长久以来,全球一直缺乏可靠、低价、容易推广的确权技术手段和交易载体,区块链链技术和NFT的出现,在技术上完美的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NFT将是知识产权的天然载体。

  另一方面,NFT领域目前缺乏与全球现实世界知识产权相关的协议标准与框架,这对NFT本身的应用推广与成长发展构成了潜在的重要不利影响,也阻碍了知识产权行业对NFT技术的大规模的应用。

  4.2 RWA结合NFT带来革新机会

  数字虚拟资产的限制构成了NFT进一步发展的挑战,而RWA (实体资产代币化)带来了革新的力量,NFT突破发展壁垒的下一个叙事可能是与RWA全面结合。

  根据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RWA与NFT将是目前阶段的最佳搭档

  从NFT的角度来看,需要通过RWA 来明确赋予NFT现实世界资产的价值与意义。

  从RWA的角度来看,需要 NFT 这样的独一无二的数字确权技术与标准,来搭通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数字经济之间的信任的桥梁。

  从合规与实践来看,知识产权 RWA 可能推动NFT 成为首个合规加密杀手应用(Killer APP)

  NFT 是知识产权 RWA化的最佳数字载体。IP RWA 将成推动NFT第二次浪潮的创新推手,这是除了DeFi  之外的第一个万亿级非金融数字资产权益市场。

  5.METAIP - 开放的知识产权NFT协议

  YieldDAO 是全球最早关注RWA知识产权NFT协议的组织,发起了全球首个元宇宙知识产权NFT协议「MetaIP」,MetaIP协议不但对 NFT 持有者明确开放持有的NFT知识产权,并且向持有者分享与开放了NFT品牌名称和标识使用权益。MetaIP 通过NFT来实现其数字艺术品和数字资产的知识产权确权,是分享其IP权利和权益的数字凭证,也是NFT品牌持有人进行数字化治理的凭证。

  DragonCapsule(龙胶囊) 是全球第一个应用METAIP 元宇宙知识产权协议的NFT作品集,首创开放了品牌名称和标识使用权益,与全球持有人实现了知识产权权益分享。

  如果说BAYC是「PGC模式」、Mfers所属的CC0类NFT项目是「UGC模式」,DragonCapsule所属的 MetaIP 项目则是「PGC+UGC模式」,MetaIP兼有前二者所长,MetaIP模式不但让NFT持有者可以参与到IP的推广中来,同时保护了作者持续创作的驱动力,它很好的融合了持有者和创作者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了基于DAO进行数字治理的技术和社群基础。

  MetaIP 正在更新开发新一代2.0协议内容,实现更加通用和开放的链上合约基础协议,通过RWA化将IP知识产权与加密原生NFT标准融合,任何NFT作品都可以通过MetaIP工厂协议进行方便的申明式调用,实现标准灵活的NFT知识产权声明,赋予NFT知识产权凭证的内涵应用价值,持续为IP RWA NFT和元宇宙数字经济打造符合监管要求、可广泛应用的开放式加密应用范例。

  结语: 就目前发展趋势而言,RWA大部分案例集中在金融产品领域,在分析了技术与监管两个主要瓶颈因素之后,我们认为,RWA 赋能未来数字甚至实体经济的最佳路径之一:是文化价值和工具价值方向,基于知识产权的NFT恰好同时满足两个方向维度, 希望准确把握商业规律、合理考虑监管规则及合规路径的玩家,乘着全球数字新经济的趋势之潮,实现RWA创新落地和发展壮大,真正推动现实世界传统产业和数字新经济的融合升级。

  6.References:

  https://www.coindesk.com/learn/nfts-and-intellectual-property-what-do-you-actually-own/NFT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What Do You Actually Own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39759The crypto filed RWA is coming on waves?

  https://cointelegraph.com/explained/nfts-and-intellectual-property-explainedNFT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explained

  https://www.coingecko.com/learn/what-are-real-world-assets-exploring-rwa-protocolsWhat are Real World Assets (RWA) in Crypto?

(来源:News快报)(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