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生死时速 他们与“死神”赛跑

生死时速 他们与“死神”赛跑
2023年11月17日 14:48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进博会期间,一场“生死时速”牵动了众多上海人的心。11月7日,一名芬兰籍男性旅客独自乘机抵达浦东机场,在到达入境关口前,突发心脏骤停,经过机场工作人员的抢救,旅客当场恢复自主呼吸。后紧急送入上海和睦家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救治。如今,这位芬兰籍男性旅客的情况如何?

     据上海和睦家医院介绍,患者在进入上海和睦家医院ICU后,胸部CT动脉造影显示两侧肺的多发栓子,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明显,必须要依靠呼吸支持。在ICU团队积极迅速的抗凝治疗下,患者转危为安,并转到普通病房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这位56岁的芬兰籍男性旅客,此时的他已入住普通病房。眼前这位面色红润,眼神清朗的芬兰人,身着上海和睦家医院的病号服,正在悠闲地看着电视。劫后余生的他,对上海的医疗救治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机场的专业人员通过高质量的急救措施,抓住了“黄金四分钟”,使他及时脱离险境,而上海和睦家医院团队更让他认识了全新的“上海高度”,“在芬兰,基本上是公立医院,鲜少有和睦家医疗这样的民营医疗机构,从前期的应急处置到后期的康复护理,不仅设施完善,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

     让这位芬兰人赞不绝口的,正是上海和睦家医疗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团队。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作为上海和睦家医疗重点发展的中心之一,将“急诊”与“重症”两大学科有机结合,建立了上海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医疗团队24小时全天候待命,可应对从心脏病到创伤的各种紧急危重病症。

     和睦家医疗上海地区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黎晓光介绍,急诊有时就像和“死神”在赛跑,所以中心建立之初就确立了“通科急诊”的方针,处置不分科,主打快速诊断,快速稳定。和睦家医疗多学科会诊模式(MDT)也会在短时间内集中优质医疗资源,邀请华山医院、瑞金医院、中山医院等专家团队参与会诊,突破以往患者穿梭在各科室间的传统就诊模式。

     此外,上海和睦家医院病房采用独卫单人间,相较于公立医院,拥有更完善的护理环境。一般公立医院的重症监护室,1个护士要管1至5张病床,而在和睦家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3个护士管1张病床;而普通病房也配备了中心监护,可以实时监测病程变化。黎主任表示,“这样一来,患者将得到精心细致的照护,身体恢复也会事半功倍。”曾有患多发性硬化的患者辗转多家公立三甲医院后,仍选择到和睦家养病,看中的就是和睦家贴心完善的护理环境。

     服务多语种患者是上海和睦家医院国际化团队的传统优势,而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睦家也在发生变化。黎主任坦言,“和睦家以前以外籍患者为主,现在多是国内患者,医疗团队也从十几年前清一色的老外,变成了中国面孔。”中心自主培养了一支专业过硬的医疗团队,他们或经过海外专业培训,或经历三甲医院的实战洗礼。2022年底,新冠肺炎肆虐申城期间,中心曾收治160余名重症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年龄最高的有100岁。专业的团队,熟悉的语言帮助老人们平稳地度过了疫情的关口,其中有不少人计划今年冬天回到和睦家,继续治疗慢性疾病。

      据悉,今年是上海和睦家医院连续第三年作为进博会定点机构,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去年进博会期间,在黎晓光主任的带领下,曾为一名韩国籍患者成立专项多学科救治小组,通过手术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在以往的上海全程马拉松赛、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申花蓝白足球赛等上海的城市重大赛事上,上海和睦家医疗多次投身医疗保障工作,“医”起守护参赛选手完全完赛。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上海急诊芬兰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