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易车研究院发布购车关注度洞察报告(2024版):智能不是中国购车用户的主要关注点

易车研究院发布购车关注度洞察报告(2024版):智能不是中国购车用户的主要关注点
2024年02月08日 11:39

  2023年,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助推价格要素雄踞购车用户关注度排行的榜首,被车企捧上天的智能概念不在TOP10

  2023年,中国车市的价格战从年初打到年尾,且愈演愈烈,整体优惠由不足2万元持续升至3万元,奥迪、奔驰、宝马等不少高端品牌的每辆优惠七八万元及以上。价格要素自然而然成了当年广大中国购车用户的更核心关注点,雄踞关注度排行榜首。品牌、品质、安全与口碑紧随其后,位列TOP5,TOP10后五位分别为能耗、空间、服务、配置与舒适。细分用户与细分车市更关注的动力、造型与操控的排行,紧贴着TOP10;

  TOP10凸显理性与务实,近几年被广大车企捧上天的智能,不在购车用户关注度TOP10;

  2023年9月,上市即爆款的中大型SUV新问界M7,被不少人士认为是智能化的胜利。其实三年前与赛力斯刚开始合作,华为就全面赋能智能化,但问界销量一直不瘟不火。除了智能化,新问界M7还有个核心卖点,即一口气降了五六万元,核心价区下探至25-30万元,瞬间遥遥领先于理想L7/L8、魏牌蓝山、奥迪Q5、宝马X3等竞品。与中大型SUV新问界M7表现形成鲜明反差的是2023年11月底上市的中型轿车智界S7,后者的智能化程度更高,但24.98-34.98万元的定价,对比特斯拉model  3等核心竞品毫无优势,然后就尴尬了,与奇瑞合作不愉快等小道消息不胫而走;

  当价格、品质、安全、能耗等基础产品点有优势了,请车企再考虑智能,届时可以锦上添花,切忌本末倒置,导致上百亿智能化投入竹篮打水一场空。华为看似开口闭口都在谈智能化,其实它刀刀见血的是激进的定价策略、严格的品控机制、严谨的安全意识等“童子功”。大家可以为华为的余承东先生在舞台上抑扬顿挫的唱词鼓掌,但更要看到人家在台下的十年功!舞台上的东西,想学未必学得会,就像“遥遥领先”四个字,从其他车企高层说出来的,就像一坛没有酒味的酒。舞台下的东西,只要您肯吃苦,不仅可以学会,而且能创造出不同于余承东先生的精彩人生;

  如车企真要营销智能概念,可考虑偏女性的品牌,如长城欧拉比魏牌适合,比亚迪小纯电比腾势适合,东风纳米比岚图适合……

  2023年男性关注度TOP5分别为价格、品质、品牌、安全与能耗。原本上述卖点突出的大众、丰田、本田与日产等海外品牌,都是中国男性用户的首选品牌,也是中国车市的领军品牌。2020-2023年,中国品牌加速推出品质、安全、能耗等有大幅改善的新产品,以及坚持“油电同价”策略等,快速抢了大量大众、日产等海外品牌的男性用户,导致海外品牌在华销量大幅下滑。理论上,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诸如TSI+DSG的节能性被比亚迪的DM-i超越了,大众应当推出比DM-i更节能的技术。基于品牌、空间等已有优势,大众的威然、途昂、揽境、揽巡、途观L等一堆大车如能实现节能化,且核心价区控制在30万元以内,估计比亚迪、理想、问界等会瞬间不寒而栗,且大众SUV战略的节能化的杀伤力,会远胜自己的I.D战略;

  2023年底,问界的强势崛起,关键是抓住了男性最敏感的神经——价格,且给理想汽车一个下马威,后者优化供应链与降本增效迫在眉睫,谨慎借鉴特斯拉采购模式;

  女性也主要关注价格、品牌、品质与安全,不过有自己的部分特征,对服务、造型、智能与续航的关注则明显强于男性。即车企如在价格、安全、品质等基础板块有不错的竞争优势,且想吸引女性用户,可以考虑智能概念,意味着长城的欧拉,其实比魏牌更适合智能化营销,吉利的熊猫比极氪更适合,比亚迪的海洋比腾势更适合,长安的糯米比阿维塔更适合,东风的纳米比岚图更适合……

  服务也是女性相对突出的标签,意味着服务突出的蔚来汽车有吸引女性用户的先天优势,目前蔚来ET5/ET5T已尝到甜头,日后就看蔚来汽车敢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青年单身化与单身中年化,让小米SU7、极氪007等一堆二十来万元的纯电、运动轿车很尴尬,小屌丝买不起,老屌丝看不上

  近几年中国青年用户的购车节点,加速由结婚前移至参加工作,助推中国青年车市单身化。虽然单身用户与已婚用户的核心购车关注点都是价格、品牌、品质、安全等,但突出配置、动力、造型与操控能为吸引单身用户锦上添花;

  青年车市的单身化,正在强势重塑紧凑型车市:朗逸、轩逸、哈弗H6等一堆经济中庸型的紧凑型车型的选购用户,正加速由二三十岁的结婚青年,转向四五十岁的低收入中年用户;领克03、影豹、领克06、海豚等兼顾个性与性价比的新紧凑型产品不断涌现;

  中国社会的晚婚晚育、不婚不育与离婚等不断增多,中年车市单身化凸显,由于消费能力更强,有利于硬派、跑车等发展。该趋势理论上有利于领克等运动型品牌的高端化,领克不仅拥有高端调性,也有运动基因,且车市越高端,与运动的结合度越深;

  青年单身化与单身中年化趋势,正让小米SU7、极氪007等一堆聚焦20万元价区、主打纯电、凸显运动与聚焦男青年的新产品有些尴尬,甚至是非常尴尬,小屌丝买不起,老屌丝看不上;

  仍被广大车企严重忽略甚至瞧不上的老年车市,正快速成长为中国车市七八点钟的太阳

  近几年,随着人口庞大的60后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中国老年车市蓬勃发展。60后退休人员集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大型国有企业,公车消费集中的2000年-2015年,60后便是使用主体,相关部门赶在他们大规模退休前启动了公车改革,再加60后的孩子深受晚婚晚育思想熏陶,导致大批60后退休后“英雄无用武之地”,以及60后的退休待遇有大幅改善……上述一切使得不少60后退休后萌生了去巡视下1000多万平方公里后花园(2023年中国国土面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有所扩充)的想法。2023年55岁及以上用户对中国乘用车的销量贡献突破了15%,达到了300多万辆。2024年初,某奔驰车主因并线怒砸奇瑞车主前机盖的视频广为流传(我们不去讨论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主角之一的是喜欢长途自驾的70多岁奇瑞车主徐女士,算得上老年(自驾)车市的典型代表之一;

  对比青年与中年,老年用户对价格、安全、品质、能耗等核心板块的关注度更高,品牌则有些靠后;截至2024年2月初,捷达、捷途、丰田、大众等不少品牌已纷纷受益老年车市,但老年机遇仍没有引起广大车企的高度重视,不少车企对老年车市的认识仍停留于低速山寨电动车的老黄历;

  在确保价格优势的基础上,如新哈弗H5能基于HEV或PHEV进一步突出能耗优势,有可能成为老年自驾车市的首选产品与哈弗的新强势增长点;捷达如能强化节能与大车产品,相信在中国车市还能再上一个台阶;丰田、日产如能推出性价比更突出的大节能车,相信能充分受益老年车市;

  理论上,服务标签凸显的蔚来汽车,有角逐蓬勃发展的女性车市,与夯实含金量极高的富豪车市的巨大优势

  2023年,工薪阶层最关注价格,其次是品质与安全,中产阶层最关注品牌,价格、品质与安全紧随其后;

  对比工薪与中产,富豪阶层的购车关注点非常独特,对价格、能耗非常不敏感,前者跌出TOP5,后者跌出TOP10。品牌位列富豪关注度榜首,富豪阶层对服务与造型情有独钟,前者晋级TOP3,后者晋级TOP10;

  理论上,服务标签凸显的蔚来汽车,在中国车市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不仅可以角逐蓬勃发展的女性车市,也可以夯实含金量极高的富豪车市。不过女性用户还在意价格与造型,这两点都有些为难蔚来汽车。富豪阶层不太关注能耗,开着有意思就可以,整个百公里二十个油也能接受,但蔚来汽车在意呀,还给自己画了一个圈,不能跨出纯电,馋得圈外的笔者直流口水。在目前的中国车市,BBA的软肋未必是纯电,但服务肯定是,问题是七八年前保有量快速提升的奥迪A4L、宝马3系、奔驰C级那批老用户如今(2024年初)都40岁上下了,都是大叔了,开始大规模增换购了,可惜蔚来聚焦的纯电很难成为他们的首选,除非给老婆买辆ET5。有人担心蔚来的服务太周到了,容易被薅羊毛,但我们相信薅蔚来羊毛的主力绝不是富豪与女性;

  2023年,捷途领衔价格关注渗透率排行,2024年初捷途借助旅行者快速转战高附加值的越野车市,为价格敏感型品牌突围试错

  2023年,调研发现对价格最敏感的不是传统认知中的五菱、宝骏的用户,而是捷途用户,其价格关注渗透率超过90%,位居主流品牌排行榜首。2018年,捷途基于X70系、X90系的超级性价比优势,和旅行+的精准定位,快速切中了含苞欲放的老年自驾游车市,快速立足于中国车市。2023年捷途国内终端销量逼近18万辆,全球销量高达31.52万辆。2023年底,全新产品旅行者,在设计层面堪称“青于蓝胜于蓝”,快速取得月销量过万辆的优异表现,奇瑞审时度势,2024年初快速将捷途聚焦附加值更高的越野车市,喊出打造“全球第一混动越野品牌”的新口号;

  类似捷途,欧尚也基于超级性价比实现了在中国车市的立足,但随着长安资源不断聚焦启源,欧尚有些尴尬;

  起亚与现代双双位居价格关注渗透率TOP5,两者正被中国用户贴上“廉价标签”。全球化战略在中国受挫,本土化战略严重缺失,导致现代起亚在中国与在全球的表现严重背离;

  短期,用户关注价格,有利于车企提升销量,2023年比亚迪通过冠军版,发动了大规模价格战,取得了全球销量超300万辆的好成绩。长期,如用户关注点仍在价格,非常不利于车企的转型升级,目前,长期大规模降价促销的南北大众、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多数合资车企正遭遇该尴尬;

  2023年,腾势汽车双双领衔“安全”与“品质”关注渗透率排行榜,“安全才是最大豪华”的理念切记中了用户的核心关注点

  2023年,中大型MPV腾势D9快速取得月销量过万辆、均价超40万元、强势挤压MPV一哥别克GL8与吸引大量ABB老用户等诸多成就,当年就让腾势实现了咸鱼翻身。调研发现,用户对腾势的安全、品质两大高端MPV的核心卖点,都有强烈关注,腾势双双位列两者关注渗透率排行的榜首,意味着腾势的“安全才是最大豪华”等传播理念,已与用户形成了强烈共鸣。2023下半年,凸显运动的N7与下探的N8,有点让腾势偏离主流高端路线。幸亏2024年,能更好涵养安全、品质的中大型SUV  N8 MAX与大型SUV N9将上市,助力腾势锐化高端主流品牌的标签;

  将腾势视为核心竞品的魏牌,也位列高端用户非常关注的安全与品质两大渗透率排行的前列,且魏牌更有价格优势,理论上,魏牌的销量表现应更好,至少差不多,但两者2023年销量差异显著,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富豪阶层对造型关注更凸显等相关数据;奇瑞、哈弗、吉利、长安等不少中国品牌也位列安全、品质的关注渗透率排行前列。有些品牌位居关注前列,可能是安全、品质获得认可,也可能是做得不好;

  2023年,东风风神领衔“空间”关注渗透率排行榜,2024年,尺寸更大的东风奕派将横空出世,更好满足用户对空间的诉求

  2023年,主流品牌购车用户的空间关注渗透率最高的并非理想、问界等以大车为主、空间优势突出的品牌,而是以紧凑型为主的东风风神,其以87.50%雄踞榜首。说明空间被用户关注,可能是因为该品牌的空间有优势,也可能是因为潜在用户对该品牌有优化空间的迫切要求;

  用户的心声,相信东风高层也听到了,2024年更有空间优势的东风奕派将全面发力:年初上市的奕派007与奕炫MAX同为流线运动风格,但中型轿车007的空间更大,且准备了混动版,更好满足青年用户的消费升级与全场景用车需求;年中上市的奕派中大型SUV,将填补风神没有大车的战略空白,更好满足风神的中年男性等老用户的换购需求……日后如果奕派忙不过来,东风看看能否也给风神一次布局大节能车的机会;

  埃安、传祺、捷达、长安等品牌的用户对空间的关注渗透率紧随其后,其中长安对空间的拿捏可能更棘手点。目前,从阿维塔到深蓝再到UNI,长安的多数自主板块都在主打运动风格,但车企主张的运动风格与用户在意的空间诉求,存在一定的天然冲突,日后的突破口可能在启源,只是目前启源的大节能车规划还是很匮乏的;捷达的大车已经规划有几年了,但每年都是雷声大雨点没有,2024年如能得到落实,堪称及时雨;

  2023年,上汽大通领衔“能耗”关注渗透率排行榜,2024年起,大通等不少上一代品牌,或将被新一代品牌垂直替代

  近几年,上汽大通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混得不是很顺,2019年终端销量超过4.5万辆后凸显颓势,2023年跌破3.5万辆。能耗是核心问题之一,2023年用户对能耗最敏感的主流品牌正是大通。从中大型SUV、中大型MPV等大车切入的大通,把能耗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了纯电上。原本大通有不少追求诗与远方的用户,但纯电显然不是他们的首选,哪怕商务用户也不会首选纯电,有一定商务比例的腾势的销量绝大部分来自插混版;

  2020-2023年,上汽集团、长安集团等不少车企,都把发展自主品牌的重点转移到了主打智能化、电气化的智己、飞凡、阿维塔、深蓝等一堆新品牌上,大大稀释了对大通、欧尚等上一代品牌的资源投入。2024年起,不仅大通、欧尚等上一代品牌可能被新一代品牌垂直替代,更早之前的奔腾、风神等,也面临这种风险。五六年之后,会不会又出现一堆类似当下用智能化、电气化等时髦概念包装出来的新品牌?然后也把目前的新品牌替代了?周而复始,不断推新品牌,大家觉得这样的游戏有意思吗?

  在能耗关注渗透率排行中,欧尚、腾势、红旗、奇瑞、岚图紧随其后,2023年底,岚图积极投放大节能车,国内终端销量快速触底反弹。2024年阿维塔也会大规模布局节能车型,曾经以大车为主和聚焦纯电的新势力品牌,将进入对纯电模式全面反思的新阶段;

  2023年,“扫地僧”捷达领衔“品牌”关注渗透率排行,2024年,大节能车项目如能落地,将成为捷达的及时雨

  按照常规认知猜测,品牌关注度高的,要么是奥迪、奔驰、宝马等高端品牌,要么是大众、丰田、本田等主流品牌,要么是特斯拉、华为这些有独特卖点的品牌。用户调研发现,2023年中国购车用户的品牌关注渗透率最高的,居然是名不见经传的捷达。细细一品味,似乎也正常:捷达不仅拥有大众品牌的一切产品力,而且有常青树捷达轿车这段家喻户晓的故事,以及品牌独立后所聚焦的中年工薪大叔群体与退休老年等群体,原本就对捷达充满好感……所有的一切,让捷达成了中国车市的“扫地僧”。对比全新车企大众安徽,感觉一汽大众捷达更像七八点钟的太阳;

  捷达大车项目规划有几年了,2024年如能落地,尤其是节能层面来个锦上添花,捷达极有可能摇身一变为老年自驾等细分车市的香饽饽;

  对比奥迪、奔驰与宝马综合性高端品牌,路虎、雷克萨斯、沃尔沃等的用户更细分与聚焦的,品牌关注渗透率排行倒反靠前。丰田、本田、别克、大众、日产、福特等主流海外普通品牌,也都位居品牌关注渗透率TOP20,理论上,只要产品能跟上中国车市的新诉求,上述品牌也有绝地反击的可能,但时间不多了,现代、起亚等别再矫情了。多数中国品牌的品牌关注渗透率排行,还是差点意思,远没有到依靠软实力就可以“吃软饭”的阶段;

  2023年,坦克领衔“越野”关注渗透率排行榜,2024年,节能性是坦克加速开拓家庭越野车市与预防福特烈马等竞品的关键

  通过2020年底到2024年初的三年多时间的短暂努力,坦克的越野标签已抢占用户心智,2023年雄踞主流品牌的越野关注渗透率排行榜首。2023下半年,500与400的节能产品助推坦克由专业越野向主流家庭越野车市渗透。2023年坦克成绩斐然,全球销量16.25万辆,国内13.57万辆;

  2024年起,坦克会迎来初次锻炼机会,将遭遇入门竞品捷途旅行者、同级别竞品方程豹5/8、强势下探竞品福特烈马与丰田新普拉多等不同级别的众多竞品的全面围攻。如长城心一狠,直接用坦克300hi4-t“平替”燃油车版,不仅能强势反击竞品,而且有可能扮演起“越野普及者”的角色,就像十年前哈弗H6扮演了家用SUV普及者的角色;

  除了坦克,长城的哈弗、魏牌同样位列越野关注渗透率TOP10,同样有角逐越野车市的机会。2022-2023年,哈弗积极投放了部分硬派产品,2024-2025年,会进一步提升越野硬朗产品的级别与节能型,魏牌还在规划中。接下来一旦越野车市爆发式增长,长城或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奇瑞方面,除了捷途全力转战越野车市,星途也可适当考虑,2023年星途用户对越野的关注渗透率比捷途还高,仅次于坦克、路虎与北京;

  路虎之前的战略重心是“进城”,推出极光等低级别城市产品。随着越野硬朗车市的蓬勃发展,日后“出城”有可能成为路虎的新战略考量;

  日产堪称中国越野车市的“老兵”,面对中国越野车市的快速爆发,“老兵”也得抓紧擦擦枪了,途达升级迫在眉睫,途乐国产时不我待;

  2023年,蔚来汽车领衔“服务”关注渗透率排行榜,2024年,富豪与女性是蔚来变现“服务战略”的两大核心车市

  自己和自己比,2018-2023年,蔚来汽车的国内终端销量的走势还是非常强劲的,2023年突破17万辆,但和理想、特斯拉等强势竞品比比,就差点意思了。2024-2028年,蔚来如何赶超上述强势竞品?是要像理想汽车那样主打增程动力,还是要像特斯拉那样高举价格战?

  无论理想还是特斯拉,我们估计蔚来一是学不会,二是不想学。蔚来的突围必须要回到蔚来汽车自己的意识形态。一提到蔚来,相信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服务,那么服务能不能帮助蔚来突围或绝地反击?

  易车研究院调研发现,2023年,在所有主流品牌中,服务关注渗透率最高的就是蔚来汽车,以77.27%雄踞榜首;

  调研发现,富豪、女性等优质用户都非常关注服务,理论上,服务标签突出的蔚来汽车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女性除了关注服务,还关注纯电,蔚来ET5系应当有吸引女性用户的潜质,其实目前已充分受益,接下里的问题就是如何主动去迎合。如果新品牌阿尔卑斯的前两款产品分别对标model  3和model  Y,高度建议阿尔卑斯全面转战女性车市,主打纯电与服务,突出流线与时尚。富豪用户除了关注服务,其实对能耗关注不高,蔚来品牌不仅要深化服务,也要为富豪用户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动力体系,更好满足他们的越野、自驾、商务等需求;

  极氪的服务关注度紧随其后,蔚来的烦恼同样是极氪的烦恼,蔚来的机遇同样是极氪的机遇;

  2023年,smart领衔“智能”关注渗透率排行榜,“智能”标签相对突出的小鹏汽车,有精耕细作女性车市的较大潜质

  在中国车市,一提到智能化,大家很容易想到特斯拉、小鹏等新锐车企,但调研发现,2023年主流品牌智能关注渗透率最高的是smart。看似有点突兀,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女性、高学历、高收入用户对智能更关注,smart核心用户正好是上述标签的结合体;

  2023年Smart用户的智能关注渗透率最高的发现,可能对smart的营销有一定帮助,但在战略层面可能帮助不大。目前,smart由戴姆勒与吉利的合资公司运营,无论戴姆勒还是吉利,都会把重点资源投放到奔驰、吉利、极氪等自有品牌,被视为核心资产的智能化,估计双方都不会首先用在smart上。该发现对长城、长安、东风等有偏女性品牌的车企,其实有不少借鉴价值,欧拉、奇瑞新能源、东风纳米等更偏女性品牌更适合扛起各自的智能化大旗;

  小鹏位居智能关注渗透率排行的第二,这很好说明小鹏过去聚焦智能化的营销策略,已抢占不少用户的心智,如果何小鹏能更呵护点女性用户,小鹏汽车除了做深做精P7、G6,还能将G3打造成精品代步小车,可能小鹏汽车从智能化到市场销量的转化率会更高。女性车市年销量六七百万辆,小鹏汽车心不心动?急于搞G9、X9等大产品,对主打纯电的小鹏汽车不见得是好事;

  中国品牌购车用户重点关注的仍是价格、品质、安全、能耗等基础层面,智能可以锦上添花,但中国品牌不可本末倒置

  目前最喜欢谈智能化的就是中国品牌,除了小鹏、蔚来、理想等新锐中国车企大谈特谈智能化,吉利、长安、长城等主流中国车企也开口闭口智能化;

  即便智能化经得起推敲,且假设有百分之二三十的高成功率,但在未来,多数拼命鼓吹智能化的中国车企,都可能沦为炮灰。基于华为的基因,哪怕余大嘴变成余小嘴,但往台上一站,尤其是呵呵两下,相信能瞬间收割一波智能化营销浪潮;

  目前,智能化还停留于营销范畴,且越来越多的车企已轻车熟路,但技术层面的智能化还处于初期:车规级自动驾驶的成功率至少得99.9999%,但截至2024年2月初,在没有任何特定条件限制下的纯自然环境里,有多少车企敢拍拍胸膛保证自己的高级辅助驾驶等,在躲避行人、前后防碰撞等最基础层面的成功率能有95%?2023年,哪怕华为也遭遇不止一次的智能化尴尬,余承东刚在舞台上嘚瑟某智能技术遥遥领先,但不出二十小时,就出个负面案例,然后华为不得不强调得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除了自动驾驶,目前车机或智能座舱也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但在实际使用层面,与其说是智能座舱,不如说是投诉座舱,目前绝大多数汽车品牌的投诉重点,就是车机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本不过硬,再加车企还不断往智能化里注水,如稍微有点电子化的,都往智能化上靠,中国车企是时候理性反思智能化了,不要被商业利益包装出来的新概念绑架;

  理论上,先有技术后有营销,但在中国车市的智能化这件事上,由所谓的新势力带头,开了个“新吹牛逼后干事”的先河,非常不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调研发现,2023年,比亚迪、吉利、长安、哈弗等主流中国品牌的用户,对智能的关注都非常靠后,他们最关注价格、品质、安全、能耗等基础层面的;对比智能化,材料、化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同样重要,在同等成本同等重量的条件下,如车身结构的防撞级别能提升一倍,就有可能减少50%及以上的死亡率,其价值一点都不逊色于当下鱼龙混杂的智能化。但这四五年,在智能化等商业性概念的驱使下,有太多的车企在减少,甚至放弃大量基础性研究;

  长期以来,中国车市的价格整体高于欧美,尤其是高端车市,以及合资车企长期躺着挣钱,偷工减料屡见不鲜,理论上,中国品牌只要好好优化基础层面,就能更好拿捏海外车企的软肋。如新问界M7的售价仍在30万元以上,估计智能化喊破喉咙也很难上量,一旦降价五六万元,下探至25-30万元,恰如其分切中了BBA主流高端品牌的定价软肋;

  中国用户对大众、丰田、本田等海外车企的品牌认知还很强烈,一旦上述车企快速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绝地反击的概率很大

  近四五年,大众、别克、日产等海外车企的在华表现越来越举步维艰,核心原因在以紧凑型为主的传统产品结构,越来越难以迎合中国用户的增换购需求。上述叱咤风云的全球车企,在中国车市还有没有机会?

  调研显示,2023年中国用户对主流海外车企仍有较高的认同,品牌因素都位居丰田、本田与别克的关注渗透率榜首,虽然位居大众用户关注渗透率榜首的是品质因素,但品牌紧随其后。一旦上述车企能快速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绝地反击的概率很大。从易车研究院了解的情况看,2024-2026年,南北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东风日产等不少合资车企,都会推出能更好满足用户换购需求的大节能车,同时也会加速试水小电动产品,更好满足家庭增购的女性用户的代步需求,以及尝试布局越野车市,满足增购男性等用户的需求;

  2024-2028年,中国品牌的战略重点应是积极优化由海外车企长期主导的价格、品质、安全、能耗等基础体系,尤其是高端车市。一旦大众SUV战略快速完成节能化升级,再加对中国车市原本就有深刻洞察能力,一定会进一步突出空间、造型等优势,届时中国品牌就被动了;

  哪天广大用户在高端车市“穷”到只能买BBA的时候,一定是中国品牌全面退出高端车市之日

  特斯拉与奥迪、奔驰、宝马的品牌力是非常强大的,2023年中国购车用户对特斯拉与BBA的核心关注都是品牌。但出乎意料的是,位居第二的清一色为价格,这与ABB大规模降价促销、特斯拉不断官降等遥相呼应;

  2022-2023年,随着理想、腾势、问界、坦克、极氪、蔚来等一堆中国高端品牌的快速崛起,尤其是随着理想L7/L8、问界M7、坦克400/500、极氪001等一堆非常适合增换购的中大型产品,纷纷将售价下探至30万元左右及以内的水平,让奥迪A4L/A6L/Q5、奔驰C级/E级/GLC、宝马3系/5系/X3等一堆主流海外高端车型的传统价格非常难受,不得不大规模降价促销,幅度高达七八万元,甚至更高;特斯拉聚焦纯电,与高端车市节能化的趋势格格不入,一旦2025年紧凑型产品model  Q国产,特斯拉在战略上会更加被动,不得不转战代步车市;

  2024年,中国车企会投放更多高端车型,但大家的核心出发点一定是颠覆高端车市高于欧美的传统价格体系,一定要从BBA、特斯拉等海外品牌手中夺取定价主导权。哪天广大用户在高端车市“穷”到只能买BBA的时候,一定是中国品牌全面退出高端车市之日。2024年,如不积极预防售价可能下探至30万元以内的福特烈马,坦克等中国品牌在越野硬朗车市辛辛苦苦获得市场机会,有可能付诸东流;

  目前,最需要被智能化改造的不是用户和他的消费心智,而是车企与它的传统价值链

  对比高深莫测的智能化,用户对价格、安全、节能等的感知更直观,但不等于智能化不重要;

  近几年,中国车企有了长足进展,抢了海外车企不少的市场份额,2023年中国车企在本土的市占率首次突破50%,出口超过日本,但支撑中国车企强势崛起的研发、采购、制造等整条产业链背后的专业软件、精密仪器、高端部件等,主要来自海外企业。中国品牌所谓的强势崛起,也就是看着光鲜,忙着数钞票的还是英伟达、博世等海外企业;

  希望中国车企能积极构建智能化价值链,实现智能研发、智能采购、智能制造、智能渠道、智能服务。最后给用户奉上的,是能被更好感知的更安全、更节能、更品质的产品。希望中国车企向全球输出的不是一款“全球车”,而是一条难以复制的中国汽车产业链。理论上,不造车的华为对中国汽车产业链更有价值,但实际上,造车来钱更快,这挺考验企业的;

  目前,最需要被智能化改造的不是用户和他的消费心智,而是车企与它的传统价值链。用智能化概念引导用户怎么买车,有些大材小用了;

(来源:News快报)
(来源:News快报)
(来源:News快报)(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