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工业大模型的关键技术突破是“零幻觉”

工业大模型的关键技术突破是“零幻觉”
2024年04月11日 15:43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认为大模型应用在工业领域需要‘No hallucination is everything’,就是零幻觉、高准确度,”中工互联创始人、董事长智振说道:“中工互联在工业领域深耕了16年,服务了几百家客户。我们深刻认识到幻觉问题可能给生产制造带来的严重危害。如果误判发生,可能会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我们把消除幻觉作为智工·工业大模型研发的基础工作。只有杜绝了幻觉风险,大模型才能真正可靠、高效地服务工业。”

图:中工互联董事长智振图:中工互联董事长智振

  浅析工业大模型幻觉问题

  幻觉问题是指大语言模型在生成内容时,可能会产生不符合现实情况或与原始输入无关的虚假信。这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模型的可靠性,还可能对工业、医疗等专业领域产生严重后果。一些通用大模型应用在工业领域,难以避免出现幻觉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比如,一名生产制造企业技术人员在使用一款工业知识问答系统,向它询问“数控车床在铣削加工时,主轴的转速应该设置多少合适?”熟悉车床的老师傅知道,主轴的转速应根据工件材料、厚度、铣削深度和刀具类型等来综合确定,而不是盲目地给出一个数值。

  如果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它可能会给出错误的答案:“根据经验,主轴转速越高越好,比如可以设置为100000转/分钟,这样能大幅提高加工效率。”

  这显然是一个与工厂实际严重不符的幻觉式答案。通常数控机床的主轴转速达不到10万转这个级别。如果真按照这样的设计去实施生产,会导致设备机器故障,给工厂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图:智工·工业大模型给出的回答图:智工·工业大模型给出的回答

  智工·工业大模型实现零幻觉

  早在2023年智工2.0产品发布时,智工·工业大模型就在知识问答领域做到了95%的准确率,并且实现了零幻觉目标。

  对此,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工互联首席科学家张奇表示:“在通用模型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在预训练阶段就为智工加入了大量的工业知识,逐步建立起了最丰富的工业知识信息数据库。相较于通用模型,智工在工业领域从一开始就是遥遥领先的。在工业领域,在和利时领域问答、ST代码上,智工·工业大模型都有非常好的表现。”

图:中工互联首席科学家张奇教授图:中工互联首席科学家张奇教授

  为了确保模型零幻觉,在模型训练阶段采用了首创的强化学习方法,有效的降低了幻觉问题出现。在模型应用端,智工·工业大模型拥有动态幻觉检测与修复机制。此机制能够实时跟踪模型输出,一旦发现潜在幻觉,触发自动修正流程,实时与知识库进行真实性验证,确保最终输出符合专业知识。

图:专业工业领域智工有优异的表现图:专业工业领域智工有优异的表现

  目前,智工·工业大模型产品已在汽车制造业、能源行业等多个领域投入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工业专家知识问答领域,智工大模型展现了出色的语义理解能力,能够自动从专业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并高效地分析生产制造数据。这为技术人员提供了便利,显著缩短了项目开发周期;同时,智工·工业大模型能够解答各类工业技术咨询,提供个性化作业指导,为工程技术人员节约了大量时间。

  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专项行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工业大模型必将展现出超越人类的分析判断能力,推动制造业全面拥抱智能化。同时,对工业领域对AI产品可靠性的追求,也将促进大模型技术自身完善,使之更贴近现实世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突破零幻觉技术瓶颈的工业大模型,将推动“人工智能+工业”融合迈向新的时代。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