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至3月16日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东莞虎门爱尔眼科医院王虎院长提醒:青光眼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近年来,我国青光眼患病与年龄相关,呈年轻化趋势。他建议,有青光眼家族疾病史、高度近视或远视、40岁以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等高危人群,每年应做一次眼部检查。
眼胀不适8月余,竟是“视力的小偷”来袭
近日,来虎打工的李叔默默承受着眼胀不适长达8个月的时间,直至最近一个月左眼断崖式视力下降、眼胀伴头痛,曾在当地医院确诊为青光眼治疗后视力并无得到改善,后决定到东莞虎门爱尔眼科医院求医。
接诊李叔的是东莞虎门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王虎,经检查发现李叔的情况不容乐观:眼压检测仪能检测的最高峰值通常为60mmHg,而李叔左眼眼压已经高到仪器测不出来(正常眼压值10-21mmHg),视力仅剩手动/30cm(即在30厘米只能看到手轻轻地的摆动)、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前段照相可见左眼虹膜新生血管。最终诊断为:左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左眼眼底出血、右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
“患者所患的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原因复杂,病情多变,治疗难度较大,一般药物难以控制眼压,做常规手术通常效果不佳。”王虎院长解释道,青光眼作为排在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一旦错过治疗时机,视神经发生萎缩,将演变成不可治愈的失明。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多种眼组织中出现了新生血管,会引发眼压升高,眼压升高会加重眼球缺血缺氧,此时又会加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情,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随后,王虎院长按照国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诊疗规范制定治疗方案,力求保留和挽救患者视功能。
青光眼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
青光眼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甚至婴幼儿都有可能患病。青光眼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眼压升高、遗传因素和眼部结构异常等。同时,生活习惯和眼部健康状况也是影响青光眼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作息不规律、情绪波动大、压力大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因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注重眼部健康检查。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疾病史、高度近视或远视、40岁以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眼内压力持续升高,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损伤。这种损伤一旦发生,即使经过治疗,也无法完全恢复已经丧失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王虎院长进一步解释,正常人眼压在11mmHg至21mmHg的范围内,但由于每个人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力不同,有些眼压虽高出正常值却不发生视神经及视野的损害,称为高眼压症,而不能成为青光眼。另外一些人虽有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但眼压却在正常值范围内,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或低眼压性青光眼。要诊断青光眼不仅要监测眼压数值,还需要结合眼底视神经扫描和视野检查等青光眼专科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因此,高眼压并不一定都是青光眼,而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
青光眼发病十分隐匿,等到确诊往往许多患者已出现视力缺损等问题。医生建议有出现长期持续性的眼部不适,要尽快就医。“视力的恢复情况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进展,防止进一步的视力损害,而不是提高视力或改善视野问题。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定期门诊复查非常重要,通过监测眼压和视功能损害的进展,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青光眼?避免诱发因素,定期检查眼部
王虎院长提醒,预防青光眼的方法主要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和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对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更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饮食,少饮浓茶和咖啡。
避免长时间待在暗室或电影院等光线较暗的场所。
控制用眼时间,定期休息眼睛。
定期眼部检查,建议每年一次,以早发现青光眼,并在医生建议下规范治疗。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