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致敬!“爱达·魔都”号背后的保安员

致敬!“爱达·魔都”号背后的保安员
2024年01月03日 14:33

  10年谋划努力、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今年元旦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盛大启航。而这一重大建设项目在长达3年的投产建造中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这样的安全性在国际邮轮的建设史上也实属罕见。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支训练有素、技能过硬的保安员队伍。来自浦东保安二公司的保安员们以专业的素养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全天候守护着工程的安全,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平安有序。

  摸着石头过河 防范未知风险

  晒得一脸黝黑的张世年是游轮项目安保消队长,他也是最早一批进驻邮轮建设工地的“初创者”。他有着18年重大工程安保经验,曾参与过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海洋石油平台。2020年是11月15日,包括张世年在内的88名优秀的保安员进驻到建设工地。可即使经验丰富,但面对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设,张世年和同事们还是感觉压力很大。

  “由于这是中国建造的首艘大型邮轮,是未知船型结构,这也就意味着会有许多未知的风险,邮轮的很多设备设施,船体整体布局重点部位都是未知的。每一个工种都会有自身作业的风险,同一个部位还要防止交叉作业,杜绝意外事故。”张世年表示,各种安全防范的方案都没有可借鉴的,保安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摸索出一套适合“爱达·魔都”号的工作方案。

  于是在没有任何同类工作方案借鉴的前提下,张世年和同事们一遍又一遍地翻阅工地的地形图纸,结合自身多年的安保经验,进行了体系制度建设,对人员和现场环境进行了精准的管控。巡逻岗、信息岗等多岗位的合作,在邮轮工地建起了一道安全“防火墙”。

  工地从“脏乱差”到井然有序

  尽管建成的“爱达·魔都”号气势磅礴、令人惊艳。但最初的建设工地却因为工作环境太过恶劣,人员流动较大,管理难度倍增。张世年告诉记者,“爱达·魔都”号全长323.6米,总吨位为13.55万总吨,有24层楼高,2125间客房,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了20多个工种,数千个工人,许多电缆平台电焊机同时操作,带来了噪音大、污染大的问题。工人们就像“流水”似的来来去去。

  工人来自天南地北,加之用工性质也都有所不同,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不少打零工的工人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在作业过程中就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制度。”张世年举了个例子,在出入口管控中,就按照实际安全等级标准进行了细化,根据不同的区域设置区域管控通道。

  随着工期的推进,每天的工人数量也不断增长,最高峰是每天有4000多名工人上船作业,但因为有着一套严格的安保管控措施,未发生生产事故。

  锱铢必较 严防火灾隐患

  “爱达·魔都”号上有2000多间船舱,客房采用了防火的较高的阻燃材料。但防火依然是邮轮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张世年说,保安员们在防火上投入很大精力。首先是现场防火审批。“我们要去看审批手续是不是按照正常的审批程序执行,施工人员是否跟审批单据上人证相符。”张世年说,之后还要监督作业点周边有没有火灾风险隐患,易燃物有没有清除,是否符合安全施工条件。除此之外还要去现场检查消防器材,并在24小时内对作业进行巡查。

  在建设邮轮的三年里,上海每年的高温季节,对于张世年他们来说更是一种磨炼。“上海高温天时,船舷的温度要达到五六十度。”当中午工人们避暑午休时,张世年和同事们却不休息,围绕工地进行巡逻。

  “比如电焊等工种必须使用的可燃性甲乙炔气体皮带,就要我们时刻注意它们的安全。”张世年说,一根皮带25米,工地每天平均有400多根气体皮带在工作,因此保安员每天至少要巡查1万米皮带的使用情况。

  “我们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用肉眼观察、耳朵倾听、鼻子嗅闻等方法来发现漏气的隐患。”张世年说,他们曾发现有的皮带在每日的拖拽过程中,外部橡胶套已磨损,露出了里面仅仅1厘米长的金属丝。“这就有泄露的危险,我们立即向施工方反映,对皮带进行维修更换,保障了作业安全。”

  “爱达·魔都号”的零部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相当于大飞机C919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线缆超过4300公里。邮轮初步建成后,还有大量价值不菲的工艺品上船,但在“爱达·魔都”号建设中却未发生过一起失窃事件。张世年表示,后期邮轮建设中防盗工作的比重加重,保安员对每天上船作业的工人情况“如数家珍”,对工人们在船上的轨迹了如指掌,确保防盗工作万无一失。(陈颖婷)

(来源:News快报)(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工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