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广西首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重磅发布

广西首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重磅发布
2023年09月21日 11:40

  9月19日,《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

  本次人工智能大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承办,南宁市大数据发展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办。老挝技术和通讯部部长波万坎·冯达拉、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蔡丽新、南宁市长侯刚出席大会,自治区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徐华福对《白皮书》进行了详细解读。

图1:徐华福解读《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图1:徐华福解读《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广西首部《人工智能白皮书》,为人工智能建设“导航”

  《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是广西发布的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白皮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指导,自治区信息中心(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担任主编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编纂,详细勾勒出广西人工智能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蓝图。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广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白皮书》细致分析了国内及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展示了人工智能产品、行业应用在广西的落地情况和典型案例,总结了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得出了推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对策建议。

  《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驱动力,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政策层面,广西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政策,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在人才策略层面,广西构建了“杰出人才—八桂学者—特聘专家—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培育体系,并在52所高等院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促进产教融合;在基础设施面,广西不断加大投入,推动了硬件设施、云计算平台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数字化“新基建”。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深入赋能产业建设

  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指导下,由自治区信息中心作为管理中心,数字广西集团和华为公司共同建设和运营,其主要定位是推进区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及重点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并从生态构建、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促进广西数字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赋能广西各行各业。

  该中心极大的推进了区内人工智能产业及重点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并从生态构建、人才培养等方面促进“数字广西”产业结构优化,形成集人工智能、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根据《白皮书》统计数据,截至目前,该中心引入华为技术能力,已提供230项云服务、52类平台功能、99项API服务、8大预集成解决方案,已经为280家人工智能企业提供强大支持,成功建设了119个人工智能项目,覆盖了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小语种等多个领域,并打造了30多个标杆应用案例。

图3:老挝技术和通讯部部长波万坎·冯达拉参观华为展台图3:老挝技术和通讯部部长波万坎·冯达拉参观华为展台

  产业是否形成集群效应,关键要看企业数量。《白皮书》指出,随着广西政策引领、产业落地以及平台加持,区域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呈现增长趋势,过去三年增长率分别为41.99%、38.12%和19.88%。并且广西人工智能企业分布相对集中,南宁、柳州、桂林、钦州、北海的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南宁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比高达50.6%。

  《白皮书》强调在政策引领和广西积极作为下,广西与长三角区域在人工智能领域“来往密切”,自2012年以来,浙企在广西共签订项目3150个,投资总额8077亿元,到位资金5171亿元,50亿元(含)以上项目35个。目前,广西正重点对接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围绕广西优先发展包含电子信息的9大产业持续深化两区合作。同时还与上海签订了2个战略合作协议以及31个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金额358.93亿元,涵盖数字经济领域的重点产业。

  对于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存在的行业应用落地久、核心技术创新慢、数据资源获取难、人才队伍建设周期长以及道德伦理等问题与挑战,《白皮书》给出了五项有效建议——通过加强创新技术设施建设,补足技术创新短板;制定数据资源共享标准,提升数据资源质量;细化道德伦理治理原则,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加强人工智能顶层设计,按需引领行业应用落地;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白皮书》的发布是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彰显出广西为数字经济转型做出的巨大努力,也是产业端与政策端“双向奔赴”的结果。此次《白皮书》的系统归纳,为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参与者拨开迷雾,指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