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鹏华基金陈龙:国防军工板块或将在年内进入新一轮周期起点

鹏华基金陈龙:国防军工板块或将在年内进入新一轮周期起点
2023年08月15日 11:30

  近年来,秉承着“一所连百业、一市跨全球”的发展战略,上交所ETF步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为深入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ETF的产品特性与市场发展,上交所推出了“2023年沪市ETF百花大赏”系列活动,鹏华基金量化与衍生品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陈龙在活动中进行了主题为《新周期,新起点——国防军工行情思考及展望》的观点分享。

  板块估值基本见底,订单落地有望驱动新周期出现

  陈龙表示,之所以将主题定为“新周期,新起点”,是因为通过复盘国防军工行情数据可以发现,今年其实处于新老订单交替的时间点,有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订单周期。“十四五”下的第一轮国防军工行情大概出现在2020年6月,当时整个行业基本面发生了变化,由偏主题投资框架过渡到基本面投资框架,叠加当时正处于“十四五”规划落地阶段,因此板块在之后经历了较大波动。

  现在回看第一轮行情,在2020年6月至2021年底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内,出现了三轮主升浪,整体和“十四五”的规划定稿、订单落地以及业绩和景气度兑现的时间线基本吻合,陈龙认为该框架也适用于推演“十四五”第二轮国防军工行情。当前市场面临“十四五”规划的中期调整,规划定稿、订单落地以及新一轮景气度兑现的阶段将会重现,由于相应的流程、人员和制度均已基本完备,所以整个过程时间将被压缩,订单落地的时间窗口预计会很快出现。

  因此行情大概率将从今年三季度开始延续到2024全年。新一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因素除了有基本面的景气周期支持外,估值和资金面状况也占比较大。当前国防军工板块的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以产业链上两家龙头公司为例,其估值基本跌回了第一轮行情还未出现的阶段。陈龙认为极低的估值本质上给板块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后期景气度的改善以及市场情绪的回升,估值都存在上行可能。同时,从行业一季报数据中可以看出偏股型基金在国防军工的操作比例已经下降至0.55%,资金面出清相对充分,而二季度资金已出现回流,未来板块的增长空间或将开始明确。

  中期属性叠加长期逻辑,军工企业估值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相比第一轮行情,即将到来的第二轮行情还存在几个优势方面。首先是行业产能,在经历了过去三年的扩产之后,当下节点行业产能已经不再成为制约行业成长的瓶颈,产能的充分扩张对未来的收入与利润成长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近几年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大力推进股权激励落地,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这一变化既能拔高市场对行业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公司业绩的充分释放,改善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最后,本轮国企改革也促进了企业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增长,使现金流状况和净利润指标得到改善,再次提振了市场对板块整体的发展信心。

  陈龙还对今年国防军工板块出现的全新投资机会新域新质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简单来说,新域新质方向所包含的内容有核武器装备、智能武器、无人智能作战力量以及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四个方面。陈龙认为,当下整体投资环境,包括中特估背景以及TMT、AI等带来的数字化浪潮都对新域新质较为有利,伴随着未来行业景气度的改善,相关公司的股价也会迎来修复期。

  除了“十四五”规划下板块的中期属性,国防军工还存在能够穿越订单周期的长期成长性。在陈龙看来,这其中的逻辑集中于军民融合与军贸两条线。军民融合方面主要体现在C919国产大飞机,随着产能渐趋明确,C919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提高,市场的担忧情绪也会开始消解,届时估值溢价将逐步明朗;军贸的核心逻辑则展现在与海外战略武器装备进口国的关系变化,这将给国内军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提供较大的提升空间。

  据悉,鹏华基金在国防军工板块的产品布局也较为全面,在中证国防指数和空天军工指数下分别发行了鹏华中证国防ETF(512670)和场外的鹏华空天军工指数A/C份额。其中,鹏华国防ETF也是市场上唯一一只跟踪中证国防指数的ETF产品,基金二季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鹏华国防ETF近三年净值增长率实现了33.52%,总规模约为31.15亿元,基本能够满足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是一只能够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国防军工行业优质资产的优质指数工具。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