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安康市政府主办的第四届“端午安康”全国硒水鉴茶大赛茶叶感官审评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49个茶样同台竞技,安康42个茶样脱颖而出,斩获8个特等奖、12个金奖、22个银奖。
水是安康的魂,也是安康的灵气所在。以富硒水“会”全国茶,是安康“以水为贵”“以水为媒”连接全国、沟通世界的一个侧面。近年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的安康,始终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摆在重要位置,做足“水文章”,激活“水动能”,描绘出一副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崭新画卷。
守护好一江清水
安康的水资源总和与人均占有量居全省第一,是全省河网密度最大、汉江流径最长的地区,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的66.4%来自安康。
“守护好一江清水,既是守护‘国之大者’,也是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炎炎夏日,白河县卡子镇凤凰村,52岁的刘礼川指着清澈见底的厚子河河道感慨。
蓝天下,水草摇曳生姿,成群的鸟儿掠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他说,20年多前,全县大肆开采硫铁矿导致“磺水”横流,河道周边寸草不生,种庄稼都要从遥远的深山引水。近些年经过系统治理,河里的水清了,不仅可以在家门口引水灌溉,生活环境也恢复了昔日的靓丽模样。夏日傍晚,去河里戏水纳凉成了许多村民最惬意的时刻。
为守护好水环境,近年来,安康累计关停、淘汰规上工业及落后产能企业300多户,坚决摈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把河湖长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河湖长2779名、护河员2692名,让境内的每条河流有人管、有保障;不断拓展民间护河“朋友圈”,近3000名护河员、近300个公益组织约万名志愿者共同参与爱河护河“最后一公里”;创新启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行动,每两周集中调度推进环保突出问题化解;与汉中协同立法颁布《汉江水质保护条例》,彻底打破了分段而治、一江两治格局……
一系列扎实得力举措护航,安康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23年,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空气质量和优良天数均排名全省第一,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安康蓝”频频刷爆朋友圈,“秦巴明珠 生态安康”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缩影。
活水流淌百业兴
爱水、护水,水因人而清,城因水而兴。一江清水,激活安康百业发展“一池春水”。
初夏时节,走进汉滨区关庙镇,龙王山下清澈甘甜的泉水涓涓涌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人看重龙王泉水富硒特质,专注研发富硒水,建成年产30万吨包装饮用水基地。
“我们的水源来自秦岭南麓地下深岩裂隙,富硒、富锶,低钠、含锌,各种微量元素表现稳定,口感甘甜,属于国标中的优质复合型矿泉水。”安康龙王泉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凡介绍,目前企业已开发出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母婴硒水、高硒水、泡茶硒水、运动硒水、商务节庆硒水等产品,市场已覆盖全国各地,2023年龙王泉被国硒中心授予“中国天然富硒水第一泉”称号。
围绕水资源,该企业还建立了富硒葡萄基地、温泉度假服务设施,未来要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导向,打造富硒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贸易、物流为一体的富硒产业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富硒水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链进行打造,全力推进品牌建设、资源勘察、矿权设置、水源地保护等工作,不断强化质量监管,延伸产业链条,涌现出龙王泉富硒水、“汉水硒谷·真硒水”、硒宝富硒水等特色富硒包装饮用水品牌,品牌影响力辐射全国。目前,全市富硒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达30家,总设计产能超300万吨。
水孕育着生命和生机,好山好水出好茶,2023年底全市茶园面积112万亩,年产茶5.5万吨,“安康富硒茶”品牌价值达43.8亿元,居全国区域公用品牌20强。依托优质水源,“白河木瓜酒”“旬阳拐枣醋”等生态农产品享誉省内外,品牌培育不断壮大。凭借优良水质,安康水产品持续走俏,2023年,全市水产品产量4.76万吨,同比增长7.61%;渔业经济总产值24.09亿元,同比增长9.36%。
文旅市场中的“水密码”
在安康,“水”早已渗入城市肌理,成为一张闪亮的文旅名片。
临近端午,瀛湖宽阔的水面上,一座座游船迎风启航,向着不同的小岛进发。金锣岛上的许愿池前,游客争相向“爱情美满”、“事业顺利”、“家庭和睦”的愿景里投去硬币,投中的瞬间,美丽的水花在池中喷涌而出。玉兴岛上鸟语花香,萌动人心的鸟类表演让人赞叹练练。瀛湖浮桥边,水上摩托艇、水上陀螺、水上拖伞迎来一波波游客体验,欢笑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安康瀛湖,我一定会再来的。”返程途中,一对来自陕北的年轻夫妻对着湖面依依不舍地放声告别。他们说,这里的山水让他们永生难忘,想不到诗与远方就在脚下。
今年以来,有着西北最大淡水湖之称的瀛湖,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瀛湖景区脱颖而出,一湖碧水功不可没。放眼全市,无论平利的桃花溪、天书峡,石泉的中坝大峡谷、雁山瀑布,还是岚皋千层河、镇坪飞渡峡,水都是其灵魂所在。
安康80%以上的景区与水相关,水已成为旅游市场的经济密码和重要支撑。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安康市共计接待国内游客294.28万人次、同比增长12.82%,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16.5亿元、同比增长11.84%。
一泓清水不仅带火了安康旅游,更带动群众鼓起了腰包。开饭店、经营民宿、景区务工……居民吃上“旅游饭”,致富路子越来越广。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