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上海敲响退“糖”鼓,下一个是哪里?

上海敲响退“糖”鼓,下一个是哪里?
2023年09月21日 11:41

  目前,肥胖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肥胖地图》显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超重或肥胖,占全球总人口一半以上。

  肥胖与高糖饮食密不可分,研究表明,糖的过量摄入是导致肥胖、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控糖、减糖是健康饮食的大势所趋。

  这一趋势的推动下,上海市积极采取行动,落实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行动,在商超及便利店悬挂“红橙绿”标识,提醒消费者过多摄入糖分的风险,建议消费者关注营养标签,适当购买含糖饮料。

  在糖分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上海先一步敲响了退“糖”鼓。

  警惕“甜蜜的负担”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内分泌学家曾在杂志《自然》上指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的物质。

  糖的爆发性生产、消费、食用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井喷式发生几乎出现于同一时期。数据统计发现,在过去50年内,全球糖的消费量激增3倍。糖摄入过多造成的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和肝病等在全球高发,每年间接导致全球约3500万人死亡。

  在中国,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近几十年来,我国居民的糖摄入量迅速增长。其中,含糖饮料大量饮用是重要途径之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饮料的消费量高达119千克,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左右。

  每年119千克饮料平均下来,约等于每天摄入326克,相当于每天一听饮料的分量,听起来不多,但长期累计,会对身体带来巨大的负担。

  一篇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分析了1990-2019年这30年期间中国高糖饮料摄入量造成的死亡和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在我国,2019年因摄入高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高达4.66万人,比30年前增加了95%。

  此外,含糖饮料还会直接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心脏病(IHD)和2型糖尿病。我国从1990-2019年,因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导致IHD和糖尿病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分别增加了49%和88%,死亡人数分别提高了95%和94%。

  总体来看,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导致中国人口的疾病负担DALY从1990年的647,770.70增加至2019年的1,016,191.00,上升了57%。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天吃的糖不超过50克,如果可以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而市面上许多饮料一瓶的含糖量就超过了25克,可见,含糖饮料给国人带来了相当显著的疾病隐患。

  有研究表明,糖类的摄入有助于抑制大脑中的应激激素皮质醇和应激反应,进而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因此糖类的摄入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具有成瘾的可能。

  另一方面,在当下,消费者可以从各个媒体平台中看到五花八门的奶茶、甜品,鲜艳的滤镜和诱人的广告让人们忽略了糖是有害的,在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过多的糖。

  改变观念是“授之以渔”

  日本知名糖尿病内科医师水野雅登在书中提到了健康金字塔的概念:对于健康而言,“观念”在金字塔底层,首先应拥有正确的观念,才有可能根据观念去摄入健康的食品。

  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使得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民普及,塑造自助自律的健康行为。

  可以看出,加强健康教育,对群众的健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含糖饮料调查项目。随着这一项目的推出,已经有部分区在商超及便利店悬挂“红橙绿”标识,提醒消费者适当购买含糖饮料。

  此次在商超投放的“红橙绿”三色标识,并不是对饮料的含糖量进行分类,而是在消费者购买饮料时起到健康提示的作用。橙色代表的意思是一种警示,标识内容提醒消费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糖的添加量少于25克;红色代表着禁戒,标识内容告知消费者过量添加糖会增加龋齿和超重的风险,要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绿色的含义是推荐,标识内容是推荐消费者通过营养成分表来判断购买的饮料中糖的添加量。

  除此之外,这些超市将会在不同时段悬挂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同时会调查各超市周销量清单,此外还将对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民对含糖饮料的危害认识、饮用习惯以及效果评价。

  从根源开始帮助消费者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教会群众通过营养成分表来判断购买的饮料中糖的添加量,是一种“授之以渔”。

  上海市嘉定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马飞飞表示,应用含糖饮料健康提示系列标识,可以提升居民对含糖饮料过多摄入的健康危害意识,指导居民选择健康饮品,培育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饮料生产商正在积极研发低糖、无糖饮料,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如早在2018年,元气森林就率先喊出“0糖0卡0脂”的口号,打响了“0糖”气泡水之战。

  如今,上海打响“控糖”第一枪,这一趋势的发展也有望促进饮料行业的健康,推动更多健康产品的上市。

  据悉,这一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 年)实施方案》和《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中含糖饮料控制的工作要求。此前,新加坡也正式实施了一项针对预包装饮料的营养分级制度,根据饮料中的糖和饱和脂肪含量,从健康到不健康依次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上海的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公众健康和减少慢性病风险的积极关注,同时,也展示了政府在促进健康饮食方面的决心,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范本,我们可以合理期待,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城市成效上海的做法,接力敲响退“糖”鼓,为人民带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