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小善念 大美好 小鲜语让流浪猫和爱喵的年轻人实现双向奔赴

小善念 大美好 小鲜语让流浪猫和爱喵的年轻人实现双向奔赴
2024年06月06日 10:4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养宠已成为潮流趋势,越来越多年轻人乐于成为一名“铲屎官”。而与此同时,流浪动物问题也逐渐为大众所关注。根据中国社科院估算,中国流浪猫狗的数量趋向上亿只,但救助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组织、爱心品牌和个人开始从事或支持流浪动物的救助工作,向更多流浪动物伸出援手。

  近日,一直致力于助力流浪猫安家的年轻鲜奶品牌每日鲜语小鲜语就牵手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以下称“它基金”),空降上海华润时代广场春日派对市集,用一场爱心领养,让流浪猫和爱猫的年轻人实现双向奔赴,更唤起更多年轻人心中的小善念,一起创造大美好。

  小鲜语聚集爱喵年轻人 助力流浪的猫咪拥有一个家

  一旦开始抚摸猫背,人类就无权停止——一如波兰文学家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所言,猫咪的天生魅力令人无法抗拒。小鲜语的爱心领养现场,十多只个性迥异的猫猫宛如巨大的能量场,让往来市集的年轻人迈不动腿。

  “一直都想养一只小猫咪,看到小鲜语的免费领养活动,就早早跑过来了,领养的意义更非凡,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现场,一对年轻情侣早早赶来了,最终如意遇见了有缘的小猫咪,并表示希望爱心领养理念可以更深入人心,也希望在它基金等公益机构,和小鲜语等爱心品牌的推动下,科学助力流浪猫安家可以被更多人看见、参与。

  活动现场,小鲜语为待领养猫猫设置了“展示区”,有意向的爱宠人士可以现场申请领养、签署领养协议,成功领养还可获取小鲜语提供的爱心猫窝和纪念勋章。

  为帮助更多无法来到活动现场的流浪猫们,小鲜语还特别设置了“云领养区”,查看待领养猫猫的图片和信息,扫码即可前往它基金宠安家公益领养平台进行线上申请领养,这一平台也是小鲜语“助力流浪猫安家”项目重点支持的公益领养平台,消费者每购买1瓶小鲜语,就有1份公益金捐赠给公益机构,并定向用于资助它基金展开全国范围内的流浪猫安家项目。活动现场,有爱的小鲜语“轻”鲜奶也得到众多年轻人的支持,纷纷购买助力。

  

  激发更多年轻人参与 用小善念创造大美好

  公益的关键,在于激发更多人参与。作为深受年轻人喜欢的“轻”鲜奶品牌,小鲜语希望可以激发每一个年轻人心中的善念,鼓励年轻人将心中的小善念付诸于行动,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小鲜语看来,年轻人能够敏锐地感知到爱,也愿意大方奉献出爱。因此,在品牌创建之初,公益就成为最重要的品牌基因之一。以瓶身极具标志性的“小绿猫”IP为延伸,小鲜语将目光聚焦在千千万万的流浪猫上,确立了“爱自己,喝小鲜语 关爱小动物,小鲜语和你一起”的理念。

  

  虽然很多年轻人都有救助流浪猫的意愿,有的已经付诸行动,更多的人却因为缺乏专业组织、救助成本高等实质性的问题,只能观望踌躇。因此,品牌提出了“小善念 大美好 助力流浪猫安家”的主张:每一个人,每一个小小的善念,汇聚在一起,就能改变一只流浪小猫的命运,就能让人与动物更和谐地相处,就能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以此激发年轻人心中的小善念。

  正是基于此,小鲜语和它基金在今年3月正式发起了“助力流浪猫安家”计划,1瓶小鲜语就等于1份流浪猫安家助力公益金,年轻人通过日常购买就可以参与到公益救助和理念传递中,激发年轻人和小鲜语一起用小善念为流浪猫创造大大的美好在小鲜语打造的公益小程序平台上,还记录了每一个消费者的每一次助力,消费者只需开盖扫码就能查收个人公益报告,了解到流浪猫最新的救助数据,让每一份小善念都能得到反馈。

  助力安家活动自上线以来就赢得了一众年轻人的共鸣和响应。据了解,截至6月4日,在所有参与的年轻人累计共数百万次的助力下,项目已帮助2,452只流浪猫顺利安家;公益互动平台上,小鲜语也收到了超过1,500篇年轻人的自发分享,展示他们和被救助的流浪猫的有爱日常。诸如此类的深入沟通不仅充分激励着消费者的持续助力意愿,也让小鲜语和它基金的“助力流浪猫安家”项目影响力持续扩散。

  可以说,一系列轻公益活动不仅增强了小鲜语与年轻人的情感链接,实现与目标群体的有效互动,也进一步丰富小鲜语的品牌内涵,充分彰显品牌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益,并激发更多人广泛参与,用“小善念”为社会创造价值,共赴“大美好”的明天。

  流浪止于不随意遗弃,关爱始于相伴永不离。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小鲜语能够带来更多惊喜,在成为“最懂年轻人的鲜奶品牌”同时,也将更多流浪猫关爱理念传递给公众,持续激发年轻人心中的善念,携手创造一个人类与动物共同拥有的、更美好的、更和谐的世界!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