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乘用车市场的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也成为了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智能化是乘用车新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据乘联会消息,8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联合上海安路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数据显示,今年7月乘用车新四化指数为84.4。其中,电动化指数为34.7,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智能化指数为52.1,较上月有小幅回落但总体平稳上升、网联化指数为66.3,与上月基本持平。
(图示:2023年乘用车新四化指数)
从数据可以看出,智能化指数虽然小幅降低,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国产乘用车市场在智能化方面有着不断的创新和进步。那么,在这一领域中,哪些企业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和潜力呢?华为、小鹏和毫末三家值得关注。
在智能驾驶时代到来之际,智能化将是决胜新能源赛道的关键。
目前第二十六届成都国际车展还在火热进行中,智能化是本届成都车展的最大亮点,各大车企纷纷展示了自己在辅助驾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例如,华为与问界联合推出了搭载华为ADS 2.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全新问界M7智驾版,城区NCA能力进一步升级,带来主动超车换道、脱困换道、高速、城区领航辅助等功能。
魏牌携手毫末智行,共同展示了AI自动驾驶的强大实力。魏牌高端智能大六/七座双旗舰高山DHT-PHEV和蓝山DHT-PHEV齐齐亮相。其中,蓝山更是首款全系标配毫末辅助驾驶产品HPilot的车型。毫末的辅助驾驶产品,也得到了魏牌车主的广泛认可。目前,魏牌高速NOH用户月活跃使用率已经超过88%。高速NOH可以为魏牌车主提供智能进出匝道、智能避让汇入口、智能变道保护、智能识别易混分叉路口、分心疲劳监测等功能,可以在高速路上缓解驾驶员的疲劳,让家庭出行更安全、轻松。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赛道转换的关键期,市场格局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2年,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L2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了34.5%,预计2025年乘用车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达到70%。相比电动化,汽车网联化、智能化变革涉及的领域更广泛,程度也更深入,发展潜力也更巨大。目前,毫末HPilot已搭载至魏牌、坦克、欧拉、哈弗等近20款车型,截至2023年7月,毫末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突破7000万公里,HPilot2.0辅助驾驶日均里程使用率达到了12.6%。毫末重感知城市NOH,已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落地,并在更多城市开启泛化测试。
在电动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的趋势下,以大模型、大数据为主导的智能化成为车企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智能驾驶将引领汽车产业新一轮变革。
大模型方面,今年4月,毫末发布了行业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雪湖·海若,后受邀成为“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第一批模型伙伴观察员。DriveGPT雪湖·海若也成功入选北京市首批人工智能10个行业大模型应用案例。
大数据层面,小鹏汽车和毫末智行都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智算中心,为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小鹏汽车与阿里云合作打造的智算中心“扶摇”于2022年8月落地,其算力达到600 PFLOPS,使自动驾驶模型训练速度提升了170倍。
毫末智行于2023年1月官宣建成了自动驾驶领域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MANA OASIS(雪湖·绿洲),其算力高达67亿亿次/秒,存储带宽可以达到2T/秒,通信带宽达到800G/秒的高性能网络。在毫末看来,数据是人工智能最大的驱动力,也是自动驾驶能力进化的养料。为了让自动驾驶从实验室走向现实,需要大量的真实路况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规模化的标注、仿真和验证。
从乘用车“新四化”指数的数据可以看出,智能化是乘用车市场的新风向,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战场。智能化可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便捷性,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出行体验。华为、小鹏、毫末等企业在智能化方面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和潜力,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进步,成为智能汽车发展奔涌的洪流。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