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抓牢主题教育学习,不误惠民利民实践

抓牢主题教育学习,不误惠民利民实践
2023年12月28日 13:49

  第二批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要保持标准不降低,干劲不减,将主题教育和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坚持问题导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中解决好群众所想所急所盼问题。

  关注民生问题。“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民生实事是联系党心和民心的纽带,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常离不开衣、食、住、老、病、育等一件件大事。要怀着感情走进群众的家门,走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和他们一起坐在凳子上,一起喝茶,从心底里向群众问问家长里短、聊聊柴米油盐,群众对冷暖甘苦的感受最直接最直观的,只有脚沾泥土、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才能真正明白群众缺少什么、需要什么。要时刻把人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感同身受,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群众日子好起来、笑容多起来、心头暖起来。

  倾听群众意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倾向于用“长官意志”来替代“群众意见”,“有选择地屏蔽”群众的呼声,也不担心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重视,这样就与“民声”背离了“民生”。群众的“脸色”,是最准确的“晴雨表”,群众不高兴,我们的工作就还存在着差距。要多关注群众的意见,主动地俯下身,与群众交流,善于从群众的智慧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切实做好惠民生、暖人心、顺民意的实事。要敢于用人民群众的“异见”作为镜子,对民生保障和服务质量等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行反思,从群众反映最多的地方开始,在群众意见最多的环节着力,拿出实招硬招把群众意见转化为群众点赞。

  重视群众利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人民谋幸福”的关键在于“实”字,提出的目标、实施的方法、工作的方式,都必须做到“实”,不能有丝毫的虚假。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边”,坚定不移地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群众期盼为先,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干在一起、想在一起。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己任,甘愿抓住那些不引人注意却能造福百姓的“冷门事”,谁戴着“乌纱帽”真正为民办事,群众都看得清清楚楚,心中有数。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干,解决问题雷厉风行、见底见效,切实用辛苦指数增加群众的幸福指数。(程鑫)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