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消费者金融健康——从理念倡导到实践探索》报告发布

《消费者金融健康——从理念倡导到实践探索》报告发布
2024年04月28日 14:34

  4月27日,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浙商银行协办的“金融强国主题对话”活动上,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消费者金融健康——从理念倡导到实践探索》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金融健康(Financial health) 是在金融普惠(Financial inclusion)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用于衡量个人、家庭、企业在多大程度上顺畅地管理日常收支、稳健地应对财务冲击、周全地准备未来成长发展所需金融资源,并保持财务掌控力。

  《报告》以推动金融健康的理念在金融行业落地实践为出发点,对消费者金融健康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升级迭代,形成了基于调查的主观金融健康指数和结合数字平台业务指标的综合金融健康指数,分析了金融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场景,并介绍了国内外金融服务供应商开展金融健康实践的典型案例,从宏观和行业两个层面提出了金融健康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报告》主要结论和建议如下:

  1. 综合金融健康指数显示:

  - 46%的受访者金融健康状况较好或非常好,41%的受访者金融健康状况需要予以“关注”,13%的受访者金融健康状况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 青年金融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乡村受访者金融健康状况弱于城镇受访者。

  - 灵活就业者和小微企业主流动性紧张问题最为突出,保险保障覆盖程度是所有群体都亟待改善的指标。

  2. 从金融健康影响因素看:

  - 收入殷实不一定金融健康,收入波动性对金融健康的影响需要数倍收入提升才能弥补。

  - 在数字平台的金融教育参与程度越高,金融素养和金融健康越好。

  3. 报告建议:

  - 在宏观层面,一是以金融健康建设为抓手,锻造普惠金融的新质生产力;二是将金融健康作为国民金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体系化提升居民金融健康;四是要进一步探索金融健康指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在行业层面,一是持续度量金融健康,为业务优化提供信息和证据;二是大力推动普惠保险发展,持续加固社会安全网;三是加强关注重点人群,增强赋能的针对性;四是通过行为助推和实验分析,拓展聚焦金融健康的商业模式。

  以下是《报告》主要内容

  1

  升级金融健康指标体系和指数

  为推动金融健康从理念倡导走向商业实践,《报告》对金融健康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升级迭代。

  ■ 度量方法升级

  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现有的基于主观调查的金融健康度量框架(具体分四个维度:日常管理、韧性、投资未来和掌控力)的基础上,《报告》运用以项目响应理论为代表的前沿方法深入分析了每个指标的度量效力,在保持或提升度量易操作性的同时,优化形成了具有更好度量表现的指标体系和“主观金融健康指数”。在此基础上,《报告》首次尝试融入与金融健康相关的金融业务数据,探索构建了与主观数据相结合的“综合金融健康指数”。

  ■ 指数分布

  课题组在蚂蚁集团消费者权益保护部和蚂蚁集团研究院的支持下,收集了30602份有效样本。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6%的受访者金融健康状况较好或非常好,41%的受访者金融健康状况需要予以“关注”,13%的受访者金融健康状况需要予以“重点关注”。虽然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比例尚低于一些国际主流调查结果(如美国金融健康网络2023年调查显示,40分以下需要重点关注的美国受访者比例为17%) ,早关注、早准备、早行动依旧必要。

表1金融健康指数分布表1金融健康指数分布

  ■ 细分指标启示

  除了作为整体对金融健康进行度量,该指标体系的细分指标也可以为相关政策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启示。例如,指标体系纳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情往来开支压力指标,调查显示受访者从不或很少因为人情往来开支感到压力的比例合计为48%,35%有时经受压力,17%经常或总是感到压力。由于人情往来开支部分是可预期的,也有部分是意料之外的,这种开支带来的压力综合反映了个人的流动性和信用韧性。

  2

  金融健康的群体画像

  ■ 青年金融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越年轻的群体,金融健康处于比较健康或非常健康的比例越少。与此同时,16-24岁、25-29岁群体金融健康状况需“重点关注”的比例超过20%,而50岁以上群体低于10%。

  ■ 城乡居民所有指标积极回应比例相差约15%以上

  乡村只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很少或从来没有人情开支压力。而债务比较或者非常可控的比例,乡村也只有32.5%。

  ■ 灵活就业者和小微企业主流动性紧张问题最为突出

  灵活就业者、小微企业主应急存款可支持3个月以上日常开支的比例分别为44.8%和36.2%,这与固定工作者的64.0%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 保险保障覆盖程度是所有群体都亟待改善的指标

  保险覆盖度普遍较低,即使表现最好的研究生学历群体保险覆盖比较好或非常好的比例仅为50.8%。说明提升保险保障对各类风险的覆盖是当前金融健康建设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3

  金融健康的影响因素

  ■ 收入殷实不一定金融健康,收入波动性对金融健康的影响需要数倍收入提升才能弥补

  即使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下,当收入波动性较低时,金融健康处于“比较健康”和“非常健康”状态的比例合计为40.9%,达到同收入水平中高波动组(8.2%)的约5倍。收入波动性处于中高水平的分组要在收入达到30万及以上时才能超过收入5万以下低波动组的金融健康程度。

图1 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收入波动性的金融健康分布情况图1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收入波动性的金融健康分布情况

  ■ 在数字平台的金融教育参与程度越高,金融素养和金融健康越好

  《报告》结合调查和业务数据分析发现,在支付宝平台的金融教育参与程度越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金融健康水平都越好。在支付宝平台的金融教育参与程度对金融健康的直接影响约为四分之三,有四分之一通过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的中介效应实现。这意味着,数字平台对金融健康的影响不止于金融素养(金融知识)的提升,还包括让消费者的金融健康理念更容易形成,并转化为提升金融健康的行动。例如,蚂蚁集团从理财、信用管理、保险配置等多维度推出了助推消费者金融健康的服务(《报告》案例对此进行了专门分析)。

  4

  金融健康指标体系的应用前

  ■ 宏观应用

  《报告》测算了省级平均主观金融健康指数与人均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省级平均主观金融健康指数与2022年和2023年各省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存在接近0.6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健康状况好,既与经济状况、收入相关,也会让人们更有信心进行消费。随着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积累,未来应该进一步关注和探究金融健康指数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关系。

  ■ 微观应用

  通过探索金融健康与支付宝平台上的业务指标关系发现,消费者金融健康水平越高,其支付宝平台信用贷的逾期概率显著更低,综合金融健康指数对信用贷逾期具有预测潜力。这意味着金融健康指数不仅能用于观测居民的金融健康状况,也有潜力应用在金融机构的实际业务中。这也是报告倡导金融健康要“从理念倡导到实践探索”的原因。

  5

  金融健康行业实践

  《报告》案例分析显示,关注消费者金融健康是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创造新模式、填补市场空白不可忽视的机遇,这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了众多领先机构的共识。

  ■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金融福祉与应用行为科学团队自2015年成立以来,逐渐成长为该银行的战略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索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提升客户福祉。他们的经验表明,提升客户的金融福祉就是在提升机构的投资收益(ROI),并且这种投资不一定是长期项目,尤其是在贷款业务中效果会较快显现。

  ■ SpringFour

  在金融健康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关注之后,许多金融机构都跃跃欲试,却往往感到难以着手,这在无形中创造了市场需求——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健康战略提供服务。位于芝加哥的共益企业SpringFour看到了金融健康市场机会背后的机会,整合了20多个种类的超23000余个资源,包括债务咨询和辅导、就业服务和针对食品等基础开支的政府或公益项目,并为机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蚂蚁集团

  近年来,蚂蚁集团在财富管理、信贷、保险等多维度助推客户金融健康,并通过搭平台、建渠道、促合作在金融教育中持续发力。例如,“三笔钱”工具帮助用户开展合理的资产配置。截至2023年底,超过2000万用户开启了该服务,最大回撤平均降低5%。“账单助手”引导用户理性消费,已有超过2.4亿人使用该工具,其中超过1亿为90后年轻人。“省心配”工具帮助用户避免买错保险、重复购买同类保险,平均节省30%的预算。线上金融教育基地累计来访1亿人次,金融教育“星海计划”在15省117个县开展了超1.7万场金融知识科普活动。

  6

  启示与建议

  2023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人民至上的基本原则,要求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自觉担当惠民利民的责任和使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这意味着在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行业和监管部门都需要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金融健康状况如何、金融福祉是否得到提升。

  为推动金融健康建设,《报告》最后总结了宏观和行业层面的研究启示和建议。

  在宏观层面:

  ■ 以金融健康建设为抓手,锻造普惠金融的新质生产力。

  ■ 将金融健康作为国民金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体系化提升居民金融健康。

  ■ 要进一步探索金融健康指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在行业层面:

  ■ 持续度量金融健康,为业务优化提供信息和证据。

  ■ 大力推动普惠保险发展,持续加固社会安全网。

  ■ 加强关注重点人群,增强赋能的针对性。

  ■ ​通过行为助推和实验分析,拓展聚焦金融健康的商业模式。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