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阿里影业公布财报:隐现文娱行业新龙头

阿里影业公布财报:隐现文娱行业新龙头
2024年06月03日 13:41

  日前,阿里影业披露了2023/24年度业绩。财报显示,2023/24财年里阿里影业实现收入50.3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劲增44%;经调整EBITA连续4年实现盈利,盈利约5.04亿元,同比增幅61%。而如果模拟大麦全年并表,那么阿里影业经调整EBITA盈利约11.6亿。

  这种营收和盈利两位数双增的背后,是阿里影业“内容+科技”基本盘的稳固以及生态圈的价值释放。比如在内容方面,阿里影业持续渗透内容生产领域,确保影片内容质量,打造爆款电影的能力愈发成熟;在生态布局上,借助数字化业务赋能整个影视产业,AI、数字人等产品和应用的落地,提升了行业效率和新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对大麦的收购,阿里影业也进入到演出等更为广阔的文娱市场。

  正如相关行业市场分析师预判,当下中国线下文娱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都在稳步回升,市场红利期正在进入下一个增长高峰,凭借“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稳步切中了市场起飞的双引擎,叠加对大麦的收购,未来,阿里影业赛道格局还将进一步拓宽,业务增长引擎也将更加多元。

  去年来,国内娱乐内容产业复苏强劲。以电影市场为例,国家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49.15亿元,同比增幅82.6%,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3部,其中破10亿元影片数为11部;观影人次12.99亿,同比涨幅82.4%。尤其是2023年暑期档,全国电影总票房高达206亿元,创下了中国影史同档期最高纪录。

  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恢复的良好势头,也在今年得到延续,一季度电影总票房和观影人数均继续保持增长。在已经过去的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各大档期中,阿里影业均有稳居档期票房Top2的代表作,呈现出明显的内容领先优势。

  本次阿里影业财报中,也首次公布了大麦的一些年度数据。报告期内,大麦业务交易总额(GMV)同比增幅逾500%,演唱会头部项目覆盖率接近100%,成为演出行业用户首选购票平台。数据显示,2024财年,大麦累计销售各类型演出达44.3万场,是2020财年同期的3.6倍,创下历史新高;票房规模和购票人次亦翻倍增长,分别达到了2020财年同期的3.5倍和2.6倍。

  在演出票务市场领先的大麦,在被阿里影业收购后,也为后者补上了一块重要的业务拼图,双方的商业价值有望进一步放大。

  收购大麦后,阿里影业的业务板块已经分为“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电影票务及科技平台”、“大麦”、“剧集制作”、“IP衍生品及创新业务”五大类,而每个板块之间既能独立发展壮大,同时又产生了耦合效应,带动阿里影业整体业绩的持续向好。

  一方面,这样的变化,打破了以往互联网平台型影视公司在收入上过于依赖电影票务业务的传统,在营收上更加多元化。此次阿里影业财报中,电影内容收入已达总营收30%,剧集制作、IP衍生品等业务的占比也在上升。随着今后大麦的业务并表,阿里影业的营收也会更加健康稳健。

  另一方面,平台生态的进一步延展,将为阿里影业带来更多增量空间和价值。在收购大麦后,阿里影业以借此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扩大其在线下娱乐产业链中的规模优势和影响力,比如电影和剧集两大内容业务能够和大麦形成良性互动,大麦在线下场景具备优势,影业深耕线上场景,依托内容打造的明星经济将能得益于大麦的渠道优势。同时“淘麦VIP”的发展质量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加速兑现业绩。

  摩根大通的报告指出,在全面合并大麦后,中国文娱行业里头部玩家的排位将发生变化,展望未来,线下演出票务分销将成为阿里影业的下一个增长引擎,而阿里影业收购大麦后将拥有更强的竞争地位,在娱乐业繁荣发展当下有望成为行业新龙头,尤其是在今年,收入和利润将超过猫眼娱乐。

  阿里影业在2023/24财年的卓越表现,得益于其“内容+科技”战略的有效执行和对大麦的成功收购。通过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生态体系的完善,阿里影业不仅实现了营收和盈利的双增长,还在电影、演出等多个领域巩固了其市场领先地位。未来,随着文娱市场的持续复苏和扩展,阿里影业将继续通过内容与科技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其行业竞争力和商业价值,成为中国文娱产业的新的龙头企业。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阿里影业财报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