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地理教学未来发展——徐霞引领知识的探索之路

地理教学未来发展——徐霞引领知识的探索之路
2023年09月21日 09:59

  地理教学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地理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徐霞作为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的优秀教师,充分认识到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不断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徐霞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现任职于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担任教学研究岗专任教师一职。从业多年,徐老师担任多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成果丰硕。在本科生课程方面,她涵盖了多门课程,包括Visual Basic、《C语言程序设计》《GIS工程》《GIS软件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遥感地学分析》《GIS专业外语》《地理信息技术导论》等,参编了《四川地理/中国省市区地理》高等教育教材,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实地考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在研究生课程方面,她教授了多门高级课程,如《遥感图像处理》《空间数据分析》等,主持了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GIS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除了教授课程,徐老师还主持并完成了多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如《汶川县地震生态景观研究》等。她制订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野外实习计划》等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GIS野外学习指导。作为研究生导师,她指导了多名学生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一篇是以四川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的SCI二区论文(Glacier Change, Supraglacial Debris Expansion and Glacial Lake Evolution in the Gyirong River Basin, Central Himalayas, between 1988 and 2015)。鉴于其出色的教研成果,徐老师多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徐老师在地理学研究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她在专业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Study on Regional Soil Erosion —— Bin County of Heilongjiang as an Example、Soil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Kyirong County in Tibet based on RS等,丰富了地理学知识的边界,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她还主持多项地理研究项目,如《西藏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西藏日喀则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生态足迹时空动态驱动力分析评价与预测》等,积极投身于地理学的实践与探索,是行业内“教学+研究”型优秀人才。

  对于地理教学未来的发展,徐老师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现代教育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发展。在地理教学中,我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实地考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我们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她深刻指出,未来地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需要引入更多创新的教育方法。“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地理教学带来全新的可能性。通过虚拟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结合增强现实,可以模拟、预测各类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拓展学生对各类地理现象的思维和探索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资源。”徐老师补充道。

  同时,徐老师强调地理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并表示:“我坚信地理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新者。通过组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科研项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真实的地理问题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另外,徐老师也针对地理教育在大环境发展情况下肩负着的责任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地球环境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全球变暖、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在地理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思考自己作为地理人才应该如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理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之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演变为立足于实际的互动式教学,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也赋予了地理教育更大的活力和意义,徐老师在这一变革中展现出的积极影响必将激励更多教育者追随其脚步,探索教育模式的创新。相信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地理教育将走向更加综合、创新和更有社会价值意义的方向,这不仅是对地理教育的改进,更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地理人才,他们将在未来的舞台上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地理教育的前景令人振奋,让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接这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文/蒋汶琦)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地理徐霞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