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4复旦大学EMBA领导力课程|于戈壁中,感悟敬畏、利他、可持续

2024复旦大学EMBA领导力课程|于戈壁中,感悟敬畏、利他、可持续
2024年05月24日 10:26

  作为一项深受复旦大学EMBA同学们广泛好评的持续性课程,5月7日-12日,一年一度的“行戈壁,观自在”复旦大学EMBA领导力课程再次来到敦煌,走进戈壁。本次课程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郑琴琴、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央视《百家讲坛》授课名师姜鹏、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圣明3位教授带队,来自2021级、2022级以及2023级的近50位同学深度参与,在苍茫无垠的戈壁滩上,让灵魂跟上脚步,外观天地,内修自在。

  “行戈壁,观自在”复旦大学EMBA领导力课程是复旦大学EMBA学程体系中“行闻访学”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商道人文,融汇贯通”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思考商道,从人文中汲取智慧。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教学方式,将玄奘西行的理想、坚持与超越精神融入领导力课程教学,促使学生实现认知转变、达到知行合一的自在境界。

  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抱着放空心态第一次踏上戈壁的陈岱立老师笑言,之前就听许多同学谈论过“观自在”,能感受到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光。并表示作为一门将领导力与人文结合的体验式沉浸式课程,“观自在”始终保持与时俱进,随着当下不断的变化,课程内容也在不断调整。

  从观1-观6,陈岱立老师认为于同学而言,课程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大家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第一身份:学生,而这个学生的身份非常不一样,大家走进的是一个人生的课堂,在这里和平共处,在最难的时刻相互支持,从而建立的革命友谊十分深厚。

  商道人文 融汇贯通

  从繁华都市到原始荒野,从封闭的室内到没有天花板的户外,敦煌戈壁的宏大震撼景观往往让人引发超越性的体验,得天独厚的抽离感可以让同学们短暂与世隔绝,形成一个纯粹而不被干扰的学习和思考环境。加之课程的环节设计,原始的自然场域、大量的体能消耗、密集的任务要求,带给同学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磨砺,更是精神上的淬炼,思想上的激流。当身心都在路上,成长与觉察更容易被引发。

  围绕课程的3个主题词“敬畏、利他、可持续”,郑琴琴教授与刘圣明副教授共同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授课,从领导特质到领导行为到领导情境,就领导者“我是谁”“做什么”“怎么做”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领导力剖析,让同学们在体会团队力量的突破和升华,领悟发自内心深处的信仰与敬畏的同时,对领导力有更具针对性的思考和启发。

  在郑琴琴教授看来,“戈壁是独一无二的场域,它承载了很多人文历史的情愫,在这样的场域里,企业家能够结合徒步、自我认知与反思,以及相互分享等等,升华提高自我认知,与此同时,和同学同吃同住同行的互动,以及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连接都会远远大于在课堂的局限空间当中的收获和价值”。

  关于“我们为何走戈壁”,郑琴琴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沉浸式体验,感悟敬畏、利他、可持续,最终获得满意。并表示企业家在这三方面的行动和思考,或是课程中最大的收获和体会。

  就企业家为什么要学习人文类课程,姜鹏教授认为:人文学科是对抽象的、普遍的现象进行提炼以后,给予同学们一些规则性的东西或更高层面的认知。当同学们置身敦煌、置身丝绸之路,置身千年文明的交汇点,该如何看待脚下的这条路途?在本次课程中,姜鹏教授寻古探今,连接中外,为同学们带来了东西古今不同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并对玄奘《心经》进行了深入解读。

  敦,大也;煌,盛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走近敦煌文化,贴近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踏上戈壁之前,课程还特别邀请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沙武田教授做了精彩的敦煌文化主题分享。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脚下的每一步都算数,1个月的沉淀之后,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教授还将于6月8日在深圳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特别讲座。

  戈教相伴 教学相长

  作为戈壁与同学,课程与教授之间的链接者,有实力有情怀的随队戈教依旧是课程的一大亮点,他们中有多次担当戈教的,也有首次以“戈教”角色站上戈壁的。

  在行走中,戈教们是陪伴者、引领者。依靠丰富的户外经验和充沛的体能条件,身体力行地帮助戈壁小白的师弟师妹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恐惧,度过适应期,从而更能全面地去感悟课程,吸收课程。同时也是观察者、共创者。凭借坚实的人生和企业管理经验,客观又细致入微地将课程中团队的表现反馈给授课教授,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而对于戈教,对于老戈们自身而言,换个身份、换个视角,再上戈壁。慢下来,跟随教授和学弟学妹一起,既可以己之长回馈学弟学妹,也可以在教学相长中“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收获更多觉察与成长。

  去赶路,更要去感悟

  这里有坚持与利他

  “我们组年纪最大的老邓,在脚上好几个泡的情况下还能带领着团队往前走,很佩服他”。

  “我们在与2组交会的时候,相互鼓励促进,精神状态一下迸发出来,精神战胜了肉体”。

  “我上午时时刻刻都想着放弃,队长就一直鼓励我拉着我走”。

  “他一直举着旗,不像我们扛着旗,精气神、速度,包括带我们的状态都特别好”。

  “王辅同学非常主动地把担架扛了一整天,让我们整个队伍都非常感动”。

  “前面队员够不到自己背包的水,后面的同学就主动帮忙递水,然后再后面的人帮再前面的人递水,这种整齐一致的动作背后体现的同理心,让我们队伍非常有士气”。

  “从抵触到自我调整到超越,她居然走到了前面,不但走到了前面,还帮同学背包,这个能量大大鼓舞了我们。小小的女生大大的能量”。

  这里有收获与觉察

  “脚累是客观的,但精神方面的富足是主观的”。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宇宙,只需要你去触发”。

  “如果足够荒凉,足够苦。也是一种资源,反者道之动”。

  “听别人讲,永远都不是自己的体验,只有自己真正体验了才能从中得到成长,得到快乐”。

  “3天72公里戈壁徒步完赛,永远记得让自己痛苦且坚持的意义,因为一切都值得”。

  “在戈壁里,一路走来,遇到过盛开的小野花,清澈的雪山溪流,坚韧的骆驼,可爱的羊驼,若干风格各异的小石头,还有深藏不露顽强对抗风沙等恶劣自然环境的骆驼草,也有人类留下的塑料袋饮料瓶,对‘敬畏,利他,可持续’的意义也就有了更具像的理解”。

  星光戈壁辉映彼此,与君同行三生有幸。几天的课程虽然短暂,但相信那些震撼壮丽的风景,那些启迪人心的话语,那些携手相扶的日夜,那些内观觉察的时刻,将陪伴着每一个走过的同学,在未来日子里,穿过荆棘迷茫,渡过泥泞汪洋,在人山人海里,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化作生命中的光,照亮前行的路。

  去赶路,更要去感悟;

  去欣赏,更要去敬畏;

  去共赢,更要去利他;

  去体验,更要观自在。

  戈壁归来,祝福复旦大学EMBA的同学们满载收获,以更自在、更丰盈的身心,在人生道路和企业经营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成就自由而有用的人生。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