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跨界材料和领先科技助力行业再上台阶

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跨界材料和领先科技助力行业再上台阶
2024年01月05日 14:52

  作为舶来品,人体工学椅凭借更加适应人体曲线以及提供各种身体活动所需的动态支撑功能,迅速在国内消费者受到青睐。面对广大的消费市场,国内人体工学椅研发厂家和品牌不断努力更新技术和产品,以期能够占领消费者心智。然而,由于受限于材料和技术局限,我国自研底盘技术始终无法突破国外高精尖技术,多年来一直处于行业下游水平。

  西昊秉承着“以家具创新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的品牌使命,面对行业困境,决心自我突围。正如比亚迪、大疆、华为等国内品牌,西昊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逐步突破底盘技术制约,推动人体工学椅行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国底盘迈向高端行业。

  多年奋斗,西昊完成技术攻关

  多年的奋斗使得西昊完成了技术攻关。细数人体工学椅几十年的底盘研发历史,至今已经历了六代技术革新。第一代固定底盘功能单一,技术含量低,大多限应用于吧台椅等普通座椅上。随后第二代单扭簧底盘、第三代单弹簧底盘和第四代双弹簧底盘基本都为国际公版,不符合国内消费者的支撑需求。而第五代小仰角双玻纤底盘的出现,虽然采用了玻纤底盘代替扭簧,使座椅弹力更加均衡,但难以满足大仰角的需求,并且玻纤弹片底盘技术自推出以来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

  为了研发出更舒适的底盘,突破困境,西昊组建上百人的科研团队,并搭建起1000m²的国家级标准实验室,每年投入4-5%固定营收用于科研,从底盘技术、材料科学、运动力学等基础理论研究钻研,历经一千多个日夜奋斗,成功推出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完成“撑腰护背 久坐不累”品牌承诺的进阶延续。

  底盘革新,西昊完成材料攻坚

  在底盘技术方面的革新之外,西昊还在座椅材料上进行了攻坚。回顾前五代底盘技术的限制,主要包括舒适度不佳、后仰角度小、弹力不均匀、适应范围窄、材料易疲劳等技术难题。

  西昊首先从底盘材质上出发,在“如何找到力学特性、安全特性、耐久特性都符合要求的材料”难题下,试验了数百种弹性材料,终于发现了新一代玻纤弹片基础材料——航空玻纤,一种用于运载火箭的壳体和直升机旋翼上的材料,有着非常优异的工程特性,且通过高达30万次的耐疲劳测试,具备极度丝滑的体验和满足145°黄金大仰角功能,突破了传统双玻纤弹片底盘的技术关卡,完成了国产底盘的高端化。

  相较于传统弹簧底盘阻力不均匀,导致“体重大的人躺不下,体重轻的人起不来”的问题,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采用的特种高性能玻纤材料,可以适应人体千变万化的坐姿,让不同体重的人都能丝滑起身,为用户带来舒适体感和健康支撑的双重享受。

  舒适升级,西昊颠覆坐感体验

  面对传统底盘不贴合、容易顶腿、无法和椅背进行联动等问题,西昊还在舒适体验方面进行了革新,创造了座椅运动协同功能——四杆联动机构。

  除了材料的差异化之外,目前市场上的座椅底盘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坐和背不联动的,当用户后靠时,椅背和坐垫分离,导致身体向前滑动,而腰部则悬空。另一种是坐背联动的椅子,当用户后靠时,坐垫的前沿会向上翘起,同时脚掌离地压住大腿动脉,可能导致腿部发麻。

  而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创造性地运用了退行联动设计,实现了座椅和靠背紧密贴合身体,根据人体角度做出相应的变化。这种设计使得人体的臀部和背部体压合理分布到座椅上,通过动态支撑缓解久坐带来的压力。

  有业内人表示,底盘堪称座椅技术研究的珠穆朗玛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底盘研发是一项难度极大、价值极高的核心技术,也是进入高端市场必须攻克的难题。

  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不仅在材料到结构的创新,实现了任意角度悬停,达到仿佛置身太空的零重力背压,给消费者带来更多舒适感,而且也让中国的底盘技术进入了高端座椅行业,并迅速走向国际市场。在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中,搭载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的Doro S300在京东平台销量是去年同期3倍,在抖音平台电脑椅爆款榜中排名第二。这些令人瞩目的销售数字不仅证明了消费者对产品优越性的认可,也证实了西昊第六代太空底盘引领行业的实力。

  西昊公司的第六代太空底盘的成功,不仅令人瞩目,也代表了中国企业在高端座椅市场的竞争力。放眼未来,国产人体工学行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西昊是否能够继续扛起“头雁”效应?我们抱有期望,也将持续关注。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