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华尔街金融专家:赴美上市正当时

华尔街金融专家:赴美上市正当时
2023年09月01日 09:53

  禾赛科技、天成金汇、量子之歌、Ispire Technology Inc、理臣咨询、佳裕达物流科技、小i机器人、拍明芯城……今年以来已有20余家中国企业登陆美股,这一数字去年全年只有12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呈现回暖迹象,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年内上涨近13%,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再次展示出实力和潜力。

  众所周知,美国资本市场是全球最大的IPO及再融资市场,同时也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资金池、最广泛的基金种类和来自全世界的成熟投资者。从1992年华晨汽车(NYSE:CBA)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开始,30多年间,有上百家各类中国企业在美国各级资本市场上市并获得长足发展。腾讯、阿里、百度、网易、拼多多等一批创造惊人投资回报率的传奇公司至今被全球投资者津津乐道。

  2020年美国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后,中概股开始经历持续的大幅波动。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风暴中的中概股前路如何?深耕北美资本市场25年的华尔街金融专家郑延友博士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郑延友博士,美国克拉夫特资本管理公司业务发展部总经理,纽交所上市公司 NovaBay Pharmaceuticals Inc. (“NBY”)独立董事,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ars Acqusition Corp. (“MARXU”)独立董事。从2002年开始,郑博士就专注于协助国际企业在美国上市,以及后续增发,PIPEs,ATM和可转换债券等金融服务。25年来,其先后组建、运营管理和投资了多家北美和中国的高科技公司,成功协助数十家中国科技公司在加拿大TSX主板、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在郑博士看来,中概股主要面临的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中美两国政府监管政策的融合;二是做空机构的围剿猎杀;三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二级市场的维护。面对这样的风险,中国企业想要顺利在北美上市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必须首先将公司基本面做扎实,并做好上市方案。此外筛选靠谱的审计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也至关重要。郑博士还强调,一定要制定好公司架构,面对新的监管环境要避免VIE架构,以免影响市场融资。此外,选好券商和做市商,做好路演,吸引散户和机构投资人,并做好二级市场的维护也非常重要。

  谈及中概股的前景,郑博士保持着积极展望。“中概股不会消失,在最困难的2022年我们看到依然有8家中概股成功IPO。”为了支持企业境外上市,中国的监管部门一直在推动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此举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对于美国而言,完全拒绝中概股,与中国金融脱钩也不符合其总体利益。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是大势所趋。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融资,能够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扩大海外产品营销和收购兼并业务。而全球的投资人也都普遍看好中国的市场及经济增速,也需要通过投资中国企业分享更多“中国红利”。

  未来,许多中概股企业仍将继续留在美国资本市场,同时,也会有更多新的中概股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随着中国在新能源、大健康、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将有机会出现一批增长性好的中概股独角兽公司。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保持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在中国发展迅速,为中概股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在中概股经历重新洗牌后,华尔街也重新调整对于中概股的投资战略。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