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喜茶发布宣言倡导科学控糖,探索果茶控糖新方式

喜茶发布宣言倡导科学控糖,探索果茶控糖新方式
2024年06月04日 09:31

  6月3日,喜茶发布果茶控糖宣言《健康也好喝,科学可持续》,宣布将持续展开果茶控糖行动。喜茶表示,将从原料到配方、从摄入到吸收,平衡口感与健康,科学、可持续控糖,以果茶“控糖·新方式”,探索与创造健康水果茶。

  在“健康也好喝,科学可持续”的控糖理念指引下,喜茶将展开一系列的科学控糖举措:自5月17日起,喜茶宣布全线水果茶产品“真0卡糖”免费;随后,喜茶于今日联合薄荷健康合作推出使用低GI糖原料制作的“+慢糖·多肉葡萄”;后续,喜茶也将推出采用0 糖低糖新原料、新配方制作的减糖果茶产品。以此系列举措为开端,喜茶将全方位展开控糖行动,从原料到配方,探索饮品整体减糖;从摄入到吸收的品饮全流程,倡导科学控糖。自3月25日喜茶官宣梅拉·莱孚Pamela Reif担任健康推荐官并联合推出“帕梅拉轻负担推荐”饮品、打造帕梅拉同款喝法后,“帕梅拉轻负担推荐”饮品销量近3000万杯。此外,在喜茶5 月 17 日宣布水果茶“真0卡糖”免费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近50万用户选择点上一杯免费添加0卡糖的果茶饮品,参与果茶控糖。喜茶全面展开控糖行动,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选择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新茶饮行业用糖品质升级,带领行业探索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喜茶发布果茶控糖宣言,倡导科学、可持续控糖

  自2012年使用芝士与原叶茶首创芝士茶并开创新茶饮行业以来,喜茶一直坚持使用“真奶、真茶、真果、真糖”等真品质原料制作饮品,以真品质原料为基础,给用户带来兼具健康与风味的饮品体验。今日,喜茶发布《健康也好喝,科学可持续》果茶控糖宣言,倡导在使用“真糖”的基础上,探索科学控糖,为用户带来健康好喝的茶饮产品和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

  

  喜茶在控糖宣言中首先提出“先用真糖,再谈真控糖”。喜茶在坚持使用“真奶,真茶,真果,真糖”原料制作饮品的同时,倡导行业使用“真蔗糖”原料,拒绝果葡糖浆,提升控糖基准线。宣言还提出“透明配方原料,提供多样选择”,呼吁行业公开糖原料信息及检测报告,同时喜茶也通过糖量选择、0卡糖选项、创新轻果茶品类等举措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选择。此外喜茶还鼓励“平衡健康与好喝,让控糖可持续”、“平衡膳食营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控糖理念,通过研发慢糖原料、引入减糖配方等举措从原料和配方层面探索真正的果茶“控糖·新方式”,在平衡风味与健康的基础上,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饮用指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这一宣言发布后,获得了营养健康领域的多名权威专家学者的肯定,他们认为,喜茶积极探索0卡糖、慢糖等控糖举措将推动新茶饮行业用料品质升级,在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健康茶饮原料选择的同时,也推广和宣导了健康生活方式,对国民健康素养的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0 卡糖免费、低 GI 原料引入,喜茶系列举措开启果茶控糖行动

  随着喜茶果茶控糖宣言的发布,喜茶今日也宣布全面展开果茶控糖行动,从原料到配方,探索整体减糖;从摄入到吸收,倡导科学控糖。喜茶从升级0卡糖选择、创新原料、关注升糖效果、升级配方四个维度出发,切实推出一系列的控糖行动产品举措,并以此为开端正式开启果茶控糖行动。

  5月17日,喜茶宣布开放全线水果茶“真0卡糖”免费,自此消费者在喜茶购买水果茶时无需再为0卡糖额外支付1元,进一步降低消费者获取健康水果茶的门槛。据了解,“真0

  卡糖”的原型是2018年由喜茶自主创新研制的新型天然代糖,喜茶率先在全国门店上线了“无糖甜菊糖”供消费者在菜单中选择,给予了消费者更多定制化饮品选择权。

  

  为了实现更进一步的科学控糖,6月3日喜茶联合薄荷健康合作推出使用低GI糖原料制作的“+慢糖·多肉葡萄”,在喜茶经典首创单品多肉葡萄的基础上,使用喜茶首创的新型糖原料低GI“慢糖”,为用户带来更轻负担的品饮体验。这款“慢糖”原料使用了阿拉伯糖,检测报告数据证明该款“慢糖”的GI值远低于55,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低GI食物标准。这也是喜茶在创新糖原料探索上具有突破性的一步,不仅丰富了新茶饮行业的添加糖原料品类,更开创了新茶饮的果茶「控糖·新方式」。

  为了更全面的落实控糖行动,探索饮品整体减糖,喜茶还将陆续推出采用新配方、引入0 糖低糖新原料制作的减糖果茶产品,进一步提升果茶健康品质。喜茶将在科学控糖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为用户带来“健康也好喝,科学可持续”的产品,持续推动新茶饮健康化发展。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