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群山峻岭之中,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山水校园,远远地就能看到天文台独特的白色球体建筑,矗立在绿树环绕的校园里。每到月圆时分,老师便带领孩子们去观测星球,适时讲解宇宙规律……
曾仕强教授曾对罗浮山泰学学校寄予厚望:“罗聘天下英才,浮现葛洪精神”。
沈翠雯校长总结:罗浮山泰学学校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开发设计了“3+2+N课程”,引导学生学做人,为家国,通过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孩子赢在30年后的未来。
自创办以来,罗浮山泰学学校的发展紧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和要求,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校发展历史中蕴涵的教育意义,并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铸就学校新的辉煌。
“831”课程 让这所学校充实、厚重
罗浮山泰学学校创立于2016年。它由曾仕强教授创立并由学生建设的,由教育局批准具有正式办学资质的学校,学校拥有全国统一学籍。“泰学”取“国泰民安”之意,意在激励泰学学子为国泰民安而学。学校秉承“学做人·为家国”的校训,致力于培养中国式文化传承人才、中国式科技创新人才、中国式经营管理人才,为中华文化传承尽责任,为中华民族复兴育英才!
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曾仕强教授在建校初便定下学校的办学宗旨:“先学做人”,即从小立下伟大志向,涵养博大胸怀,培养责任意识。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泰学学子的使命则是“为中华文化传承尽责任,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此后,罗浮山泰学学校便据此开始设计培养国学根基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831”课程体系,并于2018年全面系统实施。这套课程体系就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给孩子种下中国式思维,形成中国人的道,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8”指的是八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必修课,即经典篇目、君子礼仪、孝老爱亲、友悌乐群、时令节气、中华医药、艺术技能和中华科技(八门课程的名称后根据2021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进行更改,以下简称《指南》)。
“3”指的是建立“中国式文化传承人才”“中国式科技创新人才”和“中国式经营管理人才”三个选修课程群,让学有专长的孩子能够在选修课中更加精进。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向阳而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八必修”和“三选修”最后都是为了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套课程体系“震撼”了十余位来自教育部的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朱慕菊说:“当我得知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在探索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受感动……把优秀传统文化里面的要素融入课程的设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对于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教学方式,我既佩服,又震撼。有这么好的老师,就是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如是说。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崔允漷也感叹道:“在学科课程的设计上,我看到了一种工匠精神,这里的老师们一直在琢磨,怎么样才能做得有水准,这种精神让我很感动。”
罗浮山泰学学校的“831”课程体系正像阳光与空气一般浸润在每一个孩子的每日生活之中,让孩子能够在每日的学习和活动以及生活之中真正地感受到、触摸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让教育从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智慧与能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沈翠雯校长指出,罗浮山泰学学校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开发设计了“3+2+N课程”,以此来贯彻和落实《指南》的学科全覆盖。其中“语文国学”板块重文以载道,“体育健康”板块重以武入道,“科学万物”板块重道法自然等。
具体而言,在语文·国学板块,学校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学习为基础,同时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贯彻落实阅读目标。运用高效诵读的泰学易乐读方式大量诵读和记忆中华诗词以及《易经》《道德经》《论语》等经典篇目的内容。在部编版语文教材大单元整合教学以提高效率的前提下,结合语文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通过讲故事大赛、话剧表演等活动,文以载道,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落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体育·健康板块,罗浮山泰学学校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咏春拳、太极拳等多种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学习咏春拳及太极拳时,更加注重其育人价值,始终强调武德教育,止戈为武,由武入道,要求学习者具有手德、口德、公德,弘扬立身正直、见义勇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尚武精神。罗浮山泰学学校师生多次参加省级咏春拳比赛,并多次获得一等奖。2023年2月罗浮山泰学学校以咏春拳参加“非遗少年学”,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为学校颁发“优秀乡村传承学校”奖项并获得“中意爱心非遗室”捐建。更加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科学·万物板块,中华科技正在迅速崛起,为未来做准备,罗浮山泰学学校的孩子不仅学习小学科学教材,还学习编程、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等现代科技。科学课程充分发挥科学育人功能,学校还积极探索用《易经》与《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科学课上,老师通过“口香糖开椰子”实验,让学生懂得《道德经》中“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是造福地球的科技,是坚持向善的科技!由技入道,从小学阶段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道法自然,科学课程还涉及时令节气、中华医药、中华科技等内容,学校建有自己的天文馆、百草园、农耕地,所以,走进泰学,你会发现这里的孩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会看到孩子们操控着无人机给菜地喷洒酵素;你会认识孩子们自己测量记录得来的罗浮山二十四节气……孩子们在罗浮山这块山水宝地触摸自然、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科技社团在近几年惠州市的各项科技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在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比赛场一亮相便惊艳全场,2023年,我校学子参加了教育部白名单排名第一赛事——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综合创新专项赛,获得了两个金奖、一个银奖的佳绩!
此外,道德·法治板块让孩子在真实的活动体验中,运用经典智慧,培养爱国思想和国学思维,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艺术·精神板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数学·术理板块,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由数入道,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英语·游艺板块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劳动·实践板块让孩子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对于孩子优秀品格的培养,学校可谓精心设置相关课程,并一以贯之。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程光泉教授评价道:“我觉得这所学校,其实把传统的文化已经渗透到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学实际、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最终我们不仅仅是要把传统文化继承下来,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最后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适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使他们自己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符合具备了现在的核心素养的一些孩子,这个努力的方向是对的。”
兄友弟恭的“家族制”,发现生活中的“道”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沈翠雯心中理想的学习状态,“学习离不开生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沁润文化”。
除了让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罗浮山泰学学校让孩子在生活中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国家课程标准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组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主要制定者沈湘平教授称赞的“六斤米”课程就是让孩子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孝就是道”。
什么是“六斤米”课程呢?罗浮山泰学学校的孩子过生日当天,早晨起床时便把“六斤米”抱在自己的胸前,书包的六斤米里还有一颗生鸡蛋。在生日这一天,不管是上课、用餐、睡觉还是活动,孩子都要抱着这个书包,并且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书包里的鸡蛋不被打破。在罗浮山,哪怕夏天有三十八九度,全身湿透好几回,孩子也依然坚持抱着六斤的书包一整天。
晚上是有仪式感的时刻,孩子们在老师的陪伴下打开自己细心呵护一天的书包,发现鸡蛋没有破时,或激动落泪,或高声欢呼,或默默不语若有所思……这个时候,老师便引导孩子从自身一天的感受出发,体会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付出,从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对父母的敬意和爱意。孩子再给自己的父母打去一通电话,对父母表达最真挚的感谢和敬爱。情到真时最动人,孩子的爸爸妈妈听到孩子真实的表达后都会留下欣慰的眼泪。
“心中有父母,不使父母丢脸”是曾仕强爷爷告诉泰学的孩子们最朴实的人生准则,但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道理,便能够让孩子在人生的任何时刻都谨守本分,踏实做人。
沈湘平教授说:“‘六斤米’等课程,不是离开学生生活的简单说教,这个影响是非常深的。一次生活化并不难,难的是机制化、长效化。”
为了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品质,
罗浮山泰学学校还组织了“寻访百年老店”活动。在探访广州百年老店时,孩子们以一至六年级组成的家族为单位,到百年老店里采访“为何能够传承百年?”最终的汇总答案惊人地相似,那就是“诚信”。回校后,史官老师再引导着家族内部对一天的活动进行复盘总结,让诚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更好地生根发芽。知道诚信的重要,感受诚信的价值,并将诚信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便是为孩子奠定了立足社会的根本。
如果诚信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在社会立足,那么拥有一个积极阳光的心态便决定着一个人能够走多远。罗浮山泰学学校组织的“疯狂的交换”活动由一张简单的A4纸开始,交换至一包纸巾,再交换至一支笔,到一个本子,到一本书,最终到一个价值50元以上的物品。这看起来简单,但有的家族被拒绝了四十多次。但是每次被拒绝之后,史官老师对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你,你又被拒绝了。”为什么要说“恭喜”,因为老师要传递给孩子一种观念,那就是虽然结果是被拒绝了,但是却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坚强了,变得有勇气跟他人交流了。让孩子在任何事情中都能够寻找到阳光的一面,养成阳光积极的心态。
“寻访百年老店”“疯狂的交换”“打工心体验”等家族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家族制的神奇魅力。刚开始活动时,家族内有矛盾,有摩擦,有抱怨,但到了下午,更多是看到孩子们之间的情感的升温,其中包括弟弟妹妹不敢上前交流时哥哥姐姐的鼓励和引领,弟弟妹妹看哥哥姐姐辛苦时主动送去自己的水杯,家族内更好的分工配合,活动结束后的奖励共享等。在这些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孩子们之间友悌乐群,兄友弟恭建立。还有孩子们的君子礼仪也在一次次真实的体验中培养起来。
在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秘书长肖滔滔深入调研后,她对泰学小学给予很高的评级:“在与泰学小学的孩子们交谈后,我发现这里的孩子快乐、投入、积极、自信、自立、自强,敢于表达,落落大方,从孩子们的这些表现中反映泰学教育的一贯性、贯通性。同时,我还感受到了学校的一个大的系统,学校领导有情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传统文化与学科的有机融合;教师有收获,能够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投入到传统文化传承之中;学生有特色,自在又活泼。孩子的成长场、学校的文化场都形成了。”
泰学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让人看到兼济天下的希望。多年来,罗浮山泰学学校秉持创始人曾仕强教授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以实践经验表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更能够有效培养出具有国学底蕴、道德情操、强健体魄以及科学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罗浮山泰学学校正是在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系统化学习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现代化教育模式,培育出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青少年人才,为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智慧。(记者 王岳凡轩)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