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癌症抗争的道路上,新发癌症患者及其家庭不再是孤勇者!他们将得到癌症康复者在用药、饮食、心理及康复等方面的指导。这是9月26日在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以下简称“广东生命之光协会”)成立31周年庆典活动中获悉的。在活动中,共有636名生存5年以上的抗癌勇士获得表彰,他们将作为志愿者参与一项“癌症患者社区同伴教育”活动,走进社区将自己的抗癌心得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癌症患者,帮助他们增强抗癌信心,走出低谷,重新活出精彩。
癌症5年生存率是一个统计学指标,是指患者诊断某种癌症后,通过各种综合治疗后能够生存5年的概率。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积极乐观的心态也非常重要。中宣部“时代楷模”、著名肿瘤治疗专家、广东生命之光协会理事长徐克成教授介绍,该协会是广东省第一家由癌症康复者自我管理的群体抗癌自救组织,成立31年来,始终以“抗癌、防癌、康复”为己任,带领广大癌症患者抱团取暖、科学抗癌,在册会员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的会员都是癌症患者和康复者,有着相似的治病经历,这种感同身受的共情心理和康复者榜样的激励作用,对于新病友增强抗癌信心,跨过5年这道‘坎’是非常有帮助的。”
为此,今年9月,该协会在广州市疾控中心指导下,承接了“广州市癌症患者社区同伴教育项目”,计划在年底前与50个社区服务中心合作,共同开展癌症患者随访和服务活动。目前已在白云区京溪街、花都区新华街、天河区天河南街、荔湾区逢源街,并将于10月在番禺区化龙街、从化区鳌头镇开展首批6场社区同伴教育活动,并与上述社区共建“癌症患者同伴教育实践基地”。
广州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部副部长梁伯衡介绍,广州市疾控中心自2010年推出肿瘤相关监测和社区随访工作,已建立较为成熟的三级管理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最基层的实施单位。“癌症患者社区同伴教育项目”是一个创新尝试,旨在发挥广东生命之光协会的社团组织优势,将科学的抗癌经验和方法带进社区,探索一条推进基层癌症防治康复工作的新路子,“希望生命之光协会能够在社区开展勇士抗癌分享会、家庭探访、户外拓展性活动等,通过良好的同伴沟通,引导更多癌症患者正面认识疾病,勇敢走出封闭的心理阴影,重新走出家庭走进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天河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肿瘤患者健康管理的万医生对这个项目非常认同,该社区接受随访的癌症患者超过900名,“我们在随访中发现肿瘤患者及家属很需要饮食、护理、康复、运动及心理疏导等服务。有些医疗康复工作医生可以给予患者指导,但在精神心理慰藉方面我们作为‘局外人’难以共情,而生命之光协会在减轻患者的焦虑、增进患者与家庭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相信通过这个项目,能促进患癌居民与社区的黏合度,共同助力患者走向康复。”
越秀站站长珍姐是协会的老会员,年近七旬的她乐观开朗,是艺术团的主力,从外表上丝毫看不出是正在进行癌症放疗的患者,“我27年前第一次得癌症时,也非常恐惧焦虑,不愿出门,后来加入‘生命之光’,跟着大家到公园跳舞练气功,心情慢慢放开了,身体也越来越好。这次生病我已经能坦然面对癌症了,我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它。”作为天河南街道同伴教育实践基地的协会方负责人,她愿意将自己的故事讲给社区的新病友听,告诉他们“癌症并不可怕,癌症也不等于死亡。”
乳腺癌康复者果果是协会同和站站长,负责在白云区京溪街、花都区新华街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她希望通过社区的组织宣传吸引更多癌症患者加入协会,获得精神、心理和资讯等方面的抗癌支持。“协会有专家顾问团,会举办专家讲座和医学论坛,提供许多前沿医疗信息;有勇士分享团,可以交流康复经验;有艺术团,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展现自我;还有志愿者队,可以参与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大家一起康复,一起开心,就不会再恐惧癌症。”
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郭连有表示,生命之光的同伴教育员都是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优秀会员,长期参与公益志愿活动,“我们坚信‘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唤醒生命’,通过社区同伴教育活动,让更多患者和家庭正确识癌、科学抗癌,实现‘康复一人,幸福一家,和谐一片’的社会目标。”
除开展同伴教育外,广东生命之光协会今年还获得第十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资助,推出乐活生命 无惧言“癌”——癌症防治康复同伴助行公益项目。协会党支部书记陈海春表示,该项目联合相关医疗机构和专家团队对困境癌症患者开展医疗护理、定期体检、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健康管理等服务,并面向社会大众进行科普宣教活动。“协会推出的线上科普教育大讲堂,目前已播发130多个科普小视频,网络点击流量超过12万人次,获得了2022年广州科普创新奖科普成果三等奖。”
广东生命之光协会是广东省5A级社团,31年来举办各类型会议、健康科普宣传等公益活动1000多场,受益人群100多万人次,先后被授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癌症康复三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通讯员 李晓雯 张卫军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