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践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招联为普惠金融“数智化”升级探索更优解

践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招联为普惠金融“数智化”升级探索更优解
2024年03月21日 17:29

  普惠金融作为我国国家战略中的核心板块,在维护民生、连接民心,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数字化转型深入和商业银行服务重心下移,让普惠金融对数据开放、整合、应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对行业从业机构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招联金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挥数字普惠的力量服务广大客户和全社会。依托在金融科技领域探索和积累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招联金融持续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以强大的“数智”为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深谙融合之后,招联融合科技与普惠让信用不负期待

  在招联金融的客户群体中,个体户奋斗者数量庞大,他们在资金融通方面有着一系列个性化服务诉求。早在2022年,招联就推出了个体奋斗者信贷解决方案——“自信”。以数字化金融服务为基础上,该方案深度了解奋斗者客户的核心诉求,可以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提额、降价、延期还款等服务,助力奋斗者打造“自信”人生。

  从科技和普惠的融合角度来说,“自信”方案成为招联构建让信用不负期待”诚信社会的生动实践。作为一家注重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机构,招联在数字化探索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沿。除了在业内首创 “纯线上化”消费金融发展模式之外,在获客、产品、运营、风险等各个环节,招联都坚持“精准识别、精确匹配、精细运营、精致体验”的原则,数字化转型发展不断提速发力,并且在数智化升级方面持续取得重大突破,这为招联金融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打下了坚持基础。

  引领数字化创新,招联发布行业首个开源金融大模型

  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来看,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就必然要不断创新思维,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招联金融在加快数智转型、打造数字普惠新动能方面,不仅专注于加快普惠金融线上化、数字化和平台化建设,更是把引领行业的数字化创新作为己任。招联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首个130亿参数开源大模型“招联智鹿”就是其中的成果代表。

  据了解,使用“招联智鹿”进行文本标注与生成的效能可提升百倍,以客服场景为例,该模型可结合具体会话状态与服务场景,实时精准地定制回复话术,节约时间成本近80%,提升客户体验。未来,该模型将应用于更多细分场景,如风控管理、代码生成、运营提升等,并在“智能体”技术、仿真模型、科技向善等方面持续探索。“招联智鹿”得到了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模型一经发布便在国内权威榜单C-Eval排名TOP20、CMMLU排名TOP10。

  除了在大模型领域取得辉煌成果之外,在2023年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ICCV上,招联与中科大合作完成的“3D动作表示学习”、“扩散生成图像检测”2篇论文在该顶会发表,更是受到全球顶级专家的肯定和赞誉。其中,研发团队针对深度伪造技术首创的“DIRE”模型,达到SOTA(该项研究任务中最先进)水平,得到国际级平台的官方认可,该项研究成果后续将应用于招联自研的数字人产品中。

  长期深耕金融安全,招联将消保工作作为战略抓手

  迈入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安全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招联在持续强化防控金融风险工作的过程中,就始终把“数智力”作为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在风控领域,找联对全流程业务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整合管理。其中,招联金融自主打造的“风云”风控系统,进一步强化了金融安全防控的技术壁垒。与此同时,面对越来越复杂、隐蔽性越来越高的金融风险,招联还通过 “GPS渔网”、“智能图谱风控”、“基于AI视觉的智能风盾模型”等一系列科技应用,精准预判和识别欺诈风险,最大限度保障线上服务的极致体验与安全。

  以人为本,以科技助力。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招联金融从反欺诈线上公益直播、金融知识普、短视频制作推广等多个渠道入手,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已经全面构建起了

  全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新模式,覆盖金融消费者超2600万人。2023年,招联金融还通过深度参与深圳首届金融教育宣传节暨“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以专业又暖心的方式,科学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正确认识和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树立科学消费理念。

  今年两会期间,普惠金融依然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实现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数智化创新是必由之路。 未来,招联金融也将继续以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赋能,把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互惠让利放在品牌建设的首位,持续下沉服务重心,以“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全面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